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以教兴县 以智脱贫

——教育部定点帮扶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脱贫纪实

发布时间:2018-12-28 作者:本报记者 余闯 周洪松 来源:中国教育报

“脱贫啦!”“摘帽啦!”9月的燕赵大地,欢呼雀跃声响彻云霄。包括青龙满族自治县在内的河北省11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出列”,摆脱了贫困,成为当地发展史上的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喜事、盛事。

青龙是秦皇岛市唯一的贫困县,位于河北东北部,燕山东麓,古长城脚下,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1987年,河北省政府和国家教委在该县开展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2012年,根据新一轮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工作要求,青龙县被再次确定为教育部定点扶贫县。

多年来,教育部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基本方略,打教育扶贫组合拳,加大对青龙县帮扶力度,助力实施“以教兴县、以智脱贫”战略,彻底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斩断致贫“穷根”,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

明确责任:完善扶贫领导工作机制

青龙县贫困人口12.64万、贫困发生率26.7%。青龙县被确定为国贫县时的状况,曾让当地县委、县政府犯难。

青龙县人民的压力就是教育部的动力。教育部将青龙县定点扶贫工作作为重大政治责任扛在肩上,特别是近些年来,更是纳入重要议事工作日程,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亲自抓,并协调组织部内19个司局单位和几十所院校参与定点扶贫,完善工作机制,确保帮扶成效。

结合青龙县实际,教育部充分发挥教育系统优势,建立四级教育行政部门联动工作机制,构建产教融合、创新“教育+定点扶贫”精准扶贫新模式,推动贫困乡村幼儿园、小学、初中办学条件全部达标,让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

近两年,教育部先后印发定点帮扶青龙县实施方案,提出了加强组织领导和干部选派、做好教育精准扶贫、建立贫困家庭学生教育保障体系、改善基础教育基本办学条件、促进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发展等27个方面的工作任务。

2015年以来,教育部选派8名优秀干部到青龙县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其中一名挂职副县长,协助分管扶贫工作;先后选派两名驻村“第一书记”在青龙镇龙潭村工作。

短短几年,教育部拿出一张张成绩单,提振了青龙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信心。协调安排资金,改扩建危旧校舍109所,更新150所学校教学设备;培养新型职业农民1046人,开展农林果技术培训等2.6万人次;开展“农校对接”,帮助农产品进入高校食堂;134个贫困村稳定退出,贫困人口降至5277人,贫困发生率降为1.11%……

如今,青龙经济社会和教育面貌大为改善,人民群众幸福感大幅提升。

2018年,教育部定点扶贫工作接受国家精准扶贫开发工作成效第三方评估,得到“真扶贫、真帮扶、真脱贫,零漏评、零错退,高满意度、高认可度”的高度评价。

倾心倾力:夯实脱贫攻坚教育之基

12月18日,记者来到青龙一中,校长胡文和指着远处正在轰隆作业的工地说:“大规模投资的示范性高中明年秋季将投入使用,学生将享受到更优质的教学条件。教育部专门协调国家发改委资金3000万元,支持学校建设。”

近年来,教育部推动青龙县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以贫困乡村中小学为重点,有针对性开展农村学校校舍改造和“土操场”改造,积极协调资金持续改善办学条件。2015年以来,通过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共投入1450多万元,其中基建部分资助改造危旧校舍13个、改造“土操场”29个;协调省教育厅在项目资金安排时优先考虑青龙,2015年以来,河北省统筹中央和地方财力倾斜安排青龙县教育项目资金5.85亿元,极大改善了当地农村办学条件。

“全县以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为重点,实施贫困家庭学生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资助全覆盖,让贫困学生都能上得起学。”青龙县教育局副局长姚新柱说。教育部协调将青龙县纳入学生营养餐改善计划,争取专项资金3200万元,惠及4.25万名农村中小学生,实现贫困家庭学生全覆盖。除此之外,推动落实“三个专项”高校招生政策,2015年以来,青龙县共有160名学生通过“三个专项”计划被重点院校录取。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部推动青龙县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协调倾斜特岗教师计划名额,2015年以来河北省教育厅为当地安排655名特岗教师;建设教师周转楼项目6个,惠及700多名乡村教师,帮助教师实现了安居从教、专心从教。

“现在我每月工资5000元左右,除负担妹妹上学和自己生活费用外,还能省下2000元贴补家用。”大巫岚镇青年王守东经过青龙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免费专业技能培训,到秦皇岛立中车轮股份有限公司工作。“每年,职教中心都有几百名这样的贫困家庭孩子接受免费职业教育,靠一技之长走出穷山沟。”青龙县职教中心党总支书记张殿生说。

教育部以技能富民、就业安民为目标,帮助青龙县发展职业教育,实现“职教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立足县域经济发展规划和脱贫攻坚需求,教育部指导青龙县制定职教中心建设规划,帮助青龙县成功创建国家级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协调京津冀教育部门组织有关职业院校合力帮扶当地职业教育发展,协调近10所职业院校,通过设立分校、专业建设、联合培养、教师培训等10个方面对口帮扶青龙县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发展。

科技扶贫:激活县域产业发展动力

教育部驻龙潭村第一书记董振华自驻村伊始,坚定“不能让农民守着宝山过穷日子”信念,精心谋划推出了5条精品旅游线路。目前,龙潭村依托山清水秀资源优势,打造集旅游观光、休闲采摘、农家乐园为一体的乡村旅游产业。

“一任接着一任干,一锤接着一锤敲。”教育部驻村干部肖峰继任龙潭村第一书记。为让老百姓真正富起来,他大力招商引资,签订投资约5000万元新品种中华鲟培育养殖基地协议,与北京菜篮子工程网络平台签订协议,为全村老百姓销售小米、木耳、土鸡蛋等土特产品。“帮扶村里发展,真是不遗余力。”龙潭村党支部书记冯继昌为这位吃苦耐劳的年轻小伙竖起大拇指。

青龙县依托山场资源的优势,用活“山和林”,打造以板栗为主的林果业、光伏、手工业和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等“3+N”扶贫产业模式,实现了每户贫困户至少有两项致富产业覆盖。

科技扶贫,推动产教融合,是脱贫攻坚的长久之计。教育部充分发挥高校学科优势和科研优势,激活青龙县域产业发展动力,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找准高等院校科研项目与青龙县资源、区位优势结合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并实现产业化,帮助青龙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拟定并协调了北京化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近10所院校开展10余项产业帮扶。

发挥高校思想库、智囊团作用,为青龙县提供战略咨询、规划编制、法律服务、国际支持等智力帮扶。协调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等院校向青龙选派驻村科技特派员,帮助青龙实现科技特派员全覆盖。

受益于教育部协调将青龙县纳入河北省教育厅“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工程”、国家开放大学“教育精准扶贫工程”等项目,一大批基层干部、农村专业技术人才和农业致富带头人正在崛起。

“全村目前建成的1.5万亩板栗园,今年已经出果1000吨,人均收入6000元。”肖营子镇五指山板栗合作社理事长韩青瑞说,那些过去啥都不长的荒山野岭,现在都变成了通水、通路、通电的标准化板栗园。

件件发展成果令人欢欣鼓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值得期待。如今的青龙,已从平地跃起,飞向高空!

《中国教育报》2018年12月28日第1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