在刚刚召开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云南省开远市被授予“全国文明城市”,获得这项荣誉的背后是全市中小学将思政教育深度融入文明城市创建的战略实践。近年来这座滇南小城以思政教育为支点,撬动“大思政课”改革向纵深发展,探索出一条融“教学主课堂”“德育小课堂”“社会大课堂”“网络新课堂”一体化协同育人新格局。
5月15日,开远市灵泉中心校与乐白道中心校联合组织了一次城郊片区数学教研活动。灵泉中心校教师孙丽娜执教了一堂《圆柱与圆锥整理复习》课。课前,孙丽娜给学生讲述了一段中国航天发展的故事,学生们听得兴致勃勃。课上,孙丽娜顺势以中国航天运载火箭图片为导引,将抽象的几何知识与现实场景相结合,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讨数学公式推导,实现了学科知识与德育元素的自然融合。
这是开远市中小学实行全学科课前“3—5分钟讲思政”制度的一个缩影。为抓好“教学主课堂”,开远市配备专兼职思政教师667名,所有学校开齐开足思政课,实行全学科课前3—5分钟讲思政制度,构建了“思政课程+课程思政”育人课程体系,营造教师人人讲育人、课程门门有思政的工作氛围。当地教体局还定期举办交流论坛和研讨沙龙,开展跨学段思政课教研和联合集体备课,分学段构建教研员与教师思政课教研共同体,实现了辖区内小学、初中、高中城乡学校思政课手拉手横向融通发展。
记者还了解到,开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别到挂联学校讲授思政课,31名市级领导到联系学校上“思政大课”,各中小学党组织书记、校长“同讲一堂思政课”200余节。
设在开远五中校园内的市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展厅面积达422平方米,设有国家领导人谈法治、法律法规、警示教育等6个功能区,内容包括普法教育、心理健康、禁毒防艾三方面。基地开放以来已接待来访者1万余人,成为全市开展青少年普法教育的主阵地。“法治宣传教育基地的建立进一步激发了青少年的学法兴趣,有利于培养他们自觉学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 开远市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敏说。据悉,开远市教体局依托当地丰富厚重的自然和文化资源、红色教育资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开展远足研学、红色寻访、红歌合唱等活动200余场,着力抓好“社会大课堂”建设。
教育数字化转型也为思政改革注入了新动能。开远市着力抓好“网络新课堂”建设,先后组织了4万余名学生收看“开学第一课”;线上开展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家庭教育辅导21期;“青年大学习”“红领巾爱学习”等行动激励青少年从小听党话、跟党走,学先进、做先进。
一些学校还结合自身实际探索研发了具有校本特色的思政教育。如开远一所学校提出“以孝育人”的德育理念,将孝道教育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通过孝亲实践、家风传承等活动,引导学生从“孝小家”到“爱大家”。从“家务小能手”到“社区志愿者”,从“孝亲日记”到“社区敬老”,学生通过行动诠释了孝德与思政教育的融合。一位家长感慨:“孩子现在会主动帮邻居取快递,说这是‘小小的为人民服务’。”
《中国教师报》2025年05月28日第2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