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大学生将2万元勤工俭学积蓄化作“24小时书香”

阅读的光照亮仁山村

发布时间:2025-11-14 作者:通讯员 唐亚慧 刘思懿 本报记者 余杏 来源:中国教育报

  “这不仅解决了白蚁蛀书的难题,更给孩子们带来了知识!”近日,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上岭桥镇仁山村的24小时智能阅读书柜捐赠仪式上,村支书刘春燕紧紧攥着湖南科技大学学生姜喻棠的手,满是感激。

  阳光洒在崭新的书柜上,这个价值4.8万元的“智慧宝库”,背后藏着一位青年学子用勤工俭学积蓄倾注的赤诚。作为活动发起人,姜喻棠将2万元个人积蓄悉数捐出,这是她省吃俭用、兼职打工的全部积蓄。

  故事要从2025年暑假说起。当时,姜喻棠带着精心打磨的课件赴仁山村支教,出发前她还有些忐忑:当下,纸质书还能吸引乡村孩子吗?当她背着沉甸甸的书包走进村委会大院,眼前的画面瞬间让她安了心:孩子们搬着小板凳早早围坐,眼睛里的期待像星星一样亮。

  “姐姐,宇宙里真的有外星人吗?”“地铁是不是比火车还快?”课堂上,孩子们围着她叽叽喳喳,清澈的眼神里满是对未知的渴望。姜喻棠忽然发现,自己习以为常的书籍,在孩子们眼中竟如此珍贵——他们借走课外书后,翻来覆去地看。

  “村里有政府建的图书室,可书要么被白蚁啃得不成样,要么早就过时了,根本没人看。”看着孩子们求知的眼神,听着刘春燕的无奈,姜喻棠暗下决心:要为村里捐一个智能书柜,让阅读的光照亮这里。

  筹集书籍时,一次走访又让她改变了思路。一位村民笑着问:“能不能加些种庄稼、养生的书?我们大人也想学着进步。”这句话点醒了姜喻棠:公益不该只面向孩子。她立刻带着团队逐户走访,收集老人、中年人、孩子的不同需求,让书柜里的每一本书都贴近村民生活。

  如今,仁山村的智能书柜正式“上岗”,24小时不打烊的书香,滋养着每一个渴望知识的心灵。

《中国教育报》2025年11月14日 第03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