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制定校规校纪要遵循规律坚守常识

发布时间:2025-10-31 作者:何先全 来源:中国教育报

  当下,个别学校一些匪夷所思的校规校纪的出台,反映出的是学校管理的简单粗暴。学校全然忽略学生的需求,有的甚至违背法律,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诸多不必要的困扰。学校制定校规校纪是一件极为严肃的事情,必须坚持系统观念,科学规划,群策群力,严密论证。

  依法治校是依法治教的重要组成部分,校规校纪的制定首先必须合乎法律法规的要求,不得同法律法规相抵触,否则,应视为无效。在具体条款设计上,需细致对照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条文,确保校规校纪内容不与上位法相抵触,尤其在涉及学生权利义务、奖惩机制、校园管理等核心领域,要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还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校风建设、学风培育、安全保障等目标融入校规校纪体系,使各项规定相互支撑、形成合力,共同服务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目标。

  制定校规校纪必须对教育规律和学生的成长发展特点进行深入研究和精准把握,避免简单套用行政化管理模式。在制定关于学生手机使用、仪容仪表、课外活动等方面的规定时,不能仅从方便管理的角度“一刀切”,而要深入调研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平衡管理秩序与学生个性发展的关系,通过设置合理的缓冲机制和弹性条款,让校规校纪既具有严肃性又充满人文关怀。

  校规校纪的制定不能搞“一言堂”,而应发扬民主,发动班主任、学科教师、学生、家长代表、法律顾问共同参与。学校在制定校规校纪的时候,一定不能将作为学校主人的学生放在一边,而应该充分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在学校,班主任、学科教师无疑最了解学生、最了解学情,理应参与制定校规校纪。家长是校规校纪的直接关联者,因此家长在校规校纪制定方面也应该有一定的发言权。而法律顾问则是合法性审查的重要把关者,不可或缺。

  法律的制定对国家而言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校规校纪的制定对一所学校而言同样如此。在校规校纪制定的程序方面,应该成立校规校纪制定小组拟订出草案,面向不同群体通过多种方式广泛征求意见进行修订,充分吸纳各方智慧,让校规校纪的制定过程成为凝聚共识、增进理解的过程。然后,要把草案提交学生会、家长委员会和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校务会(校长办公会)进行风险评估和审批,公示解读形成共识,最后施行。通过这种严密的论证和审查,制定出的校规校纪会相对更合理、科学。

  坚持系统思维制定校规校纪,还需建立动态调整与反馈机制。学校应定期组织对校规校纪的执行效果进行评估,通过问卷调查、师生座谈会、家长反馈等多种渠道,广泛收集各方面对校规校纪实施情况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对于那些在实践中暴露出的不合理、不适应或与新出台的法律法规相冲突的条款,要按照规定程序进行修订和完善,确保校规校纪始终保持科学性、适用性和前瞻性,真正成为保障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有力支撑。

  (作者系四川省攀枝花市第三高级中学校党委副书记)

《中国教育报》2025年10月31日 第06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