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构建衔接贯通的法治教育课程体系,实现从“零散化”到“系统化”的跨越
■ 创新教育载体与形式,推动青少年法治教育从“知识传授”向“实践养成”转型
在全民普法40周年与“八五”普法收官的历史交汇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法治宣传教育法》正式施行,标志着我国普法事业迈入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新阶段,更为学校青少年法治教育提供了法律依据、刚性遵循与行动指南。青少年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更是法治意识、规则意识与法治信仰培育的“拔节孕穗期”,将法治教育深度融入学校教育各阶段,具有深远战略意义。
推动青少年法治教育深度融入学校教育各学段,需多措并举构建科学有效工作体系,凝聚各方合力破解现实难题。
长期以来,部分学校的法治教育存在“课时碎片化、内容同质化”的突出问题,各学段缺乏协同,难以形成育人合力。法治宣传教育法明确规定“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为课程体系建设提供了刚性遵循。“要坚持法治教育从娃娃抓起”,需紧扣青少年认知规律,分阶段精准设计递进式内容。学前阶段应依托绘本故事、趣味游戏等启蒙规则意识;小学阶段应结合校园生活场景讲解行为规范;中学阶段应聚焦民事、刑事等基础法律知识,解析法律内涵与价值;大学阶段应深化法治思维与社会治理认知,结合专业教育融入行业法律规范。通过这种学段适配、层层递进的课程设计,让法治教育贯穿教育全程,实现各阶段无缝衔接,真正形成持续发力、久久为功的育人格局。
打造“专业+兼职”的骨干力量,破解“谁来教”的核心难题。法治教育兼具法律专业性与教育规律性,要求授课者既懂法律知识又通教育规律,而当前不少学校存在“兼职教师为主、专业能力不足”的困境,思政教师或班主任仓促上阵,难以满足深度教学需求。法治宣传教育法明确学校法治教育责任,为师资建设提供制度保障。部分地区组建“法治教育讲师团”“律师妈妈服务团”等志愿队伍,将法官、检察官等法律实务工作者引入校园,通过案例解析、现场答疑等方式增强教学实效,形成了专兼结合、优势互补的良性师资生态。
传统课堂讲授式教学易停留在知识传递层面,难以让法治精神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法治宣传教育法明确提出“利用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等场所开展法治实践教育”,为载体创新提供了刚性指引。“普法工作要在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必须打破单一教学模式,让法治教育更加鲜活。要大力推广模拟法庭、法治情景剧、宪法知识竞赛等沉浸式活动,让青少年在亲身体验中感受法律内涵与魅力。同时应立足地域文化、校园特色打造法治宣传主题场馆、法治广场等专属阵地,将法治元素与文化传承、校园生活有机融合。数字时代可善用线上资源,依托全国青少年普法网等平台开发订单式、个性化内容,打破时空限制,构建线上线下联动、虚实结合的立体教育格局。
培育青少年法治素养是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责任,绝非学校独角戏。当前协同育人存在突出短板:部分家庭陷入“重成绩轻法治”的认知误区,忽视法治素养培育;社会普法资源相对比较分散,未形成有效供给。法治宣传教育法系统明确家庭、社会的法治教育责任,为构建协同机制提供刚性法律支撑。构建育人共同体需多方精准发力:学校必须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家长课堂、法治主题家长会等载体,定向提升家长法治教育能力;司法、公安、文旅等部门需主动开放资源,打造“行走的法治课堂”,为青少年开展研学实践提供平台;媒体要营造浓厚氛围,以生动的法治故事、典型案例为载体传播法治理念,让法治精神融入日常生活;群团组织应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开展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唯有压实各方责任,构建“学校主导、家庭尽责、社会协同”的联动格局,才能凝聚育人合力,完善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体系。
法治宣传教育法的施行,为构建科学评价体系提供了制度支撑。构建评价体系需兼顾过程与结果:既考核课程开设、课时保障、活动开展等硬性指标,更关注青少年法治认知、规则意识、行为习惯等软性素养;既建立学校考核机制,也将其成效纳入教师评价、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通过“以评促建、以评促改”,倒逼学校重视法治教育质量提升,推动法治教育从“做了什么”向“做得怎样”转变。同时,要把法治素养和依法履职情况纳入各级各类学校考核评价干部的重要内容,让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各级各类学校领导干部自觉行为和必备素质。
将青少年法治教育融入学校教育各阶段,绝非简单的课程叠加,而是教育理念的深刻变革;并非短期的突击行动,而是久久为功的系统工程。唯有让每所学校成为法治教育的主阵地,每位教师成为法治精神的传播者,每个青少年都能在成长过程中汲取法治力量,方能筑牢法治中国根基,夯实民族复兴法治保障。
(作者系郑州商学院党委副书记、教授)
《中国教育报》2025年11月12日 第02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