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合唱”——共建“一带一路”10周年回眸 10年前,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加强亚欧非大陆国家之间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这一倡议契合了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发展诉求,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 今天,...今天,从亚欧大陆的东端到西端,从拉美、加勒比海到非洲大陆,从茫茫大漠到广袤草原……“一带一路”建设正焕发出勃勃生机。
科技合作为共建“一带一路”注入新动能 “一带一路”倡议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契合当今世界发展潮流,为世界各国应对全球性挑战、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新机遇。“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始终保持强大韧性,已成为当今世界深受欢迎的...“一带一路”倡议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契合当今世界发展潮流,为世界各国应对全球性挑战、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新机遇。“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始终保持强大韧性,已成为当今世界深受欢迎的...
中外青年穿越千年“望”长安 时逢“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之际,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长安大学联合组建的“重温丝绸之路壮举·读懂中国式现代化:‘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中外学生社会实践团”(以下简称“实践团”)参加了由共青团中央...时逢“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之际,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长安大学联合组建的“重温丝绸之路壮举·读懂中国式现代化:‘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中外学生社会实践团”(以下简称“实践团”)参加了由共青团中央...
深耕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试验田” ——上海纽约大学10年办学... 2023年3月,上海纽约大学(以下简称“上纽大”)在位于上海浦东的前滩新校区迎来了建校十周年庆典。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国际学生在新学期开始前已陆续返校,2025届学生安妮·丘奇(Annie Church)来自美国西雅图,第...
新时代中外合作办学思政育人的若干思考 [摘要]中外合作办学是教育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办学过程中不仅涉及中外不同文化、体制交汇,涵盖国家主权、外事等多方面复杂情况,而且还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做好思政育人工作对于新时...
提升国际话语权 留学青年当有为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外交部长秦刚在回答记者提问时,鼓励更多青年人参与外交事业,在国际舞台上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提升我国的国际话语权。留学人员群体身处国际环境风云变幻的时代,更是国际关系的见证...
营造良好创新生态 建强高水平人才高地 编者按: 第四次工业革命带给世界深刻变革。在愈发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各国都在加快布局新领域新赛道,抢占发展先机。 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要依靠科技创新。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
站在马克思墓前 2023年3月14日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创者卡尔·马克思逝世140周年纪念日。在这个万物复苏的春日,我不禁再次回忆起在英国伦敦海格特公墓瞻仰这位时代...
高校中外学生融合中的中国价值观传播 [摘要]中外学生融合是高校国际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推动力。其中,价值观传播既是中外学生融合的重要内容,又是其核心目标之一。本文结合上海大学中外学生融合实践,从打造融合项...
数字人才“引留用”的丹麦经验 [摘要]强化人才支撑,培养和引留同样重要。本文引用国外典型案例,介绍了丹麦在数字人才培养和引用方面的经验做法。丹麦在数字竞争力和人才竞争力上全球领先,为了弥补数字人才缺口,十分重视从全球吸引数字专门...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周洪松)为帮助来华留学生更好地感知中国国情与中国发展,增强体验式、沉浸式教育,厚植知华友华情怀,5月16日,由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主办、河...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陈欣然)5月15日至16日,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联合举办中国—葡萄牙工程实践创新项目(EPIP)教学系列分享活动与“工程实践...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韩晓萌 通讯员 朱喜坤)5月13日,第三届“汉语桥”世界小学生中文秀爱尔兰赛区比赛暨首届全爱小学生中文比赛在高威大学成功举办。中国驻爱尔兰大使...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梁丹)斯里兰卡的椰奶糕、马来西亚的娘惹糕点、巴基斯坦的卡巴……5月13日,“携手航行 共创未来”第八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际文化节在北航学院路校...
近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复信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中亚留学生,鼓励他们为推动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习近平指出,中国和中亚国家山水相连,友谊深厚,命运与共。201...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余闯)日前,北京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昌平区人民政府主办2023年驻华使节与北京友协理事“春华秋实”联谊活动,24个国家的35位使节等走进未来科学城...
暮春时节的深圳,三角梅开得正盛。3月30日,来自19所中国院校的200名来华留学生相聚深圳,参加由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留学基金委”)举办的“感知中国”主题营活动。...
[摘要]国家认同的价值基础源于文化认同,形成文化认同的重要渠道来自文化交流。在运用回归统计方法对135个国家和地区2058名来华留学生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来华留学生的文化交流...
在中国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和我们文化不同、语言各异,他们在学习的同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他们好奇地触摸、感知中国,他们以见证者和参与者的身份讲述传播中国故事,他们用实际行动绘出...
[摘要]“一带一路”高等教育共同体是新时代促进教育对外开放的理性诉求,高校战略联盟是“一带一路”高等教育共同体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具体实践。“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涌现出一批...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