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践行产学融合2.0 赋能新人才培养

发布时间:2019-02-26 作者:陈滢 欧岩亮 王丹丹 孙瑾宇 来源:《北京教育》杂志

摘 要:新时代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新挑战,在产学融合2.0模式下,突破传统校企合作模式,将产学协作理念渗透于以学生为中心和产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引入平台型教育企业,有效联接教育供给侧与需求侧,在分析平台八大特点基础之上,结合慧科集团多年的实践阐述了产学融合2.0模式下在教育生态、培养闭环和能力矩阵三个视角下的产学融合创新。

关键词:产学融合;新人才;能力矩阵

在全球进入以信息产业等新科技为推动和主导的新经济发展时期,行业需要更多的掌握新科技的创新型人才,新经济、新科技、新人才三者间互动促进、相互需求,国务院特地出台了相关产教融合指导意见[1],鼓励和促进实施产教融合。产学融合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此前却因高校与企业的目标差别导致无法深度融合,出现人才知识体系与人才结构无法适应产业结构调整需求的现状,打造产学融合新模式势在必行[2]。在结合慧科集团(以下简称慧科)专注人才培养、与高校合作八年经验基础上,我们总结和提出了产学融合2.0模式,其核心是将产学协作理念渗透在以学生为中心和产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全过程中,调整与转变校企合作思路,引入平台型教育企业作为桥梁,打破校企合作壁垒,以教育供给网络和生态视角拓展多边协作,通过充分利用教育企业在研发、整合、对接以及运营的核心能力,将产业的理念、技术、资源在遵从高等教育的规律和体系要求的基础上,整合到高校的课程、实训以及教师发展中,同时将高校培养的学生、科研成果以及“双创”成果带给产业,满足其对人才和创新的需求。

产学融合2.0模式从三个视角重新审视人才培养,即教育生态、培养闭环和能力矩阵。教育生态是2.0模式的重要视角,是以资源有效整合为理念,将行业、内容、教师和资本等教育相关资源引入教育过程,是整个模型的基础设施;培养闭环是产学融合2.0模式的核心流程,从培养目标到质量评估的八个主要步骤都贯穿了产学合作理念,是运行在基础设施上的“应用”;人才赋能是回答需要培养什么能力的人才,是“应用”的输出,我们提出了FAST(基础、应用、科学和技术)能力矩阵作为人才能力的框架。

产学融合2.0模式—新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

产学融合泛指企业和高校合作培养人才,常见包括但不限于专业订单班、企业实训基地、企业实验室、企业师资参与教学等形式。毋庸置疑,该模式有力有效地促进了高校人才培养,无论从内容对接产业、人才对接企业和师资补充与培训等方面都有显著成果。但是在长期运行过程中仍然暴露出一些不足与短板,具体表现为:一是单点合作无法有效融入整体人才培养方案,很多校企合作从单个课程或实训为切入点,缺乏顶层设计,有些甚至是“侵入式”的,其引入的知识点不能与整体培养方案无缝对接;二是企业师资可持续性差,由于企业师资本质上是企业员工,其评价考核标准和工作重点无法保证企业师资全力投入教研教学,企业员工高流动性和组织架构变动也很难保证教学的持续性[3];三是学校对接行业优质企业效率低下,行业的快速发展催生创新企业不断发展,对人才结构提出新需求,但是缺乏对接学校的组织资源,学校的校企合作部门在拓展新的企业联接方面同样也缺乏通道,特别是一些教育不发达地区,造成校企联接不畅。

造成上述局面的深层次原因:一方面,是企业缺乏对教育的深刻理解,教研教学能力不足,关键绩效指标(KPI)设置中企业目标与教育目标不匹配;另一方面,是学校对企业教育能力的期望误差和企业关系拓展能力缺失[4]。解决此问题的方式是引入平台型教育企业作为桥梁打通学校与企业,促进产学间资源高效流通,产学融合2.0模式应运而生。核心平台的作用不仅仅是“通路”,更多的是将企业资源(理念、内容、案例、数据、师资)整合,基于教育规律和方法进行教研、教学和运营,无缝融入高校人才培养过程,同时将高校的科创成果、学生和教师输入到行业与企业,打通人才与创新链条。慧科是此类平台型教育企业的典型代表,通过专业的教研教学运营能力、强大的行业资源生态整合能力和技术研发能力,精准有效匹配教育产(需求侧)与学(供给侧),为新经济下培养掌握新科技的新人才探索出一条创新之路。

产学融合2.0将需求方纳入到了供给侧的创新闭环,不仅仅是供给侧改革,更是端到端的重塑和优化,其中核心平台起到了关键作用,从而实现双边到多边、独立到交叉、协作到生态、单向到闭环、专业到专创、刚性到柔性、实验到实践、线下到线上的产学无缝衔接目标,更加突出了融合平台的作用和必要性,从而大幅度提升融合的效率和质量,实现了多方共赢。

教育生态建设—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新理念

产学融合已经不再是简单校企合作,是整个利益相关方的生态建设,按属性划分具体包括行业、内容、师资和资本四个方面。产学融合2.0模式赋予这四方面建设的新能力。

行业是产学融合的学科和领域基础,行业发展是人才培养的风向标,如何提炼快速发展对行业、对人才知识和结构的需求是首要任务,这需要大量领军和创新型企业的介入与贡献[5]。慧科在2015年发起了中国教育创新校企联盟,旨在搭建产学合作的平台,加快需求沟通与交流,促进协同育人。同时,慧科同行业领军企业,如阿里巴巴、百度、腾讯、微软、优必选、旷视科技等紧密合作,将行业资源不断注入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与高校共建新专业、改造升级老专业,并成立产业学院,用行业创新升级不断推动高校专业建设。

内容建设是产学融合的核心过程。打造什么样的内容、如何打造、何时打造等,都成为过程中的重要问题。慧科一直关注着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新科技发展,在技术发展的合适时机,引入产业资源构建人才培养体系,把学校相对稀缺的资源带入,培养产业急需人才。慧科在2011年就布局了云计算、大数据和互联网营销、交互设计等新专业方向,在体系教研过程中引入行业和高校专家进行可行性分析与评估,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引入企业案例和实验室,打造“干货”内容。内容选择上遵循教育和专业规律,不跟风,如虽然区块链很火,我们判断其并不具备单独设置专业的条件,但是可以将一些相关知识点嵌入到相应课程模块,锻炼“区块链思维”,让课程在行业快速发展形式下更具柔性。截至目前,已经自主研发并完成覆盖前沿科技、新商科、创新创业等领域的十余个专业体系建设,助力1,500所高校优化升级老专业与课程体系结构、开设新专业方向、创新教学和实训实践模式,已通过产学研用为一体的培养模式培养了30,000名当前产业急需的高素质复合型学位学生。

师资是产学融合的必要保障。双师型教学已经成为很多专业的必备。慧科通过三支师资力量保证产学融合下的教学:第一支是慧科自有师资,都具有扎实行业背景和教学经验,经过系统磨练后上岗,通过过程反馈不断提升教学能力;第二支是产业师资,他们大都是行业专家、企业资深工程师,能为教学带来更具实战的案例和场景;第三支是高校师资,很多经过师资训练营赋能,更加具备产业视角。三支力量相辅相成,形成产学融合2.0特色的师资队伍。

资本是产学融合的催化剂。慧科通过建立教育产业基金,围绕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领域产业链条上下游,投资覆盖科技、教育服务等领域,具有良好成长性和发展前景的优质企业,让更多创新的内容、工具和服务通过平台进入学校,大大丰富并提高人才培养过程的多样化、效率和质量。例如:慧科资本投资的“微助教”,帮助教师更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与讨论,是助力信息化教学的新手段。同时,资本可以进入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动产教深度融合,激发学校学院活力,释放更大资源价值。

以生态角度看待和设计产学融合,更能够从全局最大程度共享和优化配置产学资源,发动更多力量进入教育过程,延伸和扩展教育链条,创新教育内容和教学模式,推动教育改革。

人才培养闭环—产学融合的新范式

产学融合2.0的核心理念是全过程中融入产学合作全过程。我们设计了相应的人才培养闭环画布,涵盖了从培养目标、能力解构、知识点映射、课程体系、教学、实验实训、实习就业创业、质量评估八个步骤。同时,由质量评估到培养目标再到闭环体系,前四个偏向静态的设计过程,后四个偏向动态的实施过程。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目前总结出各过程中的很多创新之处。由于篇幅限制,本文主要介绍学程(课程体系过程)和其具体实施方式 — “三实”训练营(实验实训过程)。

学程(Flexible & Agile Courses for Business,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Capability)是一套可灵活配置的课程模块(理论案例、实践和实战)和支撑环境(在线学习平台、实验沙箱等)组成的集合,将核心课程、自主混合式学习、交互式教学、知识应用、学习评估、创新应用等教学内容和模式有机整合,建立以“学生为中心、产出为导向和敏捷反馈为手段”的学习过程,达到思维训练和能力提升的目标。具体实施遵循“三实”(实例分析、实境训练、实战检验)模式,即实例分析,通过行业实际案例分析复盘,锻炼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提升思维和认知;实境训练,让学生掌握产业实际工具的工作方式,锻炼其在真实项目下的系统思考和创新能力;实战检验,通过行业标准的评价,建立其面对不确定性的信心,并获得探索新知的成就感,加强专业与新技术和行业联接,最终把教学从知识传授为主的目标提升至以思维训练为主的目标。慧科正在设计一批基于学程模式和“三实”理念的训练营教育教学服务,旨在提升高校人才培养效率。该训练营基于由内而外构建的四个核心能力:一是实践平台的能力—开放平台战略,汇聚接入多样化的实践教学平台和工具;二是混合式教学设计的能力—设计线上线下联动式的教学内容、活动和体验;三是高质量教学服务的能力—持续发展教师的实践经验,融入教练式的教学元素;四是全生命周期学习体验管理的能力—将“双师”教学中的助教角色升级为体验管理,关注学生学习过程“评”和“比”,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收获更有价值的反馈。

人才培养闭环画布为我们设计和实施产学融合提供了理论框架,人才培养闭环随着产学融合不断深化和我们不断的实践,其创新点和内涵仍将不断变化。

FAST能力矩阵—新人才的标准

回归教育初心,在新经济和新科技推动下,新人才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结构?在产学融合2.0模式下,我们着重衡量两个维度,每个维度的两个层面都关乎不同的能力。第一个维度是科学(Science)和技术(Technology),科学关注我们的思维和认知能力,技术关注的是我们使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个维度是基础(Foundation)和应用(Application),基础更关注原理、回归本原的分析能力,应用关注的是场景识别和适应性能力。由两个维度组成的矩阵,即新人才技能矩阵FAST,形成四个不同种类能力区域:SF的基础与文化能力、TF的系统与工程能力、SA的工具与建模能力、TA的架构与优化能力。一是基础与文化能力SF,包括最基础的人文观、科学观与人文素养,强调认知能力的建立,常说的刨根问底、追根溯源等,都可以形象地描述这类能力,着重解决了 Why (我们为什么要解决这个问题)能力,是我们从事一切科研和工程活动的基础。二是系统与工程能力TF,包括我们对系统与全局的认知,知道一类问题的可行性,即在当前技术条件等资源约束下的实施过程,建立系统思维,着重解决了How (如何解决此类问题)能力,是解决问题的开端。三是工具与建模能力SA,包括我们运用工具和建模能力,是一种抽象和提炼能力,着重解决了What (用什么样的工具和模型)能力,在实践中需要对行业应用有深度认知和洞察力,在认知层面需要具备机器商,即合理有效使用机器智能的能力。四是架构与优化能力TA,包括运用具体技术在具体场景下设计方案的能力,是一种针对特定场景进行创新的能力,着重解决了Where(何种场景下使用合适技术)能力,在实践中要求对方案对架构不断优化迭代,是解决问题的实际过程。

对于工程技术人才来说,不仅需要上述的架构与优化能力,即在合适的场景选择与之相匹配的工具、技术去解决问题,而且还需要深入了解如何在构建模型的过程进行优化、迭代,达到精益求精。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整个产业正在向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转型,对新工科人才而言,工匠精神尤为重要。工匠精神不只是简单地去解决某一个问题,还需要有系统观、全局观和数据观。同时,还要求创新型人才掌握相应的科学观和文化观,从而便于其在具体的生产实践环节中去主动创新、发现和定义问题[6]。从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中对毕业要求的十二条角度看,不仅需要工程技术能力,更需要研究、团队沟通、社会责任等其他软技能,能力矩阵也很好地覆盖了这些要求。FAST中提及的技能矩阵对培养人才的高校和企业都意味着一项很大的挑战,但这确实是对新人才的切实需求。在产学融合2.0模式下,平台企业有能力建立更多的案例和场景,通过实战来建立或强化这些能力培养。

总结与展望

本文系统总结了慧科在实施产学融合协同育人过程中的方法创新与过程创新,并融入到产学融合2.0新模式和生态、培养、能力三个视角中。慧科在过去八年的实践产生的创新(特别是人才培养闭环中的诸多创新点)与案例无法一一在文中阐述,但是整体框架在行业具备典型性、创新性与可复制性。目前,与慧科合作的上千所高校正在实践该模式,更多的创新成果还在不断积累迭代和整理中。在新模式中,平台教育企业的角色显得格外重要。随着国家对产教融合的大力支持、更多政策出台、更多企业加入,新模式所带来的整合优势将愈发明显,模式本身也会随着新经济与新科技的发展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希望本文观点能够带动更多的产教融合思考与实践,为新人才培养注入更多创新活力。(作者:陈滢  欧岩亮  王丹丹  孙瑾宇,单位:慧科研究院)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Z].2017-12-19.

[2]刘亦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N].中国教育报,2018-06-12(4).

[3]姜微,蒋巍,侯菡萏,等.浅谈高校产教融合模式及师资队伍建设[J].中国高新区,2018(6):63.

[4]杜亚冰,楚瑜. 地方本科院校产教融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8(18):12-13.

[5]唐未兵,温辉,彭建平.“产教融合”理念下的协同育人机制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18(7):14-16.

[6]李幼平.地方高校新工科建设的四个着力点[N].光明日报,2017-10-10(13).

《北京教育》杂志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