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最新报告关注教育技术数据治理

发布时间:2025-10-09 作者:沈秋雨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25年9月,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机构合作,发布了“教育技术数据治理”系列成果,包含3份彼此相关的文件:《教育技术数据治理:全景回顾》、《教育技术数据治理:政策建议》和《教育技术数据治理:全景回顾与建议摘要》。报告基于对全球82家数据保护机构的调研、多轮专家咨询和区域研讨,系统分析了教育技术领域中的数据治理现状、风险和机遇,并提出多个利益相关方参与的综合治理框架。

  教育技术泛指应用于教育领域的技术工具和平台,包括学习管理系统、个性化学习软件、人工智能辅导系统等。随着全球教育数字化进程加速,教育技术被广泛用于弥补教育资源的不足、支持个性化学习。据统计,目前全球仍有2.5亿名儿童失学,教师缺口达4400万人,截至2022年,中低收入国家约七成10岁儿童还不能理解简单文本。教育技术被视为解决这些挑战的重要手段。

  然而,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也带来了严峻的数据治理问题。报告指出,教育技术在处理儿童数据时存在多项风险,包括侵犯隐私、数据商业化滥用、算法偏见、网络安全漏洞等。尤其是在监管薄弱地区,儿童数据可能被用于商业画像、执法监控甚至移民管控,严重侵害儿童权利。此外,大规模数据处理还对环境造成负担,如消耗能源和增加电子垃圾。

  报告强调,当前全球教育技术数据治理存在严重碎片化现象。仅有16%的国家制定了专门保护教育环境中儿童数据的法律,大多数国家依赖通用数据保护条例进行监管,但执行力度不足。学校和教育部门缺乏技术和法律能力来评估教育技术平台,私营企业也缺乏透明度,公共利益方难以获取数据使用信息。

  面对这些挑战,报告提出十项核心政策建议,包括:建立统一术语和技术标准;设定法律和监管框架,推动“预见性治理”;推广以权利为基础的业务模式;实施数据保护、儿童权利和人工智能影响评估;加强监管和执法;提升透明度,设立问责制;促进数据素养提升和负责任数据使用;推动利益相关方多边合作;将数据治理要求纳入公共采购规则;减少教育技术的环境影响。

  这些建议面向政府部门、监管部门、企业、学校、社会组织和国际组织等多类主体,强调唯有通过跨部门、跨国界的合作,才能构建一个既保护儿童权利又发挥数字教育潜力的治理生态系统。

  报告最后指出,教育技术数据治理本质上是一项儿童权利议题,并呼吁各国政府、行业组织和社会各界尽快采取行动,确保数字教育的发展不会以牺牲儿童隐私和公平为代价。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

《中国教育报》2025年10月09日 第09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