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三度淬炼熔铸课程高阶性

发布时间:2019-05-20 作者:柳宏 来源:中国教育报

去年,我国开启了“建设一流本科、做强一流专业、培养一流人才”的新征程,吹响了中国大学再出发的集结号。众所周知,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一时间,围绕一流课程建设,淘汰“水课”,打造“金课”,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向广度拓展、向深度掘进的热点,成为高校课堂革命和教学创新的热词。

什么是“金课”?一般认为,“金课”具有“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等“两性一度”的特点。长期以来,“创新性”“挑战度”似乎耳熟能详,亦较好把握。但“高阶性”则相对陌生,且高到什么程度,如何显示,如何确定?似乎有点玄虚,不着边际,没有抓手。故此,笔者拟对“高阶性”粗浅思考,以期深化对“金课”的认识,为打造“金课”添砖加瓦。

如韩信将兵,拓宽教学资源广度

课堂是教学资源的集散地。专业人才的知识、素养和能力是通过教学资源的灌注,进而孕育和生成的。教学资源决定了课堂效果,制约着人才培养水平。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资源才能保证教学效果?怎样采集、整合和优化资源?

现实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总导演、总策划和总指挥。也是教学资源采集、选择、组织和设计的主导者。但实际上学生完全可以,并主动参与教学资源的搜集、开发。学生的参与,能够有效保证教学资源的丰富性、完整性、密集性,为课堂教学质量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教学资源的搜集就像韩信将兵,多多益善。要尽可能放射发散,一网打尽,努力做到没有遗漏、没有死角、没有边界。过去,历史悠久的中文专业重视教材建设,鼓励自编教材,就是为了追求教学信息的丰富翔实。编撰教材的过程,需要对相关知识、文本和文献认真细读、互参比较。这种对教学资源调查、搜寻、开发的过程,就是对课程内容、教学信息穷尽式搜索、拉网式“扫荡”的过程,无疑有助于教学数据的丰富、博大、广阔,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信息支撑和物质保证。

杨伯峻的《论语译注》是儒家经典中发行量最大的一类书籍。为保证内容的完整性,杨伯峻在“撰述‘译注’之先,曾经对《论语》的每一字、每一词做过研究,编著有‘论语词典’一稿。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弄清《论语》本文每字每词的涵义,译注才有把握”。唯其如此,《论语译注》一版再版,一印再印,发行量达到40多万册。

如淘金挖矿,探究教学内容深度

课堂不是教学资源信息的堆积场。如果课堂仅是课程内容的简单罗列、教学讯息的“叠床架屋”、知识结构的“水果拼盘”,那就真正堕落为“水课”了。打造“金课”必须超越有关文献资料,突破习惯认知模式,打破传统知识体系,往深处多挖一锹;必须要有问题意识,不断追问、叩问、设问、反问,大胆质疑,勇于创新。

以讲授作品鉴赏为例,必须在纵横比较、爬梳剔抉中跨越前人的先见及局限。著名文学家毕飞宇在讲莫泊桑的《项链》时,一锹锹挖掘,透过虚荣和命运惩罚,透过资本主义的人心腐朽和道德沦丧,超越虚伪、贪婪、吝啬、腐朽等一大堆形容词,终于挖掘到《项链》里“别的”意蕴。

“在莫泊桑的《项链》里,我首先读到的是忠诚”,其逻辑依据是项链丢失之后,“他们的内心绝对没有跳出契约的动机”。毕飞宇继续向下开挖作家的性格问题:“有些作家的性格是软的、绵的,有些作家的性格是硬的、狠的。”莫泊桑就“手狠”。“对于一个曾经的、光彩照人、众星捧月的女性来说,还有什么比‘发红的手’更令人不堪呢。”

毕飞宇像采矿一样不断开采,像淘金一样去除杂质,层层揭开缪斯神秘的面纱,呈现出文本无与伦比的魅力。

如点石成金,驾驭教学讲授高度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课堂教学效果取决于教师驾驭课堂的艺术。有人说:教师是音乐指挥家,也是政治演说家,还是节目主持人。一个优秀的教师能够胸有成竹、游刃有余地创造出妙趣横生、激情飞扬的课堂,能够用欢乐、深邃、微笑、忧虑等表情调节课堂氛围和节奏,能够通过语调、停顿、启发、提醒等方式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

当然,高校“金课”不能仅仅停留在一般的教学艺术和技巧上,还应该自觉攀登驾驭课堂的高度。

首先,对教学信息作出高度的聚焦、凝练。杨伯峻注“错诸枉”时,先存两说,即错有放置的意思,也有废置的意思。接着申明“一般人把它解为废置,说是‘废置那些邪恶的人’(把‘诸’字解为‘众’)。这种解法和古汉语语法规律不相合”。如此充满自信的论辩、富有高度的断语,建立在定量统计、定性分析的材料支撑上,源自辛勤编制词典打下的基础、积淀的底气。

其次,对教学内容具有深邃思考和精辟洞见。《史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文选》“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王国维说“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固有高致”。都是在文章中阐述对宇宙、社会、人生的深邃独特的感知和敏锐精辟的洞见。“小说的抒情和诗歌、散文的抒情很不一样。小说的抒情有它特殊的修辞,它反而是不抒情的,有时候甚至相反,控制感情。”毕飞宇在讲授小说课时说,面对情感,小说不宜“抒发”,只宜“传递”。让读者“懂得”,这个“懂”是关键。在此体现的是人情练达、世事洞明,反映的见微知著、高屋建瓴。

此外,对教学目标的前瞻性思考。在信息密集、知识爆炸的全球化时代,教师必须刻苦钻研教学内容,及时更新新知识,敏锐捕捉新信息,迅速解决新问题。必须站在学术前沿挖掘知识本身潜在的真和美,抓住重点、难点、关键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点燃学生的学术理想。如讲授中国文学史,要引导学生了解中国文学史撰写范式已经历了以文体为导向、以作者作品为主、以文本为重心的三次转换,同时还要了解《剑桥中国文学史》的质疑创新特质,将文本、文学、文化视为有机整体,充分关注制度文化等与精神文化之间的互动及其对文学创作的理念。

“金课”的“高阶性”由广度、深度、高度融合浇铸。广度是深度的基础,深度是广度的升华,高度是深度的结晶。高度是点铁成金的能力,是化腐朽为神奇的智慧,也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雨露甘霖。“金课”的“高阶性”导致课堂从要听、爱听、想听转变为爱思、求思、深思,升华为质疑、批判、超越,主动地发现意义,建构意义,甚至创造意义。

(作者系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

《中国教育报》2019年05月20日第6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