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继承优秀传统文化 创新教学方法

——山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提升高校国画教学质量实践探索

发布时间:2021-03-11 来源:中国教育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汇聚了历经数千年发展而形成的独特文化内涵、思维方式及美学理念,继承和吸取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对推进高校国画教学改革、提升国画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山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是山西师范大学所属的专业学院,在20年的发展变迁过程中,已形成了兼收并蓄的教学特点和锐意创新的艺术风格。学院遵循艺术教育规律,树立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德才兼备的高素质艺术人才。近年来,学院积极探索国画教学规律,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重点,通过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以培养审美能力带动技法提升及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优化教学氛围提升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注重传统国画技艺训练,促进学生审美能力提升、创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环境,优化国画教学氛围等方面,努力将学院打造成集学术研究、艺术创作和人才培养于一体的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画教育基地。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熏陶,提升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及其内涵的领悟和积累,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自身的素养,同时还可以为国画创作提供丰富的灵感素材。因此,学院从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入手,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熏陶,进而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一方面,学院以国画教学知识结构为核心进行拓展,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比重,例如在国画欣赏教学过程中,以诗为媒,用“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江寒水不流,鱼嚼梅花影”“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等耳熟能详的经典古诗词,将画与诗有机结合,既提高了国画的美学意蕴,又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再如,学院以“书画同源、意在笔先”的思想为指引,从国画延伸到书法,分析古代书画名家的笔法、笔势、笔意,引导学生融汇书与画的联系,促进学生对其意境之美的领悟。另一方面,学院依托自身20多年的教学积累和办学优势,深入梳理国画史和不同时期国画艺术思想,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国画教学。例如,学院挖掘网络时代海量的教学资源,创设国画历史教学情境,丰富教学手段,系统展示不同发展时期国画作品展现的迥然不同的时代文化,帮助学生理解传统国画作品背后体现的时代烙印和文化特点,加深学生对传统艺术思想的把握。再如学院实验教学中心的传统壁画数字化保护实验室,专业扫描设备齐全,有高分辨率壁画扫描镜头、标准光源系统、壁画扫描灯架等一系列专业设备,方便师生提高专业综合能力以及对传统壁画、国画等作品进行数字化储存,有利于珍贵文物以及优秀作品的修缮、学习,也能提高学生学习传统壁画的兴趣,为感兴趣的师生提供技术上的支持。

此外,面对当下多元文化的冲击,学院在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熏陶的同时,更注重与当下流行文化的对比,以凸显文化优势,树立文化自信。例如,学院积极开展国画创作比赛、国画与流行漫画及铅笔画作品的对比与鉴评等活动,引导学生以多元的思维和方式,正视并认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自信,增强学生学习国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提高国画教学的实效。

    培养国画审美能力,带动国画技法能力提升

国画审美能力是在学生对国画作品观察、欣赏、体会的基础上,通过长期积累形成的对作品内涵与价值的主观判断,对从思想意识层面带动国画技法能力的提升,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学院积极挖掘相关教学资源,以丰富的教学手段和形式,加强国画鉴赏课程建设,通过对优秀国画作品的赏析,带动学生对国画技法的理解。例如,对八大山人的《鸟石图》,学院以其局部元素画法的视频演示为主,直观地展示其绘画技法,并进一步分析其特点及留白手法的运用等知识,并组织学生进行反复临摹,以体味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更深刻地感受作品的韵味。再如,对“齐白石虾图”,学院通过大量相关的视频和图文资料,先概述其灵魂活泼、神韵充盈的绘画特点,再逐步分析其结合水墨与宣纸的特性,用淡墨绘制躯体以突出虾的晶莹剔透,用浓墨绘制头脑,用细笔绘制虾爪,用水滞叠印和生宣纸的渗化技艺展示虾的透视感,并强调齐白石是以毕生的观察为基础,辅以高超的画质,才能如此表现出虾的神形特征,进而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观察基础上积累国画创作技艺,展现国画作品形神兼备的特点。

此外,学院还积极挖掘国内外画展上的优秀作品,带领学生共同探讨其技艺手法和艺术审美境界。例如,学院组织师生共同研讨李晓庵50余幅“淡墨素心”系列国画小品,体味其以水墨线面变化表达内在精神世界的意境,分析作品造型与用笔的精妙之处,感受其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靠拢、闲适淡泊、超然平和的独特视角,以优秀国画作品促学生审美能力提升。

    丰富国画实践活动,优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环境

良好的教学环境是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国画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学院以理论联系实践的基本思想为指导,从学术研究到课外实践,积极提高教学环境的建设,努力构建融洽的国画教学氛围。首先,学院积极邀请国画名家、权威人士来学院开展学术讲座,为国画教学注入文化交融的新的生命力和新的内涵。如学院邀请艺术学博士、日本全国水墨画美术协会理事李辛教授作题为“普通石粉材料的个性化应用实践及美学意义”的学术讲座。在日本画和国画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语境下,讲座内容充满着以坚守文化自信、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为核心驱动力开展国画创作的精神实质。其次,学院大力丰富各类教学实践活动,塑造并优化国画教学氛围。例如,学院以中期和毕业的作品展览为契机,组织国画专业本科生、研究生举办国画作品汇报展览活动,展示范围包括内容丰富、题材多样的几百件课堂习作和课后创作,并在重点区域展示《果熟来禽图》《山色》《影逐情浓》等具有代表性的、优秀的国画作品,供学生观赏、讨论和学习。再如,学院组织学生参观省城山西美术馆举办的“百猴献瑞——吕思明中国画作品展”,实地观察和学习著名“美猴王”画家吕思明包括37幅猴画在内的工笔人物画、花鸟画、彩画等作品,感受画家立足本土、取材于劳动场面的正向之气,学习其作品体现的“大主题”“大文化”“大节奏”的独特表现手法。

(山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周昕)

《中国教育报》2021年03月11日第7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