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天津市津南区从合理配置到盘活教育资源,奋勇当先,倾心打造津南教育新高地

天津津南区:老校换新颜 再奏兴教歌

发布时间:2020-09-10 作者:徐德明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近年来,天津津南区强劲的发展态势令人瞩目:海河教育园区的崛起,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等高等学府的入驻;“四横六纵”大交通格局的完善,紧邻海河教育园的国家会展中心的建设……这些都为津南区发展创造无限可能。

“当下,津南区正在加快打造绿色生态示范区、会展经济功能区、创新发展聚集区。看到津南的发展机遇,不少人来此工作、置业。”津南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张志华表示,好风凭借力,因此我们要趁着津南发展的良好势头,从合理配置到盘活教育资源,奋勇当先,倾心打造津南教育新高地。

在该区教育局提供的近三年生源变化数据中显示,2018年招生13308人,毕业10791人,生源增加2517人;2019年招生13784人,毕业11371人,生源增加2413人;2020年招生15298人,毕业12356人,生源增加2942人。

为此,津南区围绕资源建设作足文章,采取了几条强有力的举措。张志华解释说,一是,高效盘活资源,名校学府携手来,步子“踏得稳”;二是,合理配置资源,老旧校园换新颜,房子“建得美”;三是,精心建设资源,干部教师练内功,底子“打得实”。

思路越明确,出路越清晰。去年9月30日,津南区政府与天津市教委签署合作办学框架协议,国家会展中心周边区域将引入市直属优质学校。市教委将市直属优质学校教育资源引入津南,在战略规划、学校管理、课程建设、教师发展、“五育”育人等方面建立常态合作交流机制。

顶层设计后,津南区教育局积极响应,主动作为。如今,一项项喜讯传来,一所所名校落地。去年10月25日,津南区教育局与南开区教育局率先签署合作办学框架协议,引入南大附中的优质资源在中海地块落户。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津南区仍没有停下发展的脚步,“高密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先后将河西一幼、师大二附小、市实验中学等优质资源引入国家会展中心周边教育配套,并与天津外国语大学就津南区天嘉湖星耀五洲24号地块配套小学办学事宜开展合作……不难发现,津南区以市级名校落户为契机,着力打造了集优质教育的高品质区域。

始建于1987年的津南区葛沽第三中学,是一所位于渤海之滨的普通农村初级中学。一进门的东侧小草坪上,栽了一棵梧桐树。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这棵梧桐树有三十来年了,原来在老校舍综合楼的小花园。2018年搬入新校舍时,我们用吊车挖了整整一夜时间,最终才将梧桐树移栽到新校园。”1990毕业就到此工作的校长张建国反复强调,“学校传统不能丢!”

走进该校校史馆,记者看到,因为是篮球传统校,奖杯、奖牌等在展示架内摆放得整整齐齐,从旁的两个大箱子内还摞放着各种荣誉证书。“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来老学校建筑面积仅5千多平方米,现在达2.5万平方米。”张建国指着馆内的“校园变迁图”说。

采访时,正巧赶上九年级学生家长会,九年(5)班学生周宣宇的父亲周旺是张建国曾教过的学生。“这个投影仪是我上学时三中的老物件,没想到搬进了校史馆。而现在,所有的设备都是高标准配置的,孩子们赶上了新时代,真是太幸福了。”周旺不无感慨地说。

记者随后又来到津南区的一所公办小学。2016年投入使用的津南区辛庄小学尽管新校舍不是很大,但显得十分精美。

1997年参加工作的该校副校长高淑茜目睹了学校的发展变化,她幸福地说,我们学校占地2.7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8万平方米,有36间标准教室。学校一直是平房、旱厕、土操场的老校舍,而如今是网络、创客、数字化的新校园。搬入新校后,学校由原来18个班增至30个班,583名学生增至1122名,又分配了23名新教师。“作为老师的幸福感,又怎能用笔墨来形容呢。如今,老师们悦纳、顺变、乐教,主动发展,校园里处处洋溢着欢乐。”

“目前,一批学校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很快就能投入使用。”张志华告诉记者,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党的十八大以来,共新建、扩建、提升改造学校66处,资金总投入25.1亿元。学校面貌的巨大变化,让学生和家长真切感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徐德明)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