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门传华韵 故事绘中国 秉承“中华文化,世界传播”的愿景,“用英语讲中国故事”活动已走到第四个年头,持续助力青少年以故事为桥,努力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魏丽莎:从世界走向南沙的“引才大使” 魏丽莎(Elizaveta Vede),俄罗斯青年,南沙引才大使。2022年毕业于俄罗斯乌拉尔联邦大学(Ural Federal University)语言学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先后在俄罗斯乌拉尔国立法律大学(Ural State Law University...
褚晓文:在更大的舞台上成就不一样的人生 褚晓文,广州南沙高端领军人才,1999年获得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学士学位,2003年博士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系。2003年到2021年,在香港浸会大学计算机科学系任职助理教授、副教授、正教授,现任香...
朱奕璇:在南沙,既得自在也遇繁华 朱奕璇,中科智城(广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原广州中国科学院软件应用技术研究所孵化的高新技术企业)国际部负责人/总裁助理。本科就读于法国昂热大学法语语言及文学专业、波城大学应用数学和人文社科专业;硕士...
苏权科:“实践教授”的海洋梦 苏权科,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首席工程师、实践教授,广州南沙高端领军人才。1987年毕业于西安公路学院公路系桥梁与隧道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曾任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总工程师、第十三届全国政...
爱国是人才工作的基石 作为长期在香港、澳门工作的澳门专才发展学会创会会长,简浩贤博士长期从事人才政策、人才研究、专才引进等方面的工作,在推动南沙与港澳合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此,本刊记者就如何更好地推动粤港澳人才协同...
期待更多维度更深层次促进粤港澳人才协同发展 近年来,南沙通过推出一系列措施,不仅为香港人才和企业提供了优越的发展条件,也为他们在南沙生活和工作提供了全面的保障,使南沙成为香港人才和企业进入大湾区的重要选择之一。南沙对于香港人才和企业的吸引力...
中国大学生代表在肯尼亚与联合国相关机构共话全球可持续发展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李文)当地时间5月26日至31日,联合国人口基金(UNFPA)驻华代表处组织燕京理工学院、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武汉工程科技学院等国内10所高校的大学生代表,赴肯尼亚参加青...
庄珏:连接更广袤的世界 庄珏,国际金融论坛(IFF)副秘书长。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获得数学学士、应用统计学硕士及博士学位,完成博士后工作后,曾任伦敦大学学院首席研究副教授,进行妇科癌症相关研究。曾编辑出版《IFF中国报告》《IFF...
协三地人才之力共建湾区创新高地 南沙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地理中心,是连接珠江口两岸城市群和港澳区域的枢纽节点,这使其具备了区域合作与交流的地缘优势。《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发布后,南沙成为合作发展的重要平台...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周洪松 通讯员 李艳 刘培齐)近日,经河北省教育厅审批并获教育部备案,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与俄罗斯阿尔泰国立技术大学合作共建的“云计算技术应...
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焦小新)4月10日,教育部副部长徐青森在京会见来访的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拉斐尔·马里亚诺·格罗西一行。 徐青森介绍了中国教育发展最新情况,积极评价国...
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焦小新)4月7日至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第221届会议全体会议在法国巴黎召开。教育部副部长吴岩出席会议并作总政策辩论发言。 吴岩指出,世界和平与可...
地处青藏高原的青海省,作为“一带一路”陆海交汇的战略支点,自古以来就是多元文明交融的中心,不仅是唐蕃古道与茶马互市的见证者,更是当代人文交流的创新实践者。近年来,青海民族大...
教育是消除贫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动力。2015年,联合国提出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消除贫困(SDGs1)、优质教育(SDGs4)和性别平等(SDGs5)位列其中。同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
2024年9月,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强调,要深入推动教育对外开放,统筹“引进来”和“走出去”,不断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和话语权。近年来,随着全...
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市考察时,首次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那么,来华留学生眼中的“人民城市”是什么样的呢?华东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带领留学...
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强调,必须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需求,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
当下,留学已不再是一件稀罕事,然而留学的意义和价值依然独特,这一群体也依旧重要。 数据显示,目前超过15万名中国学生正在英国的大学深造,另有8万名学生正在中国通过跨国教育攻...
编者按:在数智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教育作为社会发展的基石,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范式重构。当前,全球科技竞争进入新阶段,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颠覆性技术的突破无不依赖于打破学科边...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