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面向2035年的首都教育现代化变革趋势

发布时间:2019-02-26 作者:方中雄 来源:《北京教育》杂志

摘 要:进入新时代,探索具有首都特点、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化教育面临新的更高要求。北京市推进教育现代化经历了以普及教育为重点的首都教育现代化的探索奠基阶段,以构建现代教育体系为重点的首都教育现代化的率先基本实现阶段,以公平和质量为重点的首都教育现代化的实现阶段。当前,北京进入落实“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以促进教育内涵发展为重点的更高水平的教育现代化阶段,必须通过走一条城教融合发展的道路,为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提供周到服务。

关键词:首都;教育现代化;变革趋势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的大背景下,2018年9月10日至11日,党中央在北京隆重召开了新时代第一次全国教育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了战略部署,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北京市教育大会的召开,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谋划了北京面向2035年的现代化教育发展大计,对于北京落实“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具有里程碑意义。教育现代化是为适应经济社会现代化进程,是教育发展所应具有的重要特征和趋势,是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变的过程。①进入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对探索具有首都特点、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化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北京市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分析

1.以普及教育为重点的首都教育现代化的探索奠基阶段。随着1993年“实现教育现代化”这一国家战略的提出,首都教育也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正式拉开了以“现代化”为指引的变革序幕。普及教育不仅是教育现代化进程中最基本和最易量化衡量的诉求,而且也是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初期人才总量严重短缺问题的迫切要求。首都在20世纪80年代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在“八五”期间率先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在“九五”期间率先普及了高中教育,并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现代化取得良好开局。

2.以构建现代教育体系为重点的首都教育现代化的率先基本实现阶段。鉴于前期奠定的良好基础,21世纪伊始北京市便提出“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目标,计划到2005年“总体水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首都的教育水平”,到2010年“教育基础设施、教育质量、教育普及程度和市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基本接近发达国家首都同期平均水平”。稍有不同的是,“十五”时期教育发展规划将首都“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与“充分发挥北京的教育优势”紧密相连,蕴含着以条件促进发展的政策思想;而“十一五”时期则将首都“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与“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紧密相连,蕴含着以需求带动发展的政策思想,体现出这一阶段首都教育现代化发展形势与要求的微妙变化。

与20世纪末相比,21世纪最初十年的首都教育现代化展现出三方面的突出进展。一是从低位向高位延伸:教育普及化从九年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逐步向高等教育延展,“十五”规划提出到2010年北京“在全国率先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二是从学校向社会拓展:主要体现在加强终身学习、初步构建学习化社会或学习型城市等任务要求上。三是从形式向结构功能深化:主要体现为率先构建起结构上相互衔接沟通、开放协调的现代教育体系,以及功能上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现代教育体制,使教育在更具系统性、整体性和制度性的视角上推进现代化。

3.以公平和质量为重点的首都教育现代化的实现阶段。在首都率先基本实现了教育现代化的基础上,北京市“十二五”规划乘胜提出“坚持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原则,全面推进首都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全面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战略方针;同期颁布的《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2020年实现教育现代化,建成公平、优质、创新、开放的首都教育和先进的学习型城市,进入以教育和人才培养为优势的现代化国际城市行列”的发展目标。这些政策折射出新一个十年首都教育现代化发展重心从“基本实现”向“实现”的提升。这不仅依赖于规格上的累积调整,而且依赖于品格上的优化升华,是一项综合的、立体的、全面的、深刻的变革过程,经过“十二五”时期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还有许多任务有待在“十三五”时期继续巩固、调整、完善。

首都教育现代化的国际比较

综合分析目前世界公认的一些国际化大都市,可以发现拥有高度发达的教育体系是国际化大都市的共同特征:一是市民受教育程度高;二是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发达;三是高等教育资源密集;四是高校具有强大的知识创新能力;五是高等教育对于区域经济支撑能力强;六是教育国际化程度高。

为了较为准确地把握首都教育现代化实现程度,为制定规划、指导工作服务,我们选取若干重要的国际通用指标,包括学前教育毛入园率、小学净入学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为大专及以上的比例、公共教育经费占GDP比例、公共教育经费占政府总支出比例、生师比等进行核算,得出较为清晰的结论②: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相比,首都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各级各类教育普及水平达到发达国家先进水平,跟跑的项目在减少,并跑、领跑的项目在增多,展示了首都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新跨越。具体来说,从国际比较来看,根据2015年数据,北京市学前教育毛入园率(95%)超过发达国家平均水平(91.6%),小学净入学率(99.99%)超过发达国家平均水平(98%),高等教育毛入学率(60%)接近发达国家平均水平(75.6%),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12年)超过中等发达国家平均水平(11.7年),25岁~64岁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54.6%)超过发达国家平均水平(42.9%),基础教育生师比(8~14)优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14~16),而2014年公共教育经费占政府总支出的比例(16.4%)超过发达国家平均水平(11.1%)。然而,与世界城市及其国家的个别教育指标比较发现③,首都教育与国际大都市教育发展水平仍有差距。具体体现在一些教育内涵发展指标上:

1.在经费投入方面,北京生均教育经费低于国际大都市。小学阶段,北京的生均教育经费只稍比巴黎高一点,落后于东京和香港;在初中和高中阶段,北京的生均经费比香港、东京和巴黎都要低,处于落后位置(见表1)。国际经验表明:高质量的教育一定是有高投入的教育,高经费投入的教育才有可能产出高质量的教育。

北京2035-3.jpg

2.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北京义务教育阶段尚处于入门水平。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普遍开始提高对中小学教师的专业能力要求,其中主要表现为两个趋势:一是上移教师入职学历要求;二是提升教师职业资格认证标准。近年来,北京市中小学教师学历水平不断提升。2016年,小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专任教师比例为90.51%;初中本科及以上学历专任教师比例为98.94%,研究生学历专任教师比例为16.02%;普通高中本科及以上学历专任教师比例为99.75%,研究生学历专任教师比例为25.98%。与表2中几个国家相比,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接近入门水平,普通高中阶段达到平均水平(见表2)。

北京2035-2.jpg

3.在教育国际化水平方面,教育对外输出、高校竞争力和影响力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与伦敦、巴黎、东京、纽约等一些发达国家的首都和世界城市相比,首都高校竞争力和影响力有待提高。2016年9月发布的《QS世界大学排名2016-2017》,全球排名前10高校名单中,美国占有5席、英国占有4席;在全球排名前50高校名单中,美国占有19席,英国占有9席,优势明显。我国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仅名列第24名和第39名。以纽约的两所著名大学为例,2015年,纽约大学录取的国际学生为13,178人,成为美国录取国际学生最多的高校;同年,位于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录取国际学生的数量为12,334人,仅这两所学校录取的国际学生总和就比2015年来北京接受学历教育留学生总量(24,106人)还要多。一些城市接受外国留学生的情况显示:北京高等教育留学生比例不高(见表3)。

北京2035-3.jpg

新时代首都教育现代化的阶段特征

进入新时代,城市现代化对教育发展提出了更为迫切的任务和更具现代性的发展要求。首都教育现代化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必须通过加快推进首都教育现代化发展来解决。当前,北京进入落实“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以促进教育内涵发展为重点的更高水平的教育现代化阶段,必须通过走一条城教融合发展的道路,为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提供周到服务。

1.从发展内容来看,首都教育正从“以公平和质量为重点”的基础上向“深化综合改革、推动内涵发展”迈进。伴随着北京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首都教育发展在规模上基本满足群众入学需求的同时,教育质量、公平、结构和效益问题日益凸现,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管理制度等深层次方面还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从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管理体制的要求来看,教育投入不足,教育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不灵活的问题突出,这些都不能简单地靠量化指标来衡量,必须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提出的教育改革发展的“九个坚持”,进一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动教育内涵发展。

2.从发展模式来看,首都教育正从“教育适应城市发展”的基础上向“城市与教育深度融合发展”迈进。首都教育至关重要,是新时代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力量,贯穿于北京城市战略定位的方方面面,是全国政治中心功能建设的重要阵地,是文化中心功能建设的重要载体,是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的重要窗口,是科技创新中心功能建设的重要支撑。围绕“四个中心”建设的首都功能定位,更加要求在持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的过程中,首都城市与教育获得共同发展。面对全面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要求,需要进一步聚焦教育资源科学配置,适度疏解教育资源,发挥优质资源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3.从发展水平来看,首都教育将从“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向“更高水平的教育现代化”迈进。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指出了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两个阶段的安排。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深刻回答了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战略性重大问题,形成了系统科学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育理论体系,为推动首都教育事业内涵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更高水平的教育现代化要得到人民认可,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强烈的对多样、特色、优质教育的需求,要经得起历史检验,适应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由高速增长阶段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作为中央批准的全国第一个以教育现代化为主题的试验城市,北京必须勇挑重担,进一步肩负起探索更高水平教育现代化的神圣使命。

面向2035年的首都教育现代化的根本遵循

1.新时代首都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的确立依据。新时代首都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的确立应基于四个角度的综合考量:一是首都教育现代化与国家教育现代化的关系。首都教育现代化作为国家教育现代化的组成部分,其目标受制于并服务于国家教育现代化目标,首都教育现代化目标的确立要考虑适度超前国家教育现代化目标并引领国家教育现代化目标。二是首都教育现代化与首都城市现代化的关系。首都教育现代化作为首都城市现代化的组成部分,作为在首都城市整体环境下发展的教育现代化,也是存在互动发展的关系,在首都城市现代化确立了到2035年、2050年发展战略及目标的框架下,首都教育现代化目标要考虑适应和服务首都城市现代化目标的实现。三是首都教育现代化与其他国家或城市教育现代化的关系。在与其他教育现代化发展相互比较中明确自身的发展目标定位,在国内要考虑与上海,以及香港等教育现代化目标的比较;在国外要考虑与伦敦、东京等教育现代化目标的比较;要体现世界教育现代化发展最新趋势与前沿水平。四是首都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历史、现实与未来的关系。要在201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2020年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基础上,顺应首都教育现代化发展趋势与内在规律,确立2035年、2050年的目标,要体现首都教育事业不断提升水平、不断提升现代属性、不断提升功能贡献的乐观积极进展,要体现“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的方向目标,要符合“使教育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标准要求,同时,要考虑首都教育现代化作为整体与内部各级各类教育组成部分的关系,体现教育现代化的本质属性与内在逻辑要求。

2.新时代首都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根本遵循。一是更高水平的首都教育现代化注重传承与创新。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现代化之路,建立健全具有明确的国家意识、深厚的历史传承和浓郁的为民情怀的中国特色现代教育体系。创新是引领首都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第一动力,持续推进教育制度创新、育人方式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充分发挥新技术、新模式创新教育供给方式,探索适应在新时代实现首都教育现代化的新模式、新路径。二是更高水平的首都教育现代化注重融合与协调。紧密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思考谋划首都教育现代化事业,深化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增强行动自觉。始终把教育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格局中进行顶层设计,强化教育与其他领域的联动融合。统筹协调各级各类教育发展,实现纵向衔接、横向沟通,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平衡性,优化教育结构,促进教育质量全面提升。统筹协调中央与地方、首都核心功能与非首都功能、北京市与兄弟省市的关系,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关心和支持教育,落实国家重大战略,推动现代教育发展与治理。三是更高水平的首都教育现代化注重和谐与绿色。积极构建与人的终身发展需求相适应的教育体系和富有活力的教育发展模式,为学生和学校的健康发展创建良好的教育新生态。厚植绿色教育理念,实现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尊重教育发展和人才成长规律,把学生放在正中央,让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坚持能力为重,知行合一,构建更加灵活开放的课程体系和考试制度,推行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合作式等教学方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实习实践平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创新发展能力,培养有社会责任感、有个性、有创造力和开拓精神的人才。四是更高水平的首都教育现代化注重自信与开放。坚持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营造体现人文关怀、彰显文明风采、突出文化魅力的教育氛围,帮助弱势群体融入社会,建立广义的教育资源供给体制,形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密切配合、良性互动的教育新体系。立足中国、放眼世界,推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教育合作交流,引领推动中国教育快速发展。凸显多元文化交融互鉴,不断提升首都北京的教育吸引力和科技竞争力。五是更高水平的首都教育现代化注重优质与共享。着力构建以权利公平、机会均等、制度公平、资源配置公平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公平保障体系,让每个人都能公平享有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用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用现代教育理念提高教育质量,把每一所学校办成人民满意的学校,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学用相长、知行合一,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持续优化教育投入结构和效益,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实现教育内涵发展。让教育发展成果惠及广大民众,使全体人民在教育改革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作者方中雄,系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

本文系北京市“十三五”时期教育科学规划重大课题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首都教育地位、作用和变革趋势的研究”(项目编号:BMAA1601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注释:

①参见《教育规划纲要辅导读本》的名词解释部分对教育现代化概念的基本解释.

②由于相关指标的不可获得性和呈现方式的差异性,部分数据只能暂以国家的数据来代替,仅作为参考的依据.

③目前,世界上较为认可的五个国际性大都市分别为纽约市(New York City)、大伦敦市(Greater London)、巴黎、东京都和香港,这些城市和地区在发展的过程中都有些相似的特点。例如: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口密度大、文化多元化、对外开放程度高、国际化特征明显等。正是由于这些共同特点的存在,让北京与这些国际性大都市有着可比的现实基础。然而,由于相关指标的不可获得性和呈现方式的差异性,部分数据只能暂以国家的数据来代替,仅作为参考的依据.

④数据来源:巴黎学区2018-2019数据(Academie de Paris en chiffres),东京都教委,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统计处.

⑤数据来源:Students in Higher Education, 2016/17. Higher Education Statistics Agency Limited (HESA), February 2018.巴黎2018关键数据Paris region key figures 2018,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统计处.

《北京教育》杂志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