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刚刚走上校长岗位的管理者而言,在学校日常工作中,要多观察慢行动,千万不能有先入之见。对于任何场合的会议、任何形式的研讨等活动,尽量做到不急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表达自己的立场。可采用行走观察的方式,多走进学生教室、教师办公室,观察师生的工作和学习情景,观察早晚放学、午餐、自习、课间等时空的管理状况,努力从管理者的视角,感知学校文化、规则、制度、流程与关键行为。尤其是需要在事先通知教师的前提下每天走进教师的课堂,只有走进教师的课堂,才能准确地了解学校的课程与教学现状,了解学校学科组长、骨干教师、年轻教师的教学理念以及中层干部、年级组长、班主任等人员的管理水平,从而使自己快速融入学校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中。
在每天的工作和管理中,对所接触的师生的言谈要用心地倾听,以便真正理解这一集体,更快胜任校长角色。这种状态需要保持一整个学期,甚至一整年,才能真正与这里的人和事建立联系、融为一体。那时,校长的创造性才会被启发,校长将要采纳的治校理论与策略应是在自己亲眼看到、用心听到的基础上生成的,这样才会使自己的工作由被动过渡到主动,由生涩到流畅,一些可能的困难或风险将会不攻自破。
必须承认,学校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如果谦虚地倾听他们根据实际情况和自己的需求提出的建议,学习他们的优势,并结合自己的方式进行调整,那么,他们的经验就会很快变成自己经验的一部分。这一做法可以帮助初任校长避开不必要的错误,作出科学有效的决策,这是一种双向情感与行为的联系,是一种彼此尊重相互支持的交往模式。
学习力是一名高效能的校长所具备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学校是典型的生长取向组织,因此需要有一个有学习力的校长,这是校长领导力有效实施、学校各项改革创新事业得以顺利推进的前提。在这个共同学习的地方,校长应该是推动全校学习的表率。校长期待教师和学生做什么、怎么做,就应该先为他们作出榜样。如果校长、教师和学生一起学习,这种学习本身对学校的影响远远超过他们学习的内容。初任校长应该坚持学习,推动学校成为一个学习型社区。当“校长首先是学习之长”成为学校治理的重要理念时,学校各方面的治理行动也必然是果断的、有效的。
(作者系北京市朝阳外国语学校副校长)
《中国教育报》2025年09月05日 第05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