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进化与全球共生 在探讨人工智能之前,我们先回溯到其根源——人类智能。人类智能不仅孕育了人工智能,更为其不断进化提供了原始动力。近几年人工智能的发展令人瞩目:从2022年的高中生水平,到2023年逐步达到本科生水准,2025年...回顾人类的进化历程,以往所有的飞跃都依赖于纯粹的人类智慧;而未来的进步,将不再是单一大脑的独角戏,而是人脑与人工智能协同构建的全新智脑。这种融合的进化,不仅重新定义了智能的边界,也昭示着一个充满无...
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关键 当今世界,教育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帮助学生掌握可靠方法和工具的手段,使其能够在日益复杂多变且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中自信前行。 当前,那些易于教授和测试的知识技能,往往也最容易被数字化和自动化替代...当今世界,教育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帮助学生掌握可靠方法和工具的手段,使其能够在日益复杂多变且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中自信前行。当前,那些易于教授和测试的知识技能,往往也最容易被数字化和自动化替代...
人工智能正重塑全球高等教育格局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全球高等教育格局。从智能学习分析系统为学生精准推送个性化学习内容,到自动化教学辅助工具减轻教师教学负担、设计个性化学习路径助力学生高效成长,再到技术推动学科...面对人工智能为高等教育带来的深刻变革,世界各国政府、教育机构和国际组织积极行动,在政策制定、技术应用和人才培养等领域展开了广泛且深入的探索,以寻求适应这一变革的高等教育发展新路径。
感受敦煌 那年,我的越南老师的一句话“除了沉浸在书里,你对越南之外的世界一无所知”,让我彻底认识到自己除了书本的知识外,对这个世界好像知道得太少。于是,我开始认真欣赏世界,打开心门感受世界。 这次学校组织我们...学校组织我们去敦煌的机会非常难得。敦煌是一个多文化交融之地,在那里,我感受到了不同文化的魅力。“行在敦煌,感知中国”,感谢学校给了我穿越时空的机会,欣赏古人留下的宝贵遗产。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视传专业的中国叙事策略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文化交流已经成为各国之间相互了解和沟通的重要桥梁。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已经成为当下的重要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创...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文化交流已经成为各国之间相互了解和沟通的重要桥梁。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已经成为当下的重要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创...
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合作培养的山东交通学院实践 2023年夏天,山东交通学院顿河学院(简称“顿河学院”)迎来首届毕业生——155名学子中,114人继续深造,其中92人赴国外高校攻读更高学位,升学率达73.5%。选择在国内就业的毕业生则进入了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作为山东省首家中俄合作办学机构,顿河学院紧扣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交通强国战略,交出了一份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答卷。
高校国际交流合作职能的探索与思考 2017年2月27日,中共中央与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以及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承担着重要使命。至此,国际交流合...作为现代大学的第五项基本职能,国际交流合作具有独特的系统特性。相较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四项传统职能,其特殊性源于自身的双重属性:既作为独立职能存在,又深度嵌入前四项职能之中。
津门传华韵 故事绘中国 秉承“中华文化,世界传播”的愿景,“用英语讲中国故事”活动已走到第四个年头,持续助力青少年以故事为桥,努力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魏丽莎:从世界走向南沙的“引才大使” 魏丽莎(Elizaveta Vede),俄罗斯青年,南沙引才大使。2022年毕业于俄罗斯乌拉尔联邦大学(Ural Federal University)语言学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先后在俄罗斯乌拉尔国立法律大学(Ural State Law University...
褚晓文:在更大的舞台上成就不一样的人生 褚晓文,广州南沙高端领军人才,1999年获得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学士学位,2003年博士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系。2003年到2021年,在香港浸会大学计算机科学系任职助理教授、副教授、正教授,现任香...
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焦小新)11月20日,教育部副部长任友群在京会见了来访的阿联酋教育与人力资源委员会秘书长哈杰尔·阿勒泰利。 任友群积极评价中阿教育交流合作,表示愿与阿...
我们常常追问,当今时代,师者应有的模样是什么?答案或许就藏在那些穿越时光的教育经典里——“教育很多时候不妨少一些花样,多回归一些最基础、最本质的东西;教育需要园丁式培育而非...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张金岭)11月17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第三届“中国...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周仕敏)近日,2025中国广西与越南广宁省、谅山省、高平省、宣光省、海防市教育工作磋商会在中国广西南宁成功举办。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越南...
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焦小新)11月14日下午,2025世界中文大会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教育部副部长任友群出席会议并作主旨报告。 任友群表示,习近平主席复信勉励青年汉学家代表继...
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焦小新)11月14日,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北京会见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办公厅副主任乌马罗娃一行。 怀进鹏对乌马罗娃率团访华并出席世界中文大会表示欢迎,指出在...
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焦小新)11月14日,以“共谋教育发展 共建中拉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中国—拉共体成员国教育发展论坛在京举行。教育部副部长熊四皓出席并作主旨发言。 熊四...
新华社北京11月13日电 近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复信青年汉学家,勉励他们当好融通中外文明的使者。 习近平指出,得知你们喜欢中文、热爱中国文化,在促进汉学研究和文明互鉴等方面积...
2025年是中泰建交50周年,作为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两国协同共进,交流合作日趋密切。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携手构建中泰命运共同体,成为中泰两国人民...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