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倪秀)因受疫情影响,与过往同期相比,企业用工短缺,复工复产困难不小。面对这一问题,作为保障社会人才供给、拥有数百万人才储备的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应如何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常委、中华职业教育社副理事长苏华认为,高校应充分发挥育人功能和办学优势,担负起人才供给的历史责任,做好今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创业工作,激活校企供需链,奋力打好组合拳。
苏华在自己的提案《疫情之下:高校赋能企业复工复产的五个维度》中提出了五条建议,树立大学生正确就业观;引导大学生在机遇和挑战中寻求“生路”;政府搭台,校企唱戏;高校借助“云招聘”,打通校企人才供需大动脉;助力企业研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
高校特别是职业院校如何更好助推复工复产,苏华建议,不仅要采取多种措施让毕业生更好地就业,高校也应该主动走进企业,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同时发挥高校的科研作用,帮助企业进行新技术挖掘和新产品开发,让复工复产后的企业能够增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高校也应针对企业的人才、专业与产品需求,更新学校专业、课程与教材设置,通过订单式培养方式,精准解决企业用工和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双向难题,实现“双赢”。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