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湖南长沙雨花区“四精”工程育强领头人

靶向破难点 长效促提升

发布时间:2025-09-26 作者:肖瑞 来源:中国教育报

  区域简况

  雨花区位于长沙城区东南,现辖13个街镇,是国家智能社会治理教育特色实验基地、全国师德养成教育示范区。现有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310所,在校生约21万人,在职教师超过1万人。

  培育具有教育家精神的新时代高水平中学书记校长队伍,是夯实教育治理体系、破解发展难题的关键。湖南长沙雨花区立足区域中学发展实际,针对干部储备、经验能力、人才结构等突出矛盾,创新实施“四精”培训工程,通过短期集中与长期培育结合,构建“六力”提升体系,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筑牢人才根基。

  破局:靶向施策解痛点 精准锚定培训方向

  由于区域经济快速发展,近年来雨花区中学教育发展面临三重矛盾:一是规模扩张与干部储备失衡,5年中学数量从12所增至22 所,未来还将新建6所,但书记校长5年以下经验者占83%;二是育人压力与队伍年轻叠加,学生心理、亲子矛盾等问题显现,而77%的书记校长任职不足3年,经验短板明显;三是群众高期待与领军人才短缺,市级以上名师名校长仅占3%,难以满足优质教育需求。

  雨花区紧抓书记校长这个“关键少数”,在培训谋划上,创新“(4个月)每周集中”培训模式,避开岗位特殊性与时间精力的冲突。围绕“精神感召力、办学思想力”等“六力”培养核心,提前调研学员需求,以“缺什么补什么”为原则,锚定办学规划、教学改革、团队引领三大重点,让培训直戳痛点、精准对位。

  赋能:“四精”模式强本领 深化能力见实效

  雨花区聚焦新时代高水平书记校长队伍能力培养,依托专业机构力量,采取前沿考察与专家讲座、名校体验与交流互鉴、成果导引与入校诊断相结合等方式,通过“四精”管理培训,着力培育具有教育家精神的中学书记校长。

  精选对象:采取学校、集团、科室、班子分级分层推荐的方式,在全区推选出300名候选人。建立“学—评—辩”三位一体选拔机制,推行前置学习,综合完成情况择优选拔;同时通过学习考核、专家评审、高质量发展论坛等方式,遴选出57名学员。其中,40岁以下年轻干部占比达46%,兼顾梯队建设与潜力挖掘。

  精研内容:以“教育家精神引领领导力提升”为主题,邀请北师大朱旭东等专家授课,走进杭州文海中学、长沙长郡双语等校观摩,聚焦团队引领、科研管理、课改实践三大模块,用“专家理论+名校经验+实操研讨”的组合拳,补全能力短板。

  精练实践:设计“主题报告—案例实操—返岗应用”路径,推进“七个一”工程(含学校五年规划、课改方案等),通过入校诊断、规划讲评等活动,将培训成果转化为学校发展蓝图。

  精细机制:采取“集中+分散+实践”的形式,创新开展案例式、研讨式、体验式教学,成立临时党支部与学习共同体,实行分阶段封闭管理,以“刚性约束+弹性安排”形成“制度—流程—文化”管理闭环,兼顾纪律性与灵活性。

  续航:成果转化促长效 构建育用结合机制

  前瞻教学与长远发展相结合。超前谋划,敢于设置前瞻考察、名校体验、专家问诊等新环节,既跟随专家研习前沿理论,也带领团队走进长郡双语、中雅培粹等老百姓认可的初中校。注重实践运用,制定学校五年规划20份、课改行动方案20个,建立学习资源库,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为区域中学长远发展筑牢基础。

  短期培训与长期培养相结合。通过主题牵引,连续4个月开展模块化培训,以系统化课程确保培训主题鲜明、效果显著。在此基础上,以“卓越书记(校长)”三年培养行动计划为统揽,集全区之力,全面推动教学教研、教师队伍评价等体系改革,释放发展动能;探索中小学书记校长能力培养“每月一课”工程,以高质量、连续性培训,推动书记校长队伍能力建设长期长效。

  素养提升与科学选用相结合。注重在岗位上培养和锻炼干部,通过考核考察、实践锻炼、跟踪管理、择优推荐等程序,全链条、全方位培训学员的政治素质、领导艺术、管理水平、治校方略、专业素养等七个方面能力;在此基础上,加大选拔使用力度。此次培训结束后,提拔到副校级及以上岗位的学员37人、占比达68%,其中40岁以下占比达27%,力求学有所成、学用结合、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作者系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

《中国教育报》2025年09月26日 第09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