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教材光阴,情满人教——山西教材人的集体记忆

发布时间:2020-11-16 作者:山西出版传媒集团教材中心 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摘自一年级上册《语文》

从咿呀学语到寒窗苦读,人教版的教材陪伴着一代又一代新中国青年人成长、成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教材是青少年获取知识、了解世界的重要工具,是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启蒙导师”。教材作为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体现国家意志、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中国文化的集体记忆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中国基本确立符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年代,也正是教材进入多样化的时代。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教材的建设拥有了世界的眼光,更凸显了时代感和人文性。人教社作为国家教材改革创新的参与者和重要实施者,成为了这个时代的重要代表,也逐渐形成了一种人教精神:对教材事业的热爱、忠诚;对同行的提携、宽容;与合作单位的合作、共赢。人教社与全国的教材工作者形成了不离不弃的感情,而这其中,有很多人教人作为这些精神的重要代表,感染着全国上下每一个教材人,那些留在骨子里的人性的光辉,在大浪淘沙的历史长河中,愈发显得特别珍贵。

远山近水,春去秋来。作为根植于教材工作的山西教材人,与人教社打交道的几十载光阴,总有些回忆历历在目,而这些记忆,也成为山西教材人在人教教材工作中的集体记忆。

01  情谊——“刀削面和老陈醋”

术业有专攻。教材工作需要专业性,其中的环节众多,还需要上上下下工作伙伴之间的默契配合。久而久之,教材人在工作中形成了真挚的友谊,与人教社更是形成了“亲情式”的家庭情谊。

说到情谊,不得不提到闫棻荣副社长,这是在全国教材圈中散发着独特个人魅力的领导。他平易近人的待人方式,对同行的关心与照顾,让每个来人教社办事的人都感到很温暖。这种温暖,是发自内心的热情对本来很严肃认真的教材工作的软化剂,这种特殊的情谊,不仅让大家工作起来更舒心,也促成了工作的高效率。

闫社长是山西寿阳人,作为山西老乡,和山西教材人之间,更是多了一份特殊的情谊。我们每次去人教社,闫社长都会专门嘱咐食堂做山西刀削面,配上山西的老陈醋,在异地吃到家乡的味道,我们吃在嘴里,暖在心里。就是这一口顺滑的削面和浓浓的陈醋,形成了一对美味的“绝配CP”,山西教材人与人教社之间也逐渐形成了一对工作上的“绝配CP”。工作中,大家配合默契,相关工作顺利开展。在生活上,闫社长对大家也是关怀备至。

有一次,单位有位同事生病,山西本地的医院没有好办法,建议去北京找大医院再看看,而当时正好是工作旺季,也就一拖再拖。后来,恰逢有一次去北京开会,在人教社谈完了工作,闫社长按照惯例,关心地询问大家最近的身体和生活情况。大家都说完了,只有坐在最边上的这位同事没有说话。闫社长探过头,微笑着询问他。因为这个同事只是一个普通的科员,与闫社长也只见过几次面,比较羞涩。但是表情是骗不了人的,闫社长看他面露难色,一再地追问有什么困难。了解了情况后,闫社长神情由轻松到紧张,责怪大家不早点和他说。边说着,就立马拿起手机帮忙联系医院。几个电话过后,闫社长帮助这位同事解决了就医的难题。后来,这位同事在北京住院期间,闫社长还亲自去探望,让食堂为他专门准备病号餐……  

闫社长就像是一个家庭的兄长,总能在关键的时候为家里的兄弟姐妹们排忧解难。类似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刀削面和老陈醋”只是万千事件中的一个缩影,就像是这口熟悉的口感和味道,在山西教材人心中,留下了舒心的亲切印象。

02  责任——“老乡见老乡”

闫社长作为老乡,生活上像是兄长,而工作上却是严师。他一直对山西教材高标准严要求,时刻提醒我们,教材工作是政治任务,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998年以前,山西教材印刷质量在全国的排名靠后,因为此事,闫社长几次找我们谈话,和我们共同寻找本省印刷的问题,并推荐优秀省份印刷的教材让我们比对,找差距。看着自己的不足,“老乡见老乡”,不是“两眼泪汪汪”,而是“脸上臊得慌”,看到自己明显的差距,作为老乡,我们这脸还真有点挂不住。于是,接下来的日子里,大家抓紧开会研讨整改方向,全体同事们也三番五四下印厂、盯质量。一开始,工人们对我们并不欢迎,觉得“挑刺”的人又来了,无形中又增加了大家的工作负担。但为了提高山西教材印刷质量,也对得起闫社长对我们的期望,不丢山西人的脸,同事们加班加点进行整改。

几次下来,经过大家不懈的努力,我们的印制质量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从1998年以后,山西教材质量获得了“六连冠”的殊荣。良好的荣誉也带给了大家信心和鼓励。印刷厂的工人师傅们,对我们的态度也从原来的排斥,到后来微笑相迎。山西教材印制的高质量也给山西争得了更多的荣誉。

中央要求全国省部级以上的领导干部都要学地理、学历史,人教版教材作为学习用书专门由山西来印制,山西印制的高质量在全国闯出了名声;1997年,香港回归,全国教材书展上,由山西省印刷的教材代表人教社进行参展。

就是那个时代的奋斗与努力,对教材工作的责任和担当,才有了现在山西教材事业的稳定。有了闫社长等一批人教社领导对山西教材的帮助和关心,才使教材事业在山西逐渐发展壮大。

03  奉献——“人教大本营”

人教社作为教材出版的国家队,带领着全国30多个省份的教材人为数以亿计的中小学师生服务,人教社成了全国教材人的聚集地、大本营,几十年来,大家每年都会在这里共同探讨合作。随着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教材的重要性逐渐提升,随之带来的教材工作也越来越繁琐,但也带来了大家之间沟通、联系的日常,教材工作成了大家情感联系的纽带,大家之间的情谊也逐渐加深。“人教大本营”也见证了教材工作的点点滴滴。

“课前到书,人手一册”是教材工作的政治任务,有着严格的时间节点。几十年来,不管经历多少困难、面临多么复杂的形势、有过多少突发状况,都必须保质保量的完成。教材工作就是和时间赛跑,而且只能赢,不能输。 

每到教材生产旺季,人教社大楼里,各个办公室里都是忙碌的身影,教材事业部、出版部、学科编辑部等都在马不停蹄的赶时间、追进度,紧绷着时间这根弦,但又得严把质量关。人教社为了接下来工作的顺利开展,付出着大量的努力;作为各省代理单位,也为了早日拿到版型,积极的做着各种工作。他们乘坐各种交通工具天南海北的赶来,离得近的省份是司机师傅们连夜开车往北京赶,经常为了赶时间,不管哪个时间到了北京,大家都直奔人教社。而“人教大本营”也都等着全国各地的来访,彻夜灯火通明。而更不管多晚,人教社的同事们都会亲自迎接,并给大家订好餐食,让大家忙碌奔波的同时,能吃上一口热乎的饭菜。就是这些点滴的呵护与关怀,让这份本来严肃的工作,多了许多人情味。

不管是编写单位、还是代理单位,大家都为了教材工作无悔的奉献,人教社这个铁打的营盘,历经了多少风霜雪雨,见证了为了教材的发展而努力奋斗的可爱的人们。他们日夜兼程,永不言弃。

人教建社即将70年,我们在与教材工作几十载的岁月里,感受着教材的发展,教育的升级,体味着教材人之间的人间真情、无怨无悔。从传统纸质教材到如今的数字教材、资源平台,人教社用它海纳百川的气魄、兼容并蓄的品格,为广大师生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优质内容资源。人教社一代又一代的领导集体,作为这个大家庭的家长,带领着全国教材人披荆斩棘、直面挑战,逐渐形成了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却不可分割的同事情、友情、“战友”情,在教材工作中,大家凭着热爱、责任、奉献,每年打着“春”“秋”这两场硬仗,几十年间,圆满胜利完成。“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未来,这个大家庭的每个成员,还将继续在情谊的纽带中、责任的肩膀上、奉献的精神里,共同携手,面对更加灿烂的未来!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