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正确处理“培养人才和满足社会需要”的关系,体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实践要求。新时代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要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
◎摘 要 教育事业发展必须遵循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和教育政策法规,各级各类学校必须根据法律政策和制度规范办学,在深化改革创新中激发活力。当前不少高校存在办学活力不足的问题,这既...
◎摘 要 卓越工程师作为国家战略人才力量,肩负着推动技术创新、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智能化转型、增强自主可控能力、保障产业链安全等事关国家长远发展的重要任务,是推动高水平科技自...
◎摘 要 双导师制促进了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是工程硕博士教育改革的关键措施,成为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有效切入点。双导师制的理论基础深植于多个学科领域,在实践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
◎摘 要 产教融合培养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卓越工程师自主培养体系的重要途径。目前卓越工程师产教融合培养改革取得了积极进展,但现阶段仍面临校企科研合作牵引作用有待增...
20世纪60年代末,国际社会开始反思正规教育的局限性,尤其是它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适应性的不足。菲利普·库姆斯(Philip H. Coombs)和曼苏·艾哈迈德(Manzoor Ahmed)对非正规教育...
曼苏·艾哈迈德(Manzoor Ahmed),孟加拉国布拉克(BRAC)大学名誉教授、孟加拉国布拉克大学教育发展研究所(BRACU-IED)高级顾问,曾任BRACU-IED创始主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提升教育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
编者按:202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不断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和话语权。扩大国际学术交流和教育科研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为推动全球教育事业...
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简称“农教中心”)成立。在当时,贫困地区的女童教育是中国普及教育的难中之难:全国261万未入学学龄儿童中,女童有173.4万,占...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