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概览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国际趋势

发布时间:2025-10-09 作者:陈春勇 来源:中国教育报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指出,构建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体系。对于世界各国来说,教师队伍建设都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关键问题。考察芬兰、德国、英国、新加坡等国家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状况,可以发现,近年来,这些国家顺应人工智能时代对中小学教师队伍提出的新要求,从抬高入职门槛、汇聚多方力量、畅通发展通道、强化人文关怀、提升跨学科教学素质、培育数字素养、探索多元评价等方面,创新教师队伍建设举措,增强教师核心竞争力,打造不会被人工智能取代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高筑入职门槛,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竞争力

  新加坡、德国、法国等国家设置较高的中小学教师入职门槛,遴选适合从教的优秀人才加入教师队伍。教师入职前需要在学历、资格认证、教学实习等方面达到一定要求。

  明确教师入职要求。新加坡、德国、法国等国家的教师需要获得硕士学位才能从教。德国规定,教师从教前须参与1—2年临床培训。芬兰规定,教师入职的前提条件是通过“全国教育专业统考+从教能力测试+研究导向的教育实习+硕士学位”多重筛选。新加坡中小学教师主要从新加坡顶尖大学毕业生中选拔,教师入职后需要接受课堂管理和教育领导力培训,通过课堂效能评估后才能正式上岗。

  加强教师资格认证。法国毕业生在获取学士学位后,需要申请教师教育高等学院学习资格,参加教育学习和教师招聘考试,获得实习教师资格,在实习合格后获得硕士学位,才能获取教师资格。德国毕业生在高校学习后通过首次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或硕士毕业考试获取见习资格,见习期后通过第二次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才能获得完全教师资格证。新加坡毕业生需要到该国国立教育学院接受一年培训,经考核后拿到教师资格证,才可担任教师职务。

  聚合多方力量,提升教师队伍建设协同力

  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注重协同多元主体力量,加强国内外交流合作,发挥政府、社会组织、企业等多方资源优势,促进中小学教师队伍素质提升。

  构建多元主体协同机制。新加坡国立教育学院、新加坡教育部和中小学合作培养教师。英国“教学优先”项目中,政府、高校、企业、非营利性组织等多方参与其中,共同发力,形成广泛的合作网络。澳大利亚“为澳大利亚而教”项目由政府、中小学、第三方机构、慈善机构等共同发起,招募和培养杰出教师,为农村补充优秀师资,并在澳大利亚各地开展教学、指导、培训。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英国激励教师参加国际研究项目和国际考察,为吸引优秀国际教师推出签证费用补贴等津贴,并为重点学科的国际培训生提供助学金。澳大利亚招聘教师时优先考虑有海外学习或工作经历者,并鼓励教师参加国际教育会议和国际在线培训课程,以期提升教师队伍的国际化水平。

  畅通发展通道,增强教师队伍专业自主力

  芬兰、新加坡等国家为中小学教师发展开辟多样化、差异化路径,设置多轨制的职业发展通道,增强教师队伍专业自主力。

  实行课程认证和职级晋升。芬兰试行数字开放徽章制度,教师参加培训后若其数字教学等专业能力通过验证性评估,便可获得数字开放徽章微证书,该证书在教师职业晋升和薪酬提高方面具有一定作用,有助于促进教师可持续专业发展。英国将教师分为合格教师、入职教师、资深教师、优秀教师、高级技能教师等级别,其中,高级技能教师可研制和引导执行教学规范,发挥“战略性领导作用”。

  赋权教师专业自主。芬兰高度尊重和信任教师,赋予教师广泛的教学自主权,如自主设计教学目标、自主选择合适的教材、自主选择适切的教学方法和学生测验方式等。这种方式增强了教师追求专业卓越的自主性和主动性,激发了教师发展的活力。新加坡基于教师兴趣特长和学校发展目标,向教师开通教学、领导、专家等多种职业发展通道,促进教师发展特长个性和参与学校治理。

  强化人文关怀,增强教师队伍职业吸引力

  欧洲一些发达国家注重强化对中小学教师的人文关怀,为教师提供较好的福利待遇和工作环境,以期提升教师的经济地位和职业吸引力,营造尊重教师的社会氛围。

  提供较好工资待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以下简称“经合组织”)2024年《教育概览》显示,经合组织成员国25—64岁教师平均年薪分别为小学54052美元、初中56462美元、高中59978美元。2025年9月起,英国英格兰地区教师薪酬上调4%,伦敦以外地区教师起薪涨至每年33000英镑。

  加强福利保障。欧盟成员国将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学津贴相结合,为教师提供育儿假期、失业补偿等福利。教师如有超课时授课、指导实习教师、卓越教学表现、辅导学生、任教于偏远或薄弱学校、高生活成本等状况,可获得定期或临时津贴。2025年9月起,英国英格兰地区规定,因学校合并、岗位变动导致薪酬下降的教师,可获得最长保护期为3年的薪酬“保护金”。

  优化工作环境。有些发达国家的教师工作时间较短,有较长时间钻研教学业务。经合组织2024年《教育概览》显示,芬兰中学教师年均教学时间不足600小时,这意味着芬兰教师有更多时间来发展自己的专业技能,从而提升教学质量。英国注重平衡教师的工作与生活,鼓励教师采用兼职、远程备课等灵活工作模式。

  提升教学素质,强化跨学科教学胜任力

  创新是人工智能时代当之无愧的关键词。为了强化教师教学创新,部分国家通过多种途径培养中小学教师跨学科教学能力,提升教师教学胜任力,引领教师在教学创新基础上,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化人才。

  完善政策和汇集资源。法国发布《2023—2027年教育数字化战略》,提出要开发全国数字资源共享平台,促进跨学科师资在线研修和数字资源共建共享。英国2022—2025年共投资7.5亿英镑,用于支持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领域的教学设施建设,强化STEM领域教师教学能力。英国航天局为教师提供线上跨学科太空教学资源,如太空港开发和卫星发射教案、活动建议等,丰富教师课堂教学。

  提供指导框架和共享平台。芬兰通过国家基础教育核心课程大纲,指导教师开展现象式教学。芬兰政府加入了欧盟STEM联盟,引导教师从国际经验交流中获取教学智慧。芬兰大学主导的STEM教育国际合作平台LUMA(芬兰语“自然”和“数学”的缩写)助力高校、中小学、企业机构的国际合作,引导教师在广泛的合作交流中拓宽眼界。新加坡建立跨学科培训平台、项目基金和现代化实验室,助推教师跨学科教学素养提升。

  培育数字素养,增强教师教法创新力

  一些国家注重推动中小学教师提升数字素养,创新教学方法,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字素养、批判性思维、协作创新能力等未来社会必备的关键能力。

  将数字素养纳入教育战略。欧盟通过《教育工作者数字胜任力框架》全面指导教师提升数字教学胜任力。英国发布《学校人工智能应用指南》,以智能技术赋能教师教学。据统计,2022—2025年,英国共提供3亿英镑的战略优先拨款,用于支持教师提升数字化发展和教学创新能力。

  搭建数字教学场域。法国建立数字课堂,引领教师教学智能升级。基于“法国2030”计划框架,法国拟向12个省投入2亿欧元,以促进数字设备更新迭代,为教师创设智能化教学情境。新加坡《2030年教育科技总体规划》倡导教师共享数字资源和创新教学技术。在“智慧型国家2.0”战略中,新加坡提出以人工智能推动教师教学创新,以期培养中小学生数字素养和创新思维。

  探索多元评价,激发教师教学内驱力

  评价是教育改革的指挥棒,也影响着教师队伍的建设方向。近年来,部分国家探索以多元化主体、指标、方法评价中小学教师,体现教师评价的多维性、过程性、客观性、公正性,激励教师充分发挥专业潜能。

  开展多元评价。芬兰的教师评价聚焦教师自评,并注重听取学生家长、地方政府、民众、社区等多方建议。新加坡为教师设置了不同发展通道,根据每一通道所需专业技能和工作业绩分类评价教师,并基于评价结果确定教师的聘任、薪金、晋升、研修激励等,鼓励教师发挥潜能和专长。

  实施多元方法。美国田纳西州开展对教师所教学生的成绩增值评价,辅以课堂观察、学生访谈等,来综合评价教师教学成果。

  未来已来。在人工智能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下,教师不仅要夯实自己的专业能力,增强自己的专业自信,强化那些不会被人工智能取代的优势,更要善于学习、精深钻研,如此才能培养出与未来超级人工智能共存的学生。从这个层面看,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意义更加重大。在探索更多有益有效的强师举措方面,世界各国都在路上。

  (作者单位: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本文系2025年度该院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助项目[GYJ2025047]成果)

《中国教育报》2025年10月09日 第09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