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先生以“生活教育”学说开创中国教育思想的现代之路,被毛泽东同志赞誉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在国际上,他享有“不仅仅属于中国,而是属于世界的”盛誉。陶行知先生著作的系统整理和出版,无疑是一项重大文化工程。由周洪宇教授主编的《陶行知全集(新编本)》(全十四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编本),以全新的面貌呈现,不仅继承以往“湘教版”、“川教版”的学术积累,更在求全、求真、求新、求用上有重要突破,有助于系统研究、学习、借鉴陶行知教育学说和思想体系。
以“求全”奠定陶行知研究基石。新编本在收文范围做到了“求全”和“补阙”,新增一批重要佚文,充实陶行知著作的体量。其中,首次公开发表的陶行知英文硕士论文的原稿及其译文,内容合计达10余万字。这是研究陶行知早期思想发展的过程,特别是其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期间教育思想形成和学术底色的原始文本。此外,新编本新增多篇论文、演讲集、诗歌和书信等。新材料的加入,完善了陶行知著作的整体性,为学界更全面、更精准地研究陶行知的思想提供了权威的文本基础。
以“求真”彰显学术规范和治学精神。新编本编辑团队的校勘、考证工作以手稿或最早印本为依据,并参考“湘教版”、“川教版”等,对照比较。旧材料处理时校对对照《陶行知年谱长编》,确保史料的准确性和权威性。以“真”为原则使得新编本的文献更为可靠。
以“求新”创新思想体系的分类格局。新编本告别以往以教育著述为主的传统分类模式,确立了“体裁加编年”的科学分类体系,分类呈现陶行知先生在教育、哲学、政治和文学等多方面的论述。全书涵盖教材、日志、自述等,使读者能够从更宽广的文化视野全面理解其思想的生成和演变。
以“求用”发展当代“生活·实践”教育。新编本的意义并不仅限于文本整理,更在于促进陶行知的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将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学说创造性发展为“生活·实践”教育的倡导者和践行者,继承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三大原理,并将其创新发展为“生活即学习”、“实践即教学”等六大原理,更好地用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中国教育报》2025年11月13日 第06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