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课上,特岗教师王建丽正在给河北省张家口市阳原县曲长城小学学生讲解《大自然的声音》。“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她边领读边解词释义,额头上不时沁出细密的汗珠。这是她临时代同事上的一节课。为了上好这节课,王建丽不敢有丝毫马虎,坐在宿舍被窝里备课到深夜。
王建丽是“正宗”的阳原县城人,邯郸学院毕业后,于2017年考取特岗教师,被分配到距离县城20多公里的曲长城小学。曲长城小学所在的曲长城村,背靠桑干河,面对六棱山,曾经是河北省深度贫困村。王建丽努力克服生活上的困难,沉下心来钻研教学,不断提高业务能力,所带毕业班取得全县第一的好成绩。2019年秋季学期,她开始担任一年级班主任,9名原本打算在外就读的学生被家长接回村里送到她的班上。王建丽自己也荣获2019年度“最美阳原人”称号。
曲长城小学现有11名教师,其中9名是特岗教师。据介绍,2009年以前,学校教师年龄偏大、校舍陈旧、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学生外流现象比较突出。也就是从2009年起,学校得以逐年补充特岗教师,不仅使这所小学保留了下来,教室里、操场上还充满了欢声笑语。年轻的特岗教师通过加强与家长之间的互动、交流,随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帮助、指导,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学生也开始回流,在校生现已增加到77名。
“前几年,由于学校办学条件差,新来的教师没有住处,特岗教师们只好挤在村委会一间10平方米的小屋子里,连转个身都困难。2017年,曲长城小学被列入‘农村薄弱学校校舍改造项目’,投入校舍维修资金70多万元,新建校舍220平方米,这些特岗教师当年就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宿舍。”学校负责人肖海文说。
在曲长城小学的特岗教师中,还有4名来自邻省山西。谷园园是山西大同人,爱人、孩子都在大同市。2011年,她选择到曲长城小学任教,是这所小学最“老”的特岗教师。她也是这所学校唯一科班出身的体育教师,不仅要上全校的体育课,还担任一年级的科学课和学校附属幼儿园的体育课。和她一样来自山西的特岗教师还有马小娇、张嘉、武云凤。不同的是,她们3人都在阳原成了家,成为名副其实的“新阳原人”。
为保证开齐开足课程,曲长城小学的特岗教师都身兼数职,每人每周都要上30节课。正是这群特岗教师,撑起了这所山村小学。
据阳原县教体科局局长薛建明介绍,从2014年开始,阳原县利用1.12亿元“薄改”资金,对像曲长城小学这样的农村薄弱学校和教学点进行了升级改造,办学条件都达到了国家标准;与此同时,借助国家实施的“特岗计划”,先后为全县农村中小学招聘了800多名特岗教师,努力使农村娃享受到和城里孩子一样的优质教育资源。
本版图片摄于寒假前
《中国教育报》2020年04月06日第4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