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造血式”定点帮扶,贫困群众身子骨好了,日子也跟着好起来

中山大学为贫困户送上“健康年货”

发布时间:2020-02-05 作者:刘盾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漆小萍 记者 刘盾)今年,云南临沧市凤庆县村民张艳(化名)亮亮堂堂地过了春节。前不久,张艳被诊断为视网膜脱落后,就愁上心头,“大城市就医人生地不熟,一路的吃住行、医疗费更是吃不消”。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医生李永浩送来及时雨。作为在凤庆县人民医院扶贫的“外援”,李永浩给张艳成功实施了视网膜脱离修复术。“这对我们家来说是天大的好消息,千言万语道不尽我们心中的感激。”张艳的爱人王大哥喜不自胜,给李永浩写了感谢信。

凤庆县原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该县19035户建档立卡户中,就有8735人因病致贫。而原来凤庆县医疗卫生基础相对薄弱,面临医护人员短缺、学历偏低等难题。当地百姓就医曾面临“两头难”困境,大病要到大城市、大医院,经济压力大;由于偏远地区医疗资源短缺,农村群众看病不方便。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成了凤庆县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拦路虎’。我校发挥专长、精准施策,助力凤庆县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中国梦。”中山大学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自2013年定点扶贫凤庆县以来,该校充分发挥临床医学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优势,积极探索发展式医疗帮扶新模式,破解该县贫困群众看病远、看病贵等突出难题。

如何让贫困群众家门口就有好医院,让他们能“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中山大学深入调研,摸清了凤庆县贫困群众疾病谱、偏远地区医疗资源等家底,针对性地开出“医疗脱贫药方”。

为尽力让贫困群众身患大病时,求医时不再舍近求远,中山大学着力打造提升凤庆县人民医院医治能力,将该院打造成该县医疗机构的“领头羊”。该校坚持“输血造血”并重,选派中大附属第七医院对口帮扶凤庆县人民医院,对该院所有学科进行了全覆盖。

夜幕降临,凤庆县人民医院手术室灯火依然通明,中大附属肿瘤医院医生邢蔚正带队做手术。她和凤庆县人民医院麻醉科同事精诚合作,实现了凤庆县神经阻滞麻醉下的腹膜透析置管术等“零的突破”。这些麻醉新技术在凤庆县人民医院推广应用后,减轻了患者疼痛、降低了风险,实现“一箭双雕”。

中大还派驻专家,选择适宜的医疗技术和项目,在凤庆县人民医院大力推广。功夫不负有心人,凤庆县人民医院在云南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效果评价中名列第一。

一枝独秀不是春。中大重点针对消化内科、儿科、妇科等凤庆县贫困户常见疾病门类,专门帮扶建立了消化医学中心暨危重儿童、新生儿救治中心、病理诊断中心等临床中心,组织专家开展了凤庆县首例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等。中大还积极开展劳动力恢复等首批专项救助项目,惠及凤庆县大量贫困群众,其中大量罹患白内障等眼部疾病的穷困老乡得以重见光明。

中大还着力培养培育一支带不走、高水平的本土医疗队伍。该校根据当地医院实际需求,举行临床师资教学能力培训班,每年培训1500人次凤庆县医生。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中大各附属医院按照每年16人次、半年为一期,接收凤庆县选派的医务人员进行业务进修。

为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贫困群众的家门口,中大还通过培养乡村医院“带路人”等举措,努力帮扶凤庆县基层医院提升业务水平。凤庆县鲁史镇中心卫生院院长黄子全受益于此。学到广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真经后,他将先进经验本土化,创立了县乡村三级共管模式,由一个医师、护士组成团队,就近为居民签约服务。

鲁史镇中心卫生院还经常下到各个村宣传,为贫困户制定健康扶贫联系卡,加强动态帮扶管理,特殊人群签约率达到100%。县乡村三级共管模式现已在凤庆县星火燎原,更多贫困群众也有了家庭医生。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