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麦济苍生

——纪念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赵洪璋院士

发布时间:2019-02-26 作者:闫祖书 李晓春 来源:《北京教育》杂志

他是我国小麦杂交育种技术理论体系的奠基者和开创者,被誉为小麦育种学界的一代宗师;

他主持培育的四批小麦品种,累计种植面积达9.5亿亩,增产小麦约256亿公斤,被誉为小麦育种领域的科学巨匠;

他是我国第一个获得“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的知识分子,先后10次受到毛泽东主席亲切接见;

他是37岁的副教授,却成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院士);

他就是著名小麦遗传育种学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赵洪璋教授。

小麦育种科学巨匠

赵洪璋,1918年6月出生在河南省淇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从小受父辈“民以食为天”“农是国之本”古训熏陶教育,坚定了立志学农的远大目标和志向。1936年,年仅18岁的他毅然报考了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1940年,他以优异成绩完成了大学学业,分配到陕西大荔农事试验场工作。一年半时间里,他先后调查了当地农作物品种和轮作栽培情况,总结并撰写了试验场过去进行的小麦、谷子、棉花等试验报告,翻阅了有关陕西小麦育种工作的大量资料。第一次独立负责并参加有关科学试验和调查研究的全面实践过程,让他初步了解了关中地区小麦品种的历史、现状、演变规律及其与自然栽培等生态条件的关系,对他后来选育品种工作的成功,对他学术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起了启蒙的作用,可以说是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起点。

1942年,赵洪璋被小麦育种学家、时任农艺学系兼农场主任沈学年教授调回学校,从此开始了扎根杨凌的小麦育种生涯。这年,他刚刚24岁。他认真总结农艺系过去杂交选育失败的教训,对品种选育程序和方法进行了创造性改进,利用当地广泛种植的“蚂蚱麦”“泾阳60”等品种,与美国品种“碧玉麦”、意大利品种“中农28”进行杂交。1947年秋,选出了丰产抗锈的“碧蚂1-6号”6个品系,其中“碧蚂1号”是我国早期育种中通过中外品种间杂交创造小麦新品种最成功的范例之一,产量比一般品种增产15%~20%。1959年,“碧蚂1号”种植达9,000多万亩,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作出了突出贡献。“碧蚂1号”从选育到推广,经过了整整十个年头,这个过程使赵洪璋的理论、实践和能力得到了极大充实和提高。1955年,37岁的赵洪璋成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

1956年,赵洪璋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认识到党对自己的殷切希望,倍感责任重大。同年,作为中国农业科学考察团成员,他赴丹麦、印度等国进行考察访问。

针对“碧蚂1号”出现倒伏并感染小麦条锈病的状况,他思考酝酿着新的小麦杂交育种方案,决心为党、为人民作出新贡献。回国后,赵洪璋把从丹麦带回的几个茎秆较矮、穗大粒多、抗条锈病的麦穗,命名为“丹麦一号”。他带领助手何金江等人,从借来的20多个花盆起步,经过八年努力,1964年选育出“丰产1、2、3号”小麦品种,其中“丰产3号”表现突出,开拓了我国黄淮冬麦区启用西北欧极晚熟小麦种质资源第一例,是当时关中和黄淮冬麦区栽培面积最大的品种,年种植面积达到3,000余万亩,为三年困难时期后农业生产的恢复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赵洪璋探索的脚步没有停歇,针对当时普遍出现的小麦倒伏问题,他在赤日炎炎下观察麦田群体的透光情况,在风雨交加中研究抗倒伏植株的结构特点,提出了以矮化株型为突破口的新的育种目标。20世纪70年代选育的“矮丰3号”,是我国小麦生产史上第一个大面积推广的半矮杆品种,对推动我国小麦矮化高产育种进一步发展起到了良好作用。

20世纪80年代,年过花甲的赵洪璋仍孜孜不倦,主持育成以“西农85”“西农881”为代表的小麦新品种,开创了我国北方麦区抗赤霉病育种成功的先例。

五十余年来,赵洪璋带领的团队先后选育出小麦优良品种21个,为解决农民温饱、实现农业增产增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卓著贡献,成果先后获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奖、陕西省科学技术大会奖、陕西省人民政府科技成果一等奖等。

小麦杂交育种的奠基者和开拓者

在长期的小麦育种实践中,赵洪璋形成了别具一格、精湛实用的小麦育种技术理论和体系。

育种工作时间跨度很大,在此过程中需要精心设计、精密施工。赵洪璋认为,育种工作是“运筹帷幄之中,辛劳于田室之内,决胜于十年之后”的系统工程。他要求,试验地培养和管理,播种、田间管理、收获,试验方案制定、执行、检查、总结,田间和室内选择都要做到程序化、制度化。“规模小、时间短、成效高、成本低”是赵洪璋小麦育种的特色。在育种学理论体系方面,赵洪璋认为,品种的适应性应包括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对生物胁迫的适应性、对耕作栽培技术的适应性、对社会需求发展的适应性和对社会意识感知的适应性。正是这种对品种适应性的深刻认识,让他的小麦育种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20世纪80年代初期,基于对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小麦生产水平迅猛提升、我国加入《关贸总协定》谈判进度和生态耕作条件变化的预判,赵洪璋带领团队开展了优质强筋小麦品种选育和抗赤霉病品种选育等工作。在他的主持下,农学系小麦育种研究室成功利用我国长江下游地区抗赤霉病世界著名抗源“苏麦3号”,创制了“84(14)43”等一批性状优点多、缺点少、关键性状过硬的育种材料,并育成了“西农85”“西农881”等一批优质强筋早熟高产品种,不仅开创了我国黄淮麦区抗赤霉病小麦育种之先河,而且这些材料和品种也是近年来小麦生产主导品种“郑麦9023”和“西农979”的重要亲本。

赵洪璋提出的“亲本选配少而精、杂种分离F2是选择重中之重、后代选择先看后称、单株选—分系比—混系繁—提纯复壮”等独具特色的小麦育种技术体系,对我国小麦育种起到了重要的理论指导。赵洪璋常说,“杂种二代没有货,希望就不大了,并对二代植株后代的进一步选择留有余地。”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李振声院士在选育“小偃”系列品种时,就借鉴赵洪璋的育种方法,从组合中选出了“小偃6号”和“小偃5号”两个品种,后来发现“小偃5号”抗病性差,于是主推“小偃6号”。“小偃6号”后来成为我国小麦育种的重要骨干亲本和北方麦区的两个主要优质源之一。

五十二年的育种生涯,赵洪璋不仅奉献了四批优良品种,而且在小麦育种理论上也有独特建树。作为陕西省小麦品种生态类型早期研究者,他主笔的《陕西小麦》是我国小麦品种生态学最早的研究论著之一。他提出的一个地区选择新品种必须具备当地生态类型的基本特征和特性的结论,不仅对陕西,甚至对全国小麦育种工作起着重要的借鉴和指导作用。赵洪璋主编的《作物育种学》全国统编教材和《小麦杂交育种工作中的若干问题》《小麦高产的基本规律和措施》等论文,均具有很高的理论水平和学术价值,受到同行专家好评。

教书育人的楷模

赵洪璋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以教书育人为己任,把大地做课堂,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教学生们小麦育种,更教他们踏实工作,诚实做人。他先后培养了原农业部副部长路明,西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原所长李丕皋研究员,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许为钢研究员、胡琳研究员,加拿大农业部渥太华研发中心严威凯研究员,陕西省科学技术最高成就奖获得者王辉教授,美国爱达荷州小麦遗传育种首席科学家陈建莉博士等一大批农业科技领军人才。

“爱土地就是爱祖国,爱土地就是爱人民。”这些朴素的思想可追溯到赵洪璋对路明的影响。1982年,路明毕业时,当赵洪璋知道他到甘肃农科院工作,而且从事的是小麦育种工作时,十分高兴,鼓励路明结合实际,把当地春小麦育种搞上去,为此还专程到兰州讲学两次。

王辉说:“赵洪璋老师很重视小麦育种抗倒性,让我们在大风大雨的时候走进试验田,观看不同品种小麦的摆动、弹性情况。一次,狂风暴雨突降,人们纷纷从室外跑回来躲避。我急匆匆赶到加代楼后面试验田时,竟发现赵老师早已在麦田里。那时候,他已经是65岁的老人了。”

许为钢至今还记得与赵洪璋第一次见面时,他用红蓝铅笔写下的三句话,“大学者,入门也;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这是金钥匙;好逸恶劳,毁也。”并以此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在严威凯的记忆中,无论是在小麦育种圃、下乡路途、农民家里,还是在办公室、会议室、自己宿舍和赵洪璋老师家中,赵老师和自己聊的永远都是小麦育种。胡琳则更多地感受到赵洪璋慈父般的厚爱。20世纪80年代,她和许为钢能吃上大米,是赵洪璋每个月将自己的定量供应送给了他们,而且是买好送到家中。

在陈建莉心中,赵洪璋老师留下了宝贵的科学研究思想和工作作风。他不仅是一个伟大的育种家,善于利用生态学观点开展小麦杂交育种,同时还具有很强的管理艺术,知晓团队每名成员的特点,善于激发每个人的长处并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作为农学院作物遗传育种教研室主任,在育种教学上,赵洪璋重点选择自花授粉作物(小麦、大豆),异花授粉作物(玉米),常异交作物(棉花)和无性繁殖作物(甘薯)作为作物典型代表研究其教学科研问题,全组教师进行讨论,以老带新,使老教师不断总结提高,更使年轻教师获益匪浅,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在研究生培养上,赵洪璋非常重视理论知识基础学习,专门请了全国知名院士、教授给研究生讲课,经常组织各种学术讨论活动,在交流总结中学习和提高。同时,重视从育种实践中提出重大问题、难题和有创见性的课题作为研究内容,强调研究生要系统参加育种实践,培养亲自动手能力。

1993年,在中国科协首届青年学术年会陕西卫星会议农科分会上,赵洪璋深情寄语年青一代,要赶超世界科技先进水平,必须提高基础研究水平,鼓励他们“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放育种协作攻关的先锋

在小麦育种实践中,赵洪璋开放的学术体系和包容的学术人格有目共睹。无论哪个单位需要亲本材料他都会主动给予,只要有合适的材料他会想尽各种办法获得。他与绿色革命之父、诺贝尔奖获得者勃劳格,小麦育种学家金善宝院士、蔡旭院士、庄巧生院士、李振声院士以及小麦条锈病专家李振岐院士等密切协作,相互切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正如庄巧生院士所说:“赵洪璋对协作攻关寄予厚望,倡导开放育种,鼓励材料交换,强调技术革新,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先导,语重心长,感人肺腑。”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我国小麦育种界到处盛行寻找小麦雄性不育系,研究小麦杂种优势利用问题,但赵洪璋并不盲从,先派年轻教师到全国各地调查、收集资料,提出要认真研究小麦杂种优势,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三系及田间制种技术等一系列问题,从而开启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杂交小麦遗传育种研究。

1974年,绿色革命之父、诺贝尔奖获得者勃劳格博士来校交流时,在实验地看到赵洪璋将陕西省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到当时主要种植的代表品种每个做了一小区,他认为,这可以看到中国在品种改良上的发展、进步,给予很高评价,并提出要两个品种的种子。经过研究,赵洪璋送给他“小偃6号”和“矮丰3号”两个品种。1993年,赵洪璋学生宋哲民、杨天章到墨西哥国际小麦玉米研究中心访问,拜会勃劳格时,勃劳格对赵洪璋的育种成果予以高度赞赏。

国家发明一等奖获得者、山东农业大学教授李晴祺至今感激赵洪璋对他学术成长发展道路上提供的无私帮助。1969年,李晴祺专程到学校,从赵洪璋那里得到了“矮丰3号”“孟县201”“牛朱特”等育种材料。赵洪璋特意嘱咐说:“牛朱特个子高、穗子大、很抗病,但是极晚熟,要想办法好好利用它。”经过十年攻关,李晴祺团队成功创造了“矮孟牛”新种质,并用它培育了一批优良品种。

赵洪璋的硕士研究生李丕皋调回西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后,与妻子封如敏一起从事小麦遗传育种研究。赵洪璋每年都来西安,到育种地里手把手教他们,还经常给他们写信,讨论小麦育种。在赵洪璋的鼓励帮助下,1972 年,李丕皋、封如敏发现并培育成功小麦新矮源“矮变一号”。1979年,首次在世界上发现了小麦特异材料“小麦返白系”。1992年,育成超高产小麦新品种“多粒穗分枝小麦—分33”。

根植大地的人民科学家

赵洪璋的人生历程,正如中科院原副院长、国家科技最高奖获得者李振声所评价:“学习起步为农民,工作落足为农民。他的一生是为人民服务的一生,光辉的一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李兴旺在赵洪璋院士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赵洪璋是“扎根杨凌、胸怀社稷,脚踏黄土、情系三农,甘于吃苦、追求卓越”的“西农精神”的杰出楷模。

深入基层、联系群众,通过调查研究解决生产和科研的实践问题,是赵洪璋的一贯作风。他信赖农民朋友,经常到农村去,广泛征求农民意见。他常说:“农民是最好的理论家,选留什么样的麦种,还是请农民来鉴定。”改革开放后,当一些种子公司找上门来希望高价出售赵洪璋的品种时,他很生气,要求小麦种子价格不能比当年价格高出一毛钱,否则,就不再和这些公司合作。因为他深知,国家还不富裕,农民很辛苦,种粮食不容易,不能增加农民的负担。

20世纪80年代中期,年近古稀的赵洪璋仍然奔波在三秦大地,指导各地生产。有一年,由于秋冬干旱,农民对麦田普遍进行了冬灌,春节前,麦田出现地表干裂情况。如不及时锄地保墒,就会形成“龟裂”,给麦苗带上“夹”,影响小麦产量。见此情况,赵洪璋心急如焚,大年三十,他带领龚仁德、张启鹏和李振声等专家从杨凌西行到扶风县、绛帐镇等地进行考察,写成报告,建议改变“农民不过正月十五不下田”的习惯,尽快组织农民锄地保墒。正月初五,陕西就掀起了灌溉麦田锄地保墒的热潮。

1986年,赵洪璋把西农小麦旱地育种基地选择在蒲城荆姚镇郭村。每次到郭村,他就住在陕西省劳动模范许富坤家的土炕上,聊的是育种事,吃的是家常饭,还把杂交组合材料无偿送给许富坤,帮助他选育出“48-1”和“8727-4”两个小麦优良品种,并进入大田推广,也让许富坤成长为一名有成果的农民育种家。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赵洪璋热爱小麦育种事业,且爱得如痴如迷。他常说:“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小麦就是我的命。离开了小麦,我的命也就快了。”1993年国庆节,他还坚持在地里播种,小儿子跑到地里找他吃饭,也被他拉着做了帮手。病逝前几天,赵洪璋分别与小麦研究室的同志谈话,讲解育种学术问题,还和助手商量,等春节过后天气稍暖,就要到附近的县市去了解小麦生长情况,还亲自给宝鸡市农牧局领导写信,指导农业生产问题。动身住院时,他再三叮嘱儿女们要把信发出去。

1994年,赵洪璋因病逝世。追悼会当天,西安殡仪馆里摆满了白色花圈和黑色挽幛,挤满了几千人,许多都是自发赶来的农民。数不清的挽幛落款是“人民”,各地送来挽幛的落款都是“某某市人民”“某某县人民”“某某乡人民”“某某村人民”。大家觉得,只能用“人民”二字才能体现对赵洪璋的崇敬,因为他是真正的人民科学家。

1996年,赵洪璋的骨灰被撒在陕西宜川黄河壶口,实现了他魂归故里,情系黄土地的宿愿。(作者:闫祖书  李晓春,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

《北京教育》杂志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