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市宝安区海韵学校(集团)海韵学校,我遇到了很多特别的学生,拓宽了我对教育的认知。
小刚是一个非常外向的孩子,狂放不羁的外表下藏着一颗敏感的心。刚开始接手这个班的时候,我发现课堂上他坐得很端正,好像是在认真听讲,但成绩并不好。我通过之前教过他的老师了解到,他一直对学习缺乏兴趣。我继续观察他,果然,没有几天他就开始跟同桌交头接耳,影响其他学生听讲。我并没有在课堂上批评他,而是课后找他谈心。通过谈话,我认为他上课不认真主要是没有认识到学习的意义,缺乏学习动力。同时,我了解到他是学校乐团成员,是一位比较优秀的小提琴手。学校要求进入乐团的学生必须达到一定的学业要求,于是,我一方面表扬他在音乐方面的特长,另一方面告诫他,如果不认真听讲,学习成绩跟不上,他的乐团训练可能就要受影响了。
从此以后,我发现小刚上课认真多了,回答问题也变得积极主动了。小刚的变化让我意识到,学生在课堂上展现出的只是一个方面,要了解学生的其他方面,并将多方面联系起来,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关联,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成长。小刚的故事让我看到了智慧和爱心的力量,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从事教育事业的初衷。
班上还有一个孩子小明,成绩很优秀,但体质较弱并患上了焦虑症,甚至有一段时间只能离开学校在家自由学习。家访后,我了解到,他的父母对于他的学习成绩及其他方面并没有过高的要求,但他对自己的要求太高,成绩稍有波动就导致内心焦虑。我宽慰他,让他先保证休息和锻炼,按照身体实际承受能力适当完成学习任务。父母和老师的理解、包容,让他慢慢放松下来,经过两个月的调整,他终于能正视自己,正常来学校学习了。
这两个案例让我意识到,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教育需要因材施教,找到合适的路径,才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这也提醒我,关注教育不能只关注教学,全面了解学生才是因材施教的前提。为此,我利用周末参加心理学课程的学习,考取了相关的心理咨询证书。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学科知识功底,还需要拥有更多的专业知识,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的各种烦恼,成为他们指路的明灯。
(作者系深圳市宝安区海韵学校[集团]海韵学校特级教师)
《中国教育报》2025年11月24日 第05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