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一万七千人的乡愁

发布时间:2019-07-07 作者:浙江大学 刘奥 来源:中国教育报

4月18日,大陈岛一改往日的阴雨,天气转为晴好。74岁的老人叶荷妹拿起渔具,前往海边钓鱼。当下安逸的生活、便利的联系、每年一度家人的团聚,是叶荷妹最向往的生活,也是他曾经不敢想的生活。

时间拨回1955年,国民党军队从大陈、竹屿、披山、渔山诸岛撤走居民共计1.7万余人,其中,就包括了叶荷妹的家人。

那年叶荷妹刚11岁,正好在浙江台州看病,无法和家人会合。硝烟散去,叶荷妹重新回到家时,一切都变了,自己的家人不见踪迹。“当时我非常害怕,不知道他们去了哪里。”叶荷妹说。

1956年,叶荷妹随着第一批上岛的垦荒队员一起参加劳动,加入渔业合作社,建设大陈岛。他一边参加工作,一边四处打听家人在台湾的消息,他能做的只有等待,而这一等,就是25年。

1979年,大陆发表第五次《告台湾同胞书》,两岸关系趋于缓和。1980年,叶荷妹的等待有了回应——他的大姐从美国寄来了一封信。“一开始这封信我没有往家里人的方向想,毕竟太久没有消息了,一听又是从美国寄来的,我第一反应是寄错了。”叶荷妹还记得,大姐开头就问大陈岛上还有没有叶荷妹这个人。原来,他的家人也一直在寻找他的下落。谈起当时的情景,老人回忆道:“我记得我眼睛一花,信差点没拿稳。”

长达25年的思念终于得到了释放。1992年,叶荷妹前往台湾和家人小聚了一段时间,但在大陈岛住了一辈子的他,有些不太习惯。“我失去的是亲人,而1.7万大陈人失去的,却是故乡。”叶荷妹一边说,一边若有所思地望向远方。

当年1万多名迁至台湾的大陈人,如今已发展成15万大陈籍台胞,26个大陈新村和5个大陈同乡会也遍布台湾。而其中,少不了一位大陈人的身影——汪江浩。

汪江浩的父亲是当年解放大陈岛的驻兵,在大陈岛长大的汪江浩对这里情有独钟。为挖掘两岸乡情文化,汪江浩曾3次到台湾搜集资料,走访大陈同胞,用镜头记录与大陈相关的人、事、街、景,为大陈镇建起的全国首座台胞文史馆提供了丰富素材。

在汪江浩看来,大陈岛与台湾岛之间的乡愁,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亲人离别,因为岛上居民绝大多数是举家迁移。“所以,我尽可能地搜集当年的历史资料,希望填上这段‘蒸发’的空白,让后来的大陈人也能够从老照片上了解这段历史。”汪江浩说。

多年来,汪江浩一直在记录大陈与台湾的故事。“大陈与台湾、大陆与台湾是不可分割的,因为他们之间的历史渊源、血脉人情,是割不断的,有着巨大生命力。”汪江浩说。

近年来,台州市椒江区委台办依托大陈岛乡情独特资源,开展了一系列两岸交流交往主题活动,其中最主要的是从2015年开始每年举办的“两岸大陈乡情文化节”,参与活动的大陈籍台胞规模从150多人扩大到800多人。

值得一提的是,大陈与台湾之间的交流,已经不再局限在当年迁徙台湾的大陈老人,越来越多的80后、90后年轻人也开始参与其中。2017年,椒江区委台办举办了首届“台湾大学生夏令营暨暑期实践活动”,8名大陈籍台湾大学生参加了活动。椒江区台联会也专门成立了青年工作部,为进一步促进椒江与台湾青年交流搭建平台。

“不论是大陈籍的台胞,还是他们生活在大陆、台湾的后代,都应该明白,我们是大陈人,我们是中国人。”椒江区委台办主任金彪说。

《中国教育报》2019年07月07日第3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