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师者大爱红心相传——记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教授张伟

发布时间:2020-08-13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活动名称:2020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推选活动

编号:28  姓名:张伟

28张伟——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jpg

“金杯银杯,不如学生的口碑。只有教好每一名学生,才能让人类医学事业永远薪火相传。”因为热爱,30多年来,她始终坚守在教学第一线,用江西红色基因培育医学人才。

——题记

1985年,张伟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南昌大学医学院临床医疗系,同年留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工作至今。作为荣获全国劳模、全国五一巾帼标兵、中国医师奖、江西省三八红旗手等众多荣誉的国内知名呼吸病学专家,她始终坚持在教学第一线辛勤劳作、潜心积淀,在呼吸病学的教育教学、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

张伟是江西培养的高尖端人才,她把“薪火相传”作为自身事业的出发点,坚持把教学成果书写在江西大地。她不仅告诉学生要有医者仁心,更要求学子将红土地孕育的革命精神融入学习研究,让红色基因在医学事业中焕发力量,代代相传。

159523428954726444541039949756.png

乐于吃苦,求实进取,坚持深耕课堂

“惟有尝学问百苦,方能铸医者仁心”。医学绝非是一条平坦的道路,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张伟十分清楚医学生做学问的不易。

为以身作则,她首先严格要求自己。尽管平时行政事务繁忙,她仍然克服困难保质保量地完成本科生和研究生内科学课程的教学任务。

她把最新的研究成果以及自己的教学心得融入课堂,以病例为主导,采取分析、现场手把手教学、微信和线下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乐趣。2019年,她负责的《呼吸系统常用诊疗技术》获评省级本科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她严格要求学生,告诉学生“医学生涯是一段长征路,需要坚韧不拔的毅力以及长期的艰苦奋斗,你们的工作影响着人民群众的未来、健康事业的未来,如果贪图安逸、追求享乐,就趁早放弃在医学深耕的年头。”她要求学生具备在临床上独立完成研究及分析结果的能力,积极鼓励支持学生在课余时间参加开放性实验教学,使学生全面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

自2011年成为“江西省高等学校第七批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以来,张伟牵头成立江西省呼吸病研究所、江西省重点实验室等省级科研平台,培养了一批具有深厚专业素养的医学人才,其中内科学专业博士研究生17名、硕士20余名。

勇于创新,敢为人先,成就金牌之路

作为江西最大规模高校附属医院的院长,张伟常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医疗是今天、科研是明天、教学是后天,教学是我们附属医院永远都不能忘的初心和使命。”她把不断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创造性和创新意识作为教学工作重点,教导学生必须把开拓创新作为保持医学生命力的根本,作为满足人民健康需要的动力源泉。

在张伟的主导下,医院提出“医教研并重融合发展,医教研都是立德树人的抓手”理念。2019年初,医院投资6000万元,全力打造新获批的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按国标重新规划培训大楼,建设国内一流本科生、研究生临床教学基地、OSCE考站、医学模拟中心,将所有系列职称评审、全院年终绩效与教学业绩挂钩,与医疗科研同等比值,实现医教研融合立德树人,在当年全国医学教育工作会上受到同行的高度评价。

为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张伟积极带领研究生参与她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十二五”重点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江西省重点研发计划等科研课题的申报、实验研究,并指导学生发表高质量论文。她带领学生们一起发扬百折不挠、开拓进取精神,共开展课题27项,发表论文57篇,其中SCI收录20篇。

她所领导的呼吸与危重症学科被评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疑难病诊治能力提升工程建设项目、江西省呼吸内科质控中心等。由于在教学工作中的突出表现,她入选了江西省教育厅、省教育工会联合评选的首届江西普通本科高校“金牌研究生导师”。

战疫故事,走进课堂,树立成长标杆

随着江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阶段性成果,张伟的战疫故事也逐渐在网络课堂里传播,引发强烈反响,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她在人民网全网大学生同上一堂战“疫”课中讲到:“今天我们所获得的成绩,离不开深埋在血脉中的红色基因。它们在一代代传承中书写了新时代最可爱的人的故事,凝聚为我们战胜困难的无穷力量。”

张伟抗击过2003年“非典”,奋战过2009年的甲流,诊断过2013年全球首例H10N8禽流感。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她再次临危受命,担任江西省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高级专家组组长,奔赴多地指导全省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

她迅速研判部署工作。1月初,就制定了适合综合医院的院感防控方案,着手物资储备。1月24日,江西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医院已做好了收治患者的人员、场地、物资准备。随着疫情不断发展,她5次编撰疫情研判报告递交江西省疫情防控指挥部,提出了无症状感染者的治疗方案以及出院患者管理办法,2次牵头起草了提高治愈率的专家共识。当某地发生20多人的聚集性病例时,她带领2名专家组成员,奔赴现场实地调查疫情和指导防控,连夜完成调查报告。

她冲锋一线参与救治。作为江西省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高级专家组组长,张伟率先提出要完善救治体系。她提出“分类分区”救治原则,把患者按病情分为三类,分别安置在不同区域隔离,组织多学科专家团队治疗。同时,她提出集中高水平专家资源,坚持中西医并重的救治方案,由其所在的医院对全省重型和危重型病例进行集中收治,明确重型和危重型患者应由多学科专家“一对一”指导,一人一案。她坚持24小时坐镇医院,着力为防疫一线人员解决实际问题,深入隔离病房,亲自为患者提供针对性治疗方案。由于工作表现突出,她带领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获江西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首个“表彰令”。

她科学防控保护医患。“工作人员零感染”是她坚持的底线。为此,她严格按照感染防控要求,改造布置医院防线。安排感控团队对包括保洁、保安和工人在内的全院干部职工进行院感防控知识培训。同时,通过远程连线培训全省相关医院的医护人员。

她团结协作同舟共济。虽然守护江西的任务艰巨,但在抗疫最前线的紧急号召下,张伟带领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连夜准备医疗设备、防护物资,闪电集结了覆盖各个学科141名医疗队员的国家医疗队,代表江西出征武汉。派出专家团支援乌兹别克斯坦,有效防止了疫情在当地蔓延,得到了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肯定,增进了两国友谊。她自己身在一线,仍坚持为多地提供支援,通过远程医疗日夜不息地对乌兹别克斯坦、江西、湖北等多地危重型患者提供了百余次救治指导,有效提高了新冠肺炎患者治愈率,降低了病亡率。

她科研攻关研用结合,带领团队联合中医专家研发3例抗新冠肺炎中成药,并投入生产;合作研制成功国际首个基于尿液的快速检测试纸;主持编写医院感染防控论著,为全国疫情阻击战送去江西经验,并受国际知名出版社邀请在全球发行;撰写战疫论文30余篇,其中一篇论文在国际知名医学杂志《柳叶刀•传染病》发表,受到了国际媒体关注转载,创造了世界影响。

甘于奉献,为民服务,传承仁心仁术

张伟的战疫故事播出后,引起了各地学生的评论转发,尤其在江西高校中广泛传播,她把红色精神书写在江西土地的动人情怀引起了师生的强烈共鸣,同时也让广大青年深知要将自身抱负同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展现新时代青年的担当作为。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张伟不仅关注学术水平,更把高尚的医疗品德作为医疗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为此,她把红色教育贯穿于教学工作的始终。

中国革命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群众路线保持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实现中国革命的胜利注入了强大动力。医疗服务与人民群众联系紧密,她告诉学生“对待患者,要不分地位高低,不分贫贱富贵”,要大家永远把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

2003年,由她指导的一名品学兼优的硕士生顺利通过了一所国内知名高校的博士招生考试初试。临近复试,张伟却发现他迟迟没有打点行装,耐心询问后才得知学生因为一时拿不出路费而犯了愁。作为导师,她没有丝毫犹豫,尽管自己的收入也不甚丰厚,她还是一面鼓励学生放下包袱、积极备考,一面自掏腰包为学生解决往返差旅费用问题,最终学生顺利通过了复试。

2020年,这位学生和自己的老师一样,冲锋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第一线,疫情期间日夜坚守,没有休息过一天。他把老师教授的医德医术谱写在守护人民生命健康的第一战场,把红色精神留在了自己的从医之道中。

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张伟将教书育人、传授知识作为自己的天职。30余年来,她从一名普通医生成长为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院长,成为国内著名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家,地位变了,职务提升了,但她依然钟爱她的专业,坚持深耕教育一线。从站上讲台成为医学教育工作者那天开始,张伟数十年如一日,忘我地工作,始终牢记着“人生虽短,岂能平淡,唯有拼搏”的人生座右铭,坚守着为医学卫生事业奋斗终身的誓言与决心,让红色基因在医学事业中发扬传承。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