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专业课程思政

于“无声”处润泽时代新人

发布时间:2021-03-11 作者:王鹏 来源:中国教育报

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提出要扎实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专业课程的内在属性决定了其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密切关系,尤其是为专业课程思政的建设提供了必要条件。因此,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充分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专业课程的思政功能。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专业课程的内在属性为课程思政提供了充分可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专业课程的知识学术性为课程思政提供了学科支持。哲学社会科学作为研究人的思想活动和各类社会现象及发展规律的学说,本身具有明显的知识性和学术性。哲学社会科学专业课程是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的主要载体,每门课程都有自己的研究对象、知识体系、内容架构和发展规律,正是这种学术性的特征使其能够作为一门科学而存在。我国高校现有的很多哲学社会科学专业课程,如政治学、经济学、宗教学、教育学、伦理学等,其知识内容包含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具有庞大理论体系的哲学社会科学专业课程,可以为课程思政的实施提供必要的学术资源和学科支持。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专业课程的意识形态性决定课程思政的政治立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专业课程不仅内蕴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资源,同时,绝大部分课程都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这种意识形态属性既反映了一定社会集团的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同时也是对特定阶级的历史使命、政治思想和政治倾向的自觉意识和集中体现。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专业课程的价值引导性指明课程思政的育人方向。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既包括人的情感、价值和主观精神等,也包括人类社会规律、人与社会的实践活动,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主要思想依据和有力认识工具。哲学社会科学是知识体系与价值体系的统一,其与人的价值观念和思想体系有着直接而紧密的联系,能够帮助人们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专业课程通过独特的研究对象和丰富的思想内容,在传递社会科学知识的同时,也是帮助大学生形成价值观念、提升思想素质、养成科学思维方式、塑造健全人格的主要阵地。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专业课程的现实关怀性提升课程思政的思想认同。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功能不仅体现在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与人文素养的培育,还体现在通过对客观社会的关怀来塑造人的社会历史观。哲学社会科学不是纯学术的“书斋学问”,也不是抽象的理论推理,而是源于现实社会并在不断解决社会问题的实践过程中获得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专业课程以问题为导向,蕴含着深厚的人文关怀。这些课程依据各自的知识体系,以学生生活的特定时代和社会环境为背景,通过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审思与研究,增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关怀和解疑释惑,进而帮助他们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主流思想意识的主观认同,化解内心的矛盾与冲突。

高校应多措并举,提升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思政的育人实效。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专业课程虽然与思想政治教育在育人方向上高度一致,但是两者各有特定的研究对象、理论体系和学科范畴,具有相对独立性,不存在彼此的替代或消解。两者要准确定位,明确职责,形成共生效应。课程思政是一种整体性的课程观,突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思政课程的“孤军奋战”,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域,实现了育人过程的全课程参与。基于共同的育人目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专业课程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等贯穿到学科教学与研究中,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彼此助力,相得益彰。

教师的育人意识决定了其育人行为,要真信真用,提升素养,形成自觉效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专业课程教师只有自己先明道、信道,才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传道”,这里的“道”首先是马克思主义之道。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专业课程是知识学术性与意识形态性的统一,教师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隐性的、渗透式的,是建立在自身对教育内容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与资源充分发掘和敏锐洞察基础上的。所以,教师不仅需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同时要以“真懂、真信、真用”为目标,提升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摒弃“去意识形态化”等错误倾向,在自觉自愿中提升课程思政效能。

德国哲学家康德指出:“任何政治伦理的思想,只有融汇到性格中才可能成为个体的内在品质,而全面渗透和广泛迁移则是臻于这一目标的两个最必要的条件。”课程思政讲的是在专业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在工具理性的张扬中融入人文精神,但并不等同于课程与思政之和,它强调两者的彼此渗透与深度融合,形成融合效应。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在彰显教学内容真理魅力的同时,善于抓住贴近学生现实生活、富有浓厚时代色彩的典型素材,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同时,教师应创新叙事法、启发法、访谈法、实践法等教学方法,增强课程思政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实现育人的“润物无声”。

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专业课程的思政功能需要稳定的激励机制、联动机制和评价机制,以激发动力,形成协同效应。高校可以通过项目资助的方式,建设一批学科育人示范课程,通过选树标兵、优质课堂展示等方式激发教师的改革热情。建立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联动机制,以课程思政为架构建设协同育人平台,搭建哲学社会科学专业课程教师与思政课教师教学、科研和社会实践的对话平台,强化共同使命,凝聚协同合力。高校应将课程思政的成效纳入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考核体系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明确党委职责、部门任务及教师责任,以评促建,激发协同育人的内在动力。

(作者系吉林师范大学副教授)

《中国教育报》2021年03月11日第8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