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国际化视阈下商界骨干培养模式探究

发布时间:2019-02-26 作者:陈建斌 郑丽 来源:《北京教育》杂志

摘 要:商学院通过国际化和本土化两种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并借助国际认证促进两种模式的相互融合,AACSB商科认证是其中一种典型范式。通过理论上深入分析“参与、创新和影响”三个AACSB认证核心内容,阐述了商学院影响力的来源;剖析商学院使命定位的同时,结合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开展AACSB认证的实践,探索并明晰了国际化视阈下商界骨干培养模式,并通过若干具体举措予以实施和保障,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商学院;使命与影响力;AACSB;商界骨干;培养模式

一般情况下,商学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有两个主要模式:国际化和本土化。这既是两个性质不同的发展方向,也有相互融合的发展趋势。在日益成熟的商学院布局中,地方大学的商学院必须明确自身的优势和特色,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设定适当的使命、愿景、目标和战略,建构有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一条国际化与本土化相融合的和谐发展之路。基于此,国际高等商学院协会(The Association to Advance Collegiate Schools of Business,以下简称AACSB)认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式。AACSB成立于1916年,是全球首屈一指的商学院和会计项目非政府认证机构。首先,AACSB认证关注的是教育质量,认证标准的大部分规定都与教育质量密切相关。AACSB认为,教学质量是在师生互动的教学实践中创造出来的。相应的,认证关注申请院校实现使命的决心、教师的发展规划、计划的编制和指令的传达等。其次,认证的指导原则之一是接受并鼓励通过多样化方法实现商科教育的高质量。也就是说,认证支持百花齐放的使命与教学方式。最后,认证强调申请学院应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加强课程设置、提高教师水平、改进教学方式和发展科研活动等。因此,获得AACSB认证资格的商学院必然具备以下特征:根据不断调整的使命进行资源管理;教师拥有先进的商业和管理知识;提供高质量的教学和前沿课程体系;鼓励师生互动;培养的毕业生能完成学习目标。

AACSB认证强调商科教育要在三个关键领域进行持续的质量改善:参与(Engagement)、创新(Innovation)和影响(Impact)。概括地说,“参与”强调要获得有效的商科教育和研究,必须通过与使命一致的学术参与、实践参与及两者之间的平衡互动;“创新”强调通过设定较高且可行的目标,激励教师投身创新、创业,不断提高商科人才培养质量;“影响”主要指将学习品质保障(Assurance of Learning,AOL)与课程管理流程集成并产生对商科教育、科研和实践具有积极影响的智力贡献,在商界、社会以及全球性商学院和教育工作者社区中寻求“差异”程度。可见,“影响”本质上是一种差异性,是区别于本地区甚至国际上其他商学院的特色性形象,而“参与”与“创新”是获得影响力的两个重要途径。可以说,AACSB标准深刻揭示了商学院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构建影响力的基本公式:参与+创新=影响。

商学院影响力的来源

构建商学院“影响力”是目标,即要在学术、实践和人才培养三个领域具有明显的标识度,与其他商学院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商学院的独特性,表现在使命独特,即每个商学院的使命是基于自身的资源基础、区位环境和办学实践所形成的具有唯一性的身份角色定位、范围层次界定和社会发展承诺。当这种使命在业界(学术、商业和教育)获得了一定的传播和认同,就说明商学院具备了一定“影响力”。因此,追求影响力应该是商学院发展的重要目标。

AACSB认为,高质量的商科教育来源于“参与”与“创新”。商科人才属于应用型人才,强调实践能力,其培养过程中需要强调“双向参与”。一方面,企业实践向课堂教学的输入,表现为案例教学、行业企业专家进课堂等;另一方面,学生直接参与实践,表现为学生科研、实习实践、社会服务、创新创业等。“参与”只是表征了人才培养的形式,而“创新”则表征了质量改善,即不断设定一些新的目标和要求,实现从一个层面向更高层面的跃进。“创新”渗透在“参与”的方方面面,既要创新参与形式,也要创新参与过程,更要创新参与质量。只要这些“参与”和“创新”是符合使命要求的,就可以不断创造出学术成果、实践案例,培养出高质量的商界骨干或精英,并不断获得业界的认同。因此,使命驱动下的“参与+创新”可以创造商学院的“影响力”。

地方商学院的使命、定位及实践

中国高校分为中央部属高校和地方省属高校两类。部属高校一般为原“211工程”或“985工程”学校,办学实力强,学科专业特色鲜明。这些高校的商学院一般定位高端,追求全国或全球一流,力争创造理论或知识,培养商界领袖或领军人才。例如: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使命表述为“创造管理知识、培养商界领袖、推动社会进步”;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以“立足中国实践、贡献管理知识、培养领袖人才、促进社会发展”为使命,以“成为最受尊敬的商学院”为愿景。而为数较多的地方高校,办学实力与部属高校差距明显,只有在定位和角色的选择方面结合地方特性和内外部资源准确把握,才能寻找到合适的生存发展空间,并为数量众多的学生提供更有意义的学习体验和成长成才的环境与平台。

地方商学院的定位与使命的确定,需要充分考虑“地方”这个概念,它不仅是一种行政区域或地理范围的概念,而且在地理学语境中被定义为是一种“感知的价值中心”,以及社会与文化意义的载体。“地方”意义的精华在于无意识的能动性使其成为了人类“存在”的中心,以及人类在整个社会与文化结构中定位自身的一个坐标体系。同时,“地方”的意义与个人或社会群体身份认同的建构也是密切相关的。身份与认同是个人或社会群体定义“我是谁”的方式。认同的建构是在一系列社会文化符号和隐喻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结果,而在这一系列符号或隐喻之中,人与社会群体栖居的地方无疑具有十分关键的意义。只有明确个人或群体的身份在一个空间意义系统中所处的坐标,个人或社会群体才能完整地认识自我、诠释自我。

广义来说,无论是部属高校还是省属高校,都是基于人文地理概念中的“地方”进而认识“我是谁”从而确定自己的身份。高端商学院可能依托一个较大范围的“地方”,如中国或亚太地区的管理实践来确定使命和战略目标,而地方商学院则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其所在区域的管理实践才是自己“感知的价值中心”和身份认同的建构基础。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在确定自己的使命时,正是经历了这样一个感知和建构的过程。北京联合大学是一所北京市属的综合性高校,“城市型、应用型”是其主要特征。20世纪末,学院随着北京产业结构的变化而转型为商科教育。在传统教育管理体系下,虽然也强调依托地方和行业培养能够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但主要表现在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和课程的设定、部分专业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参与度”和“地方性”缺少理念指导和系统设计。2013年,学院启动AACSB会员认证,开始对学院的使命、愿景和战略进行根本性的思考和描述。北京市现代服务业发达,商业活动密集,学院地处朝阳区、CBD(中央商务区)商业核心区,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学生以北京生源为主,毕业生绝大多数就业于北京商业企业,多数成长为各类企业的中层或骨干力量,只有少量精英或领军人物;学院拥有优秀的师资,但整体的科研基础较为薄弱,获得高级别课题的机率较低,但与行业、企业有较多的联系;学院在市属高校中率先试水人才培养的国际合作,拥有近二十年国际化办学经验,而北京“国际交往中心”的定位也将进一步促进学院国际化发展。经过全面梳理、慎重设计,并经过多轮全院师生、校外专家及校友等利益相关者论证后,学院正式发布了“践行社会责任、推动应用创新、培养商界骨干、服务区域发展”的使命和“成为深受业界好评的国际化商学院”的愿景。使命与愿景体现了学院“地方性、城市型、应用型”的办学宗旨。依据使命,在充分调研及研讨的基础上确定了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并将其凝练为“六大核心素质与能力”,分别是: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具有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意识;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和良好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具有商务方法和工具运用能力;具有良好的专业实践能力。为了使抽象的人才培养目标可测、可比,学院在AACSB认证标准的指导下,遵循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精神,分解了人才的能力和素质要求,并以课堂教学活动和课外实践活动等为载体对上述能力进行培养和检测。同时,学院制定战略规划,对战略选择、战略目标以及战略举措进行详细阐述,以此作为实现学院使命的纲领性文件和行动指南,并通过 “伦理道德与社会责任感培养;专业知识运用能力提升;专业竞赛与课外科技活动拓展;英语应用能力提升;国际视野与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培养;就业质量与用人单位满意度提升;应用创新与区域服务水平提升;师资队伍结构优化与教师质量提升”九个子计划予以实施。在此过程中,学院充分认识和理解人才培养的“参与”“创新”和“影响”核心理念,对人才培养各个环节进行了全方位的系统设计,着力打造“具有国际视野的商界骨干”的人才培养体系。

“创新、参与、影响”的具体举措

学院的AACSB认证实践,既体现了AACSB“使命驱动、质量导向、持续改进”的价值理念,又实现了“借鉴国际范式、践行以本为本、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追求。

1.使命驱动、质量导向、持续改进的践行方案

商学院的使命和愿景引领一切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实践。一个正确的使命界定可以发挥强力的凝聚效应,事半而功倍。准确界定学院使命的关键就是深入感知“地方”这个价值中心,在深层探讨学院与地方的共生关系中建构身份认同。商学院必须根植于所在地方的经济社会系统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生长动力。

学院在使命确定后,就需要具体制定使命的践行方案,让使命渗透在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在“第一课堂”,主要强调如何创新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把知识学习向能力培养转化;在“第二课堂”,主要强调多样化的能力培养方式,并在培养过程中保持与使命一致。在这种精神指导下,要在学生成长的全生命周期中分析、确定那些高影响力的环节,对这些环节进行专门的体系化“参与”设计,构造全链条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模式中的每个环节,必须进行质量监测,确保培养目标的达成。AACSB认证中的学习质量保障体系(Assurance of Learning,AOL),在目标和质量检测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以AOL为主进行的检测反过来又指导着教学实践的不断改善。形成真正的闭环。AACSB的核心精神是“持续改善”。因此,在提升商学院影响力的过程中要不断把各个阶段的实践成果与使命追求进行对比、找出差距、校正方向、完善方法、持续改善。

2.借鉴国际范式,践行以本为本,培养商界骨干

我国已经或正在进行AACSB认证的院校多为部属高校,他们一般把本科所有专业按一个项目(Program)整合,与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项目并列进行认证。而地方商学院多以本科教育为主,在认证时要以本科专业为基础单元进行项目设定和认证,国内可以借鉴的范例和可以参考的最佳教学实践非常少,这就给地方本科院校开展AACSB国际商科认证带来非常多的困难。但是,本科教育在商科人才培养体系中占据基础性重要地位,这方面的认证实践又弥足珍贵。学院在启动AACSB认证后,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六个本科专业分别作为一个项目”进行认证的格局,在认证项目及其相应的培养目标、能力体系的设定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每个本科专业独立开展培养目标界定、培养方案制定、培养体系和保障体系等构建,并针对培养目标组建了相应的教学团队和检测团队,强化对教学过程及教学成效的管理和监控,不断夯实培养目标与培养环节的衔接与呼应,深度践行了“以本为本”商界骨干人才培养理念。学院的教育教学实践把抽象的AACSB认证标准进行了本土化改造和精细化实施,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效果,得到了认证组织的认可和同类院校的关注,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

3.参与、创新与影响

人才培养质量与学院“影响力”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互动关系。一方面,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会促进学院在区域乃至更大范围内提高影响力;另一方面,“影响力”的提升会反过来对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驱动学院设计更完善的培养体系、更科学的培养过程以及更明确的培养成效。为了实现学院使命,提高学生的商务实践能力,我们在培养过程中构建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双向参与”,即“引进来”和“走出去”。具体地指“引进来”式的行业、企业专家的实践知识和经验向传统课堂的渗透,“走出去”式的学生直接参与企事业单位的商务实践活动。一方面,要通过行业、企业专家走进课堂、学习第一手案例等方式汲取地方经济社会的管理实践经验,为学习者提供直接的知识支持和能力培养;另一方面,学生要广泛地参与志愿服务、社团活动、科研课题、学科竞赛和创业实践等,既验证理论的实践意义,又再一次从实践中直接获取能力的提升。设计双向参与体系本身就是一种创新过程,也需要更多的创新设计。要通过制度驱动和文化引领,鼓励教师开展教学模式创新、内容创新、方式方法创新,引入最新的育人理念和教育技术,在慕课(MOOCs)、翻转课堂、案例教学、多媒体应用、行业专家参与等诸多方法中选择适合学院使命、学生特点的加以应用。鼓励教师、学生构建并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包括各种科研项目、学科竞赛、创业活动等,甚至是社区服务、志愿服务等,在实践中获得成长。

针对教师,也要确定必要的参与体系和激励体系,鼓励教师在传统论文、项目的追求之外注重区域知识传播,注重参加学术会议、学术组织等活动,积极投身为区域政府、企事业单位提供知识服务,传播知识、解决问题、提升能力的同时,传播学院影响力。

学院以AACSB认证为抓手,推动“借鉴国际范式、践行以本为本、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实践,以期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地方商学院的国际化建设之路。学院在认证道路上取得的建设成果不仅得到了国际认证组织的认可,而且也赢得了国内同仁们的关注。为了推动国内地方高校在内涵发展、国际化建设等方面的交流学习与研究实践,由学院和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共同发起成立了“高水平应用型高校商学院国际化建设研究联盟”,搭建了一个相互借鉴、共同提高的研究与合作平台,共同探索“国际范式、中国特色、本土实践”的地方商学院发展道路。我们将携手国内同类院校的诸多同仁,在此道路上凝心聚力、携手同行,打造新时代的新商科,为国家建设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商界骨干人才。(作者:陈建斌  郑丽,单位: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

《北京教育》杂志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