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如何帮助学生克服口头禅

发布时间:2025-11-24 作者:陈用敏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者,口头为语,书面为文。口头表达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小学阶段是口头表达形成与发展的关键期,《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学段要求”的“表达与交流”部分,对口头表达的要求主要有“清楚明白,注意语言美,说清,连贯”等。但小学生在课堂上常会出现“然后”“嗯”“呃”“再不”“这个”等口头禅,从规范语言表达的角度看,这种没有意义的口头禅是应该克服的。

  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克服口头禅呢?

  其一,要形成克服口头禅的良好氛围。首先,教师应做好示范。很多教师在口头表达时也存在口头禅的问题,教师要强化自我警示,尽量减少口头禅,给学生做好示范,尤其是语文教师更应如此。其次,要在学生中形成相互监督提醒的氛围。比如可以在学生中开展“啄木鸟行动”,对课上、课间、课后甚至日常生活交往中他人口头表达中的口头禅进行收集、监督。

  其二,要帮助学生养成“先想后说”的口语表达习惯。很多教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或给出话题后,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在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加上自身口头表达能力的限制,学生就更容易出现口头禅。因此,教学中,教师在提问或布置说话内容后,要给足思考时间,并指导学生如何用好这些时间。本人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把这个时间分成两段,前一段思考组织语言,想想针对问题或话题应该说几句话,如何措辞,顺序怎样安排。后一段是“自说自话”练习,就是把前面组织好的语言轻声对自己说几遍,看看说的话通顺不通顺,有没有要改进的地方,包括口头禅。经历这样的“先想后说”,口头表达才会更有质量。

  其三,要帮助学生强化语言积累和运用。语文学习的对象是母语,最好的学习方法不是教学规则性知识,而是通过听说读写实践提升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学生出现口头禅,深层次原因还是语言经验不够丰富,词汇量偏少,当表达中出现词穷时,就用口头禅来代替。因此,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养成积累运用语言的习惯,一是积累语言经验,善于发现文本语言表达与口语表达的不同之处,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二是积累词汇语句,把学习、阅读中遇到的有新意的词汇、短语、句子甚至段落,及时摘抄记录下来,经常回看温习。

  教师还要鼓励学生把摘录的语句运用起来,在运用中体会语句蕴含的意思,提高运用语句的能力。学生语言表达经验和语汇资源丰富了,口头禅自然就少了。

  (作者单位:浙江省常山县第一小学)

《中国教育报》2025年11月24日 第06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