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积极语用释放语言创造潜能

发布时间:2020-10-22 作者:潘涌 来源:中国教育报

近日,全国语言文字会议的举行,使新时代语文教育及其改革更显示出战略重要性。鉴于此,我们提倡“积极语用”的理念。“积极语用”是指,表达主体基于独立人格和自由思维,以个性言说、独立评论和审美表达等为形式特征,针对实际需求作出富于表达力和思想力的自觉完整的语言表达。其中,“表达力”和“思想力”是一种启思动情、感人至深的渐强表达效应。因此,其范式要从“接受本位”向“表达本位”转型,即从接受思想情感、知识义理到表达主体观念、抒发情感,以收到启思动情、感染人心的特殊表达效应。

透视范式固化

汉语文教育是各界经常热议的社会公共问题。语言力量如有消减,将严重影响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培育。

重输入性语用、轻输出性语用。语文课程形态上,阅读、口语交际、作文这本应三位一体、各有侧重的课程体系,已经窄化为片面、单一的“阅读教学中心”,陷入“以本(课本)为本(根本)”的狭小天地。写作课程被边缘化,我们既无合法纳入教学系统的中小学写作教材,也无遵循学生心理成长序列、旨在养成书面表达力的写作教学评价体系。口语交际教学,由于并不纳入统一的考评范围,有时被异化为挤干了“交际功能”的“准背诵”。

重外语用、轻内语用。无论是阅读课还是写作课,应试教育片面要求学生按照预设答案做出标准化的“正确表达”,却不鼓励学生基于内心体验和独立思考来做出特色化的表达。一旦抽空内语用“思”、剩下的仅是感官活动形式的外语用,缺失充实、饱满、优质的内涵。输入性语用由于缺失“思”而异化为机械的接受,因难于融入心灵真实的生活而成为记忆深处多余的“存量”,更由于与心灵疏离而不能活化为可以促进输出性语用持续成长的“增量”。

重纸质文本的精读、轻网络视频的泛读。纸媒体时代“听、说、读、写”四字应试能力,尚不能与时俱进地更新和扩展为多媒体时代更全面的语用能力,即“听、说、读、写、视、思、评”这种囊括内外语用、输入输出的七字能力。“视”就是时代发展对现代人紧迫需求的网络阅读能力,而“评”则是对网络上开放话题和多元材料做出基于内心理性思考的一己判断的“评论力”。评论力是理性思维的深刻象征。

开启范式转型

“积极语用”教育观,即全面培养学生从内语用到外语用、从输入性语用到输出性语用的完整语用能力,以 “听、说、读、写、视、思、评”这七字语用能力来超越传统“听、说、读、写”的四字能力,极大地彰显每位学习主体积极向上、主动输出的“表达力”和“思想力”。

第一,凸显“思想力”和“表达力”在课程体系中的核心地位,深刻地撬动语文教育范式从“接受本位”向“表达本位”的创新。“表达行为”是先天的,“表达力”是后天习得的。首先,积极语用教育观认为,“听、读、视”与“说、写、评”不是并列关系,输入性语用是输出性语用的基础,后者才是前者的目的,“表达第一”的语言哲学元命题前提性地决定了上述推断。输入性语用与输出性语用不能分割或对立,但这并不意味着以两者的先后顺序来掩盖它们性质上的主次关系。其次,积极语用教育观强调内语用“思”是外语用的源泉和动力,正是内语用“思”贯穿在人的完整语用行为中,并且推动着从输入到输出的语用行为之性质转换和价值升华,最终实现作为智慧生命的精彩表达和深刻创新。

第二,切实开设口语交际课,精心开发与阅读教学良性循环、相对独立的写作教学新序列(含写作教材),重构上述新目标统领下的内容完整的课程新体系。口语交际课应围绕语境设置、话题生成、对话深入等环节来实施创意教学,这样才可培养主体不加预设的源源不断的口头表达力。作为口语交际课的开设,更涉及教学资源的开发、课时数的安排、教学评价和考核等一系列环节。写作课需要扩展文体、转换重心,融合审美表达与理性表达,逐步释放出主体思维个性和写作活力。

第三,改善课堂教学生态,洞开学生创新思维的广阔空间,尝试适度差异、有序开放的语言能力评价标准,悦纳学生丰富的表达个性和表达落差。语文课要成为心智分享、彼此对话、体验风险的“思想课堂”,而问题是抓手、表达是途径、“头脑风暴”是令人神往的课堂境界。另外,课堂要布设自由开放的课堂氛围、鼓励特色创意的言语表达、形成互补共享的“思想交易”,是语文教师神圣而卓越的教学使命。教师应当以积极评价的发展性原则和艺术技巧来促进学生的语用活动及其质量,尊重表达个性、悦纳表达落差,视表达的美好情感体验和独特的人格铸炼重于表达本身的品质,视独立思考和自由表达的习惯养成高于一切。

第四,发展学生网络阅读和评价能力(即“视”与“评”),养成其搜索、过滤和理性判断海量信息的能力,养成学生面对网络世界而生存的能力,即自主选择、逻辑论证、严谨判断、理性评论。全面发展“听、说、读、写、视、思、评”这七字能力,不仅仅是新增“视”这种偏重于技术性的“读图能力”,而且,需要深度强化“思”与“评”这种内外相辅的语言取舍能力。

积极语用哲学观

从“接受本位”到“表达本位”的创新,体现着一种积极的语言哲学观。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强调语言是一种“生命有机体”,拥有与生俱来的“语言创造能力”。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对静态、抽象和普遍的“语言”与动态、具体和个性的“言语”之多维度辨识,特别是关于语言“同质性”与言语“异质性”这两者之间的鲜明区别,为个体言语表达能力的长远生长和无限扩展凸显了学理上的深邃空间。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语言理论中关键词是“转换生成”,即将天赋生命的“深层结构”通过不断的“表达”而输出、调适并趋优;乔姆斯基深切意识到,通过表达而走向表现和创造,是人类一切开放的符号系统所共同具有的特性。

就语言与人的关系而言,积极语用哲学观认为,表达是人之存在及其价值的逻辑象征。消极语用是对消极存在的自然反映,积极语用是对积极存在的深刻表征。表达力则是思想力的卓越外化,是人的生命力的集中呈现。要让收放自如的言语表达力成为个人新思想、新智慧的强劲翅膀。

就个人与社会关系而言,历来由体制改革所驱动的社会进步,本质上就是对思想创造力的一种深刻解放。积极语用哲学观鼓励通过表达而实现思想创造力的蓬勃生长,顺应全面深化改革时代“思想解放”的新需要,促进语言生命之间的深度互动和心智绽放,开启每个精彩生命洋溢审美成就感的心灵里程。

积极语用教育观意味着一种新的课堂哲学,将为教育实践注入新的活力。

(作者系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时代国家语言能力建设研究”[18BYY063]成果)

《中国教育报》2020年10月22日第7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