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试验田” ——上海纽约大学10年办学... 2023年3月,上海纽约大学(以下简称“上纽大”)在位于上海浦东的前滩新校区迎来了建校十周年庆典。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国际学生在新学期开始前已陆续返校,2025届学生安妮·丘奇(Annie Church)来自美国西雅图,第...
新时代中外合作办学思政育人的若干思考 [摘要]中外合作办学是教育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办学过程中不仅涉及中外不同文化、体制交汇,涵盖国家主权、外事等多方面复杂情况,而且还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做好思政育人工作对于新时...
提升国际话语权 留学青年当有为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外交部长秦刚在回答记者提问时,鼓励更多青年人参与外交事业,在国际舞台上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提升我国的国际话语权。留学人员群体身处国际环境风云变幻的时代,更是国际关系的见证...
营造良好创新生态 建强高水平人才高地 编者按: 第四次工业革命带给世界深刻变革。在愈发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各国都在加快布局新领域新赛道,抢占发展先机。 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要依靠科技创新。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
站在马克思墓前 2023年3月14日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创者卡尔·马克思逝世140周年纪念日。在这个万物复苏的春日,我不禁再次回忆起在英国伦敦海格特公墓瞻仰这位时代...
高校中外学生融合中的中国价值观传播 [摘要]中外学生融合是高校国际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推动力。其中,价值观传播既是中外学生融合的重要内容,又是其核心目标之一。本文结合上海大学中外学生融合实践,从打造融合项...
数字人才“引留用”的丹麦经验 [摘要]强化人才支撑,培养和引留同样重要。本文引用国外典型案例,介绍了丹麦在数字人才培养和引用方面的经验做法。丹麦在数字竞争力和人才竞争力上全球领先,为了弥补数字人才缺口,十分重视从全球吸引数字专门...
一位海归学人的科研思与行 我是一名大飞机人,2015年由国家公派赴法国留学。转眼间,我毕业回国已4年有余,回忆在法国留学的点点滴滴,许多美好时光依然历历在目。法国宽松自由的科研学术氛围以及注重创新的理念潜移默化影响着我,让我受益...
以徽文化为特色的留学生文化活动体系建设探究 [摘要]近年来,我国来华留学教育成就瞩目,来华留学生规模持续扩大,学生结构不断优化。当前,我国来华留学教育正面临从规模发展到质量提升的重要转折。在留学生的培养管理过程中,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
河北保定:外籍师生走进千年古镇体味华夏文明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周洪松)参观古村落、村史馆,访民宿,学老调,听相声,体验扎染、剪纸、活字印刷术等一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项目……日前,河北大学外籍教师和留学生走进位于古城保定附近...
如今,越来越多的女性正在用自己的行动影响着其所在行业的发展。在科研领域中,无数女性科研工作者用自己的智慧撑起了科技创新的“半边天”,成为科研攻关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
“三八”国际妇女节前夕,英国皇家化学会(RSC)出版“庆祝国际妇女节:纳米科学中的女性”(Celebrating International Women's Day: Women in Nanoscience)专辑,重点介绍近年在纳米...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李一楠 夏令 记者 倪秀)3月3日,一场别开生面的云签约、云挂牌仪式在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成都纺专”)和老挝同时举行。成都纺专副...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熊杰 通讯员 罗旻敏)“我的曾祖父是福建人,马来西亚的华人很重视华文教育,我的中文听说读写都没问题。”近日,来自马来西亚的陈育丞参加了“东盟...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孙军)从羊皮纸绘图到AR建模技术的革新;从文艺复兴透视理论到3D打印的跨越发展;从世界著名建筑巴黎圣母院失火到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重建……日...
[摘要]广大留学人员是中国式现代化和西方现代化的最直接体验者,具有内引外联、融通中外的独特优势。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准确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有助于留学人员加深...
认识一个民族,需要了解这个民族的历史文化。 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世界对中国的兴趣越来越浓。越来越多承载中华文化因子的优秀载体不断走出国门,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李萍)2月18日上午,以“艺术教育与跨文化理解”为主题的第二届国际艺术教育论坛在北京举办。该论坛作为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第23届中国国际教育年...
[摘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是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工作的核心任务,在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和国际局势复杂多变背景下,高层次外籍人才作为优质教育资源的重要内涵之一,其引进工作发挥着特定作...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作为教育、科技、人才的最密切结合点,...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