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以中学主干学科专业为基础,构建三阶段本硕一体化培养体系——

卓越中学教师培养的“南师模式”

发布时间:2021-11-23 作者:本报记者 赵建春 潘玉娇 通讯员 徐翎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21年秋季学期开学,南京师范大学“物技专业(物理+技术教育)”和“史政专业(历史+思政)”招收的80名大一新生,开始了全新的大学生活。作为对“高素质复合型本硕衔接高中教师培养”的积极尝试,南师大的这一创新之举颇受关注。

“双学科复合不是简单的‘1+1’,也不是双学位培养,而是一个新的融合专业。”南京师范大学校长陈国祥告诉记者,学校始终牢记师范大学使命,启动新时代教师教育改革示范区建设,以师范类专业“共同培养,双向强化”为路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国家教师教育改革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3+1+2”破解本硕衔接难题

2014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提出“以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为抓手,全面提高教师培养质量”。此举为拥有百年教师教育历史的南师大注入了改革的强大动力。

“本硕衔接时专业不一致、基础不整齐等问题,曾是困扰我们的一大难题。”南师大教师教育学院院长叶忠举例说,一个工商管理专业的本科生考取了学院硕士研究生,但与其他师范类专业毕业的学生相比,几乎是“零基础”,“两类学生坐在同一个教室学习,效率肯定受影响”。

从2006年开始,南师大通过“择优推免”探索本硕衔接的卓越中学教师培养方式,取得了一些经验。2014年,学校申请获批教育部卓越中学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于2016年正式实施。该项目以9个中学主干学科专业为基础,构建形成本科(3年)、衔接(1年)和硕士(2年)三阶段纵向衔接的本硕一体化培养体系。本科生在全校各学院师范专业就读3年后,以择优推免方式进入教师教育学院开始新一阶段的培养。其中,衔接阶段的1年以完成本科毕业论文和跟岗实习为主。

“这就让本硕衔接变得非常顺畅,也解决了优秀生源的选拔难题。”叶忠说,“卓越班”的大四学生会比一般学生充实很多,“除了实习,我们鼓励学生在大四提前学习硕士阶段的公共课,比如政治、英语等,等到研一再主攻专业核心课程,研二的重点则放在实习和写毕业论文上。”

用实践淬炼“卓越”特质

今年9月,南师大“卓越班”毕业生邹佳妮进入苏州立达中学任教,不仅负责两个班级的语文教学,还担任班主任。她坦言,虽然工作强度大,但母校的悉心培养给予了她足够的底气。

“大四时我在南京市鼓楼实验中学实习,教两个班语文。”邹佳妮回忆说,每次授课,实习指导教师就坐在台下听并及时指出问题,她消化吸收后再到另一个班级上同一节课,“这让我进步特别快”。

“原先本硕分段培养存在专业实践不足、简单重复的情况,而‘3+1+2’教学模式强化了真实教学情境中的专业实践。”叶忠告诉记者,教师教育学院目前建立了实训中心,同时与地方政府合作,建成126个中小学、幼儿园实践基地,确保教学技能实训实践全程“不断线”。

师德是教师教育第一要素。在强化实践的同时,南师大教师教育学院积极开展师德教育。暑期赴新疆、青海、贵州等地支教,是如今“卓越班”的必修课。同时,学院经常举办师德学术沙龙,邀请师德模范与学生面对面交流,以理论学习促进德育反思。

卓越中学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已有三届共130名毕业生,全部入职省内外中学。“这几年,我们招收的南师大毕业生尤其是卓越班的学生,能力突出,成长非常快。”南师大附中教务部负责人说。

以改革加速师范教育高地建设

2020年,南师大入选教育部高素质复合型硕士层次高中教师培养全国首批、江苏唯一试点高校,使得“卓越班”培养计划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

高素质复合型硕士包括物技、史政两个专业。为了提升专业融合度,南师大尝试构建“一核引领、两段贯通、三维互动、四位一体”协同共育机制,即以新时代复合型卓越教师核心素养为引领,通过本科学段和教育硕士学段贯通培养,双学科专业与教师教育专业三维互动,师范院校、中学、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师发展中心四位一体等路径,形成复合型卓越教师协同培养机制。

不久前,南师大与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合作,共同成立“江苏省中学物理名师工作站”。工作站围绕“一对师徒签约”“一项教研课题”“一堂精品课程”“一件实验作品”和“一段育人经历”,推出南师大物科院和中学物理名师联动培养的“五个一青蓝工程”项目。

“‘教师教育创新示范区’的启动,让学校的‘十四五’发展有了好的开端。”陈国祥说,“学校将围绕建设‘有国际影响的高水平大学’奋斗目标,以卓越教师改革项目为引领,以师范类专业认证为突破口,加快建设国家一流师范院校和一流师范专业,努力建成国家教师教育示范高地。”

《中国教育报》2021年11月23日第10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