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线·暑假好时光
本报讯(记者 魏海政 通讯员 边辉)风吹麦浪,蝉鸣声声,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泰前街道白马石村的“红石榴学堂”里清凉宜人。10岁的小浩(化名)正捏着剪刀,在红纸上剪出五角星,一旁的泰山冯玉祥小学副校长、非遗传承人刘伟娟俯下身,用指尖按住小浩折歪的纸角说:“别急,折痕对齐了,剪出来的五角星才周正。”
今年已是白马石村开办“红石榴学堂”的第三年,“红石榴学堂”是村里特地为守护孩子假期安全、丰富假期生活开办的公益课堂。2023年7月,村里不少家长因农忙根本顾不上孩子,一到暑假,孩子们要么闷在家里看电视、刷手机,要么在村口路边跑闹,容易产生安全问题。
白马石村“两委”决定办个托管班,刘伟娟听说后,带着泰山冯玉祥小学“纸言剪语”志愿服务团队率先报到。“剪纸能让孩子坐得住,还能传播非遗文化和红色故事。”刘伟娟说。
7月8日,“红石榴学堂”正式开班后,刘伟娟的剪纸课照旧是“首课”,这次她教孩子们剪的是爱心围绕着五角星的图案。刘伟娟一边示范剪纸折法一边说:“每一折每一刀都要用心。”
家长李桂兰在“红石榴学堂”外面扒着窗户往里看,嘴角止不住地上扬。“以前暑假我在果园疏果,心里总惦记着孩子。把孩子送进学堂,我们放心多了。”她一边说,一边翻出手机里女儿的作品照片,“现在她每天早上催我送她来,说学堂比家里有意思多了。”
来自山东艺术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李晓安也化身“小老师”,陪伴在孩子们身边,指导孩子们完成暑期作业。“我报名参加了青鸟计划‘返家乡’活动,暑假在‘红石榴学堂’做志愿者,辅导孩子们完成暑假作业,并进行一些心理辅导。”李晓安介绍,团队里像她这样的大学生志愿者有12人。
此外,村委会还建了微信群,每天在群里发孩子们学习的照片,为的就是让家长们放心。
夕阳透过学堂的窗户,照在贴满孩子们剪纸作品的玻璃墙上。刘伟娟收拾着剪刀和彩纸,轻声说:“只要孩子们需要,我们会一直来。孩子们剪的是纸,连的是心,传递的是文化根与爱国情。”
《中国教育报》2025年08月06日 第01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