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来华留学生成为中外人文交流的重要使者

发布时间:2021-10-21 作者:羊隽芳 康清瑛 刘建超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神州学人杂志

[摘要]遍布世界的来华留学生校友是我国的宝贵资源和财富。将蕴藏在来华留学生校友中的友华、爱华能量释放出来,对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深化“一带一路”经贸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来华留学生校友中国情感认同的现状进行了调查,探究了来华留学生中国情感认同的影响因素,并从提升来华留学生对中国的情感认同、凝聚全世界校友力量的角度,对来华留学生培养及校友工作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来华留学生校友;情感认同;留学生校友工作

p41.jpg

图为东盟来华留学生代表和中国学生在“第十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上(本刊资料图)

遍布世界的来华留学生校友是我国的宝贵资源和财富。多年来,高校积极发展来华留学教育,为世界各国培养输送了大量人才,也向世界播撒了友谊的种子。来华留学生校友积极发挥专业特长,热情传播中华文明,努力架设友谊桥梁,成为中外交流的纽带和重要使者。纵观中国历史,在对外关系上,中国历代王朝都很重视外邦人民的尊重和好感,新中国外交更是以争取人心的工作不断扩大朋友圈,书写了中美乒乓外交、中日民间交流等精彩篇章。[1]做好来华留学生培养和来华留学生校友工作,提升留学生对中国的情感认同,团结世界各国校友,对促进学校国际化办学、加强中外人文交流、深化文明互鉴具有重要意义。将蕴藏在来华留学生校友之中的友华、爱华能量释放出来,可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有利条件。

一、“中国情感认同”问题研究

这里所说的“中国情感认同”是指来华留学生对中国正面积极的形象认知和情感体验。情感认同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以肯定的态度和评价作为行为表现。[2]其心理过程是:在对一事物有了深刻全面的了解基础上,在情感上对其产生的满意、喜爱以及肯定的态度。[3]情感认同的心理过程包括认知、情感体验、行为倾向三个阶段,一般会显现递进式的特点,即基本认知-情感体验-行为倾向。

来华留学生校友对中国的情感认同是在中国留学期间学习生活经历的基础上形成的。留学生的校园生活、学习经历是其认知中国的直接来源,如学习过程中与中国同学和老师的互动,对学校提供的管理、服务等的体验,在校内外发生的个人经历等。通过在校期间的课堂教学、文化实践、学校环境氛围的熏陶,以及师生良性互动等加深来华留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知与理解,从而在心理上接受并认可中国,真正喜欢中国。因此,来华留学生校友对中国的情感认同是可以培养和强化的。

二、问卷设计与调查实施

为了解来华留学生校友对中国的情感认同情况,探究对来华留学生的中国情感认同产生影响的因素或环节,我们基于情感认同的规律和天津工业大学来华留学教育的实际情况,从以下三方面设计了“来华留学生中国情感认同情况调查问卷”。一是来华留学生的基本情况,包含个人基本情况调查,例如性别、国别、所学专业、职业等;二是来华留学生中国情感认同的支持因素,涉及留学生的校园生活、教育学习、人际交往适应、文化适应、对学校提供的管理服务等就读时的体验、留学的收获等;三是来华留学生对中国的态度行为倾向,涉及留学生回国以后对中国的态度、对当地中方企业是否支持等行为倾向。2020年9月,我们向天津工业大学来华留学生校友发出调查问卷,最终收回48份问卷。

三、统计数据及分析

(一)来华留学生中国情感认同的现状

这48名校友分别为:哈萨克斯坦12人、孟加拉国6人、斯里兰卡5人 、韩国5人、蒙古国4人,尼泊尔3人、俄罗斯2人,其他11人分别来自阿根廷、泰国、赞比亚、缅甸、摩洛哥等国。从学历来看,他们中大学本科34人,硕士研究生12人,博士研究生2人。从学费来源来看,自费留学29人,公费留学11人,交换生8人。从留学时间来看,在中国留学4年以上18人,2-4年17人,2年及以下13人。从所从事职业来看,教师9人,工程技术人员17人,管理及商贸服务人员22人。此外,留学期间获得过奖学金、助学金的有37人。

48人中,95.83%在作自我介绍时,很愿意提到在中国留学的经历;93.75%经常向故乡的亲友宣传中国文化、中国美食、中国习俗;93.75%会向故乡亲友解释他们曾经对中国的一些误解;87.5%回国后看到中国人会感觉很亲切;85.42%在意别人对待中国的态度,听到赞扬会感到高兴,听到非议会感到难过;97.92%愿意为在家乡的中国企业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与支持;100%希望自己的国家和中国加强文化交流。这一数据说明,无论留学中国的经历如何,来华留学生都希望自己的国家和中国加强文化交流。这可能是留学中国为来华留学生带来的认知影响。有研究发现,在不同学历、国籍和职业的校友当中,大部分对中国的评价是正面积极的,来华留学生校友的中国情感认同表现属中等偏上。

(二)来华留学生中国情感认同的影响因素

以来华留学生对中国的态度行为倾向为研究的因变量,对学校教育及生活各个环节的主观体验感受为自变量,可以分析出来华留学生中国情感认同的影响因素。

1.验证来华留学生对中国情感认同的支持因素与其中国情感认同表现之间的关系。首先要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表明,来华留学生中国情感支持因素得分与其中国情感认同表现得分有如下相关性。“校内网络资源的内容是否满足使用需要”与“人际传播中客观公正地传播中国、增信释疑”之间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中国学习和生活的满意度”和“留学生回国后在意他人对中国的褒贬态度,并产生高兴和难过的相应情绪反应”有高度相关性。同时,在中国生活学习感到舒心的留学生回国后看到中国人会产生亲切的感觉,以及更愿意以实际行动帮助与支持当地中国企业。这说明教学、校园生活满意度等支持因素与来华留学生中国情感认同程度有显著的相关性,对形成来华留学生中国情感认同有重要影响。

2.使用线性回归分析来华留学生校园生活满意度与中国情感核心要素之间的影响关系。来华留学生对中国情感认同的显著表现是在作自我介绍时,愿意主动提到在中国的留学经历。留学生以母校为荣,以在中国留过学感到自豪,这不仅是对中国高等教育的肯定,也是对中国的情感认同。将校园生活满意度的5个变量与指标“在向别人作自我介绍或在需要作自我介绍的场合,愿意主动提到在中国留学的经历”进行回归分析。

研究表明,在向别人作自我介绍或在需要作自我介绍的场合,愿意主动提到在中国留学的经历与校园生活、学习期间对学校的教学、软硬件条件、生活服务,以及与中国师生相处等有直接关系,说明来华留学生在校期间校园学习生活方面的满意度越高,对中国的情感认同程度就越高。这与情感认同的心理机制相符。这也说明,提高来华留学生校友对中国的情感认同是一项发端于学生在校期间的综合性、系统性工作,学校从教学质量、教学管理、师生相处、校园氛围、后勤服务到校友管理服务等方面不断提升,能够促使来华留学生校友对中国的情感高度认同。

3.分析来华留学生校友在校期间的收获感是否充分与他们对中国的态度及行为倾向之间的关系,以及来华留学生毕业回国以后是否对当地中国企业提供支持与帮助,以找到校友管理工作的重点。

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在置信度为90%的程度上,以收获文凭和专业技能、了解中华文化为留学收获感的这一类人更有可能对当地中国企业提供支持与帮助。其中文凭的P值为0.001,属于极显著的水平,说明提高专业知识能力和获得文凭是留学中国最直观的收获,同时还伴随着其他无形收获。从收获文凭和专业技能、了解中华文化与留学收获感之间是否同向变动,我们进一步进行回归分析。

在该回归中,文凭系数为负,因此对文凭指标要继续检验;专业技能的收获感同支持中国企业的行为倾向同向变动;了解中国文化同支持中国企业的行为倾向同向变动。

通过VIF(方差膨胀系数)检验,三个变量的值均远低于10,这三个变量不存在共线性,因此可以继续进行分析。根据回归表分析可以得出如下公式:支持中国企业=0.9128-0.137文凭+0.0774004专业技能+0.1149437了解中国文化。这说明,以了解中国文化为收获感的校友对于中国企业提供帮助的倾向要明显高于以追求专业技能为收获感的校友,其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了解认同中国文化的来华留学生对于中国的亲近感和情感粘性会高于只追求专业技能、以功利化为留学目标的来华留学生。根据情感认同的规律,情感会改变、促进行为倾向,喜欢中国文化的来华留学生会进一步增加对中国的认同感,更愿意付出实际行动来参与在本国的中国企业成长。

研究中我们还发现,文凭在这个回归方程中的系数为负,对文凭的重视程度上升1个单位,对当地的中国企业提供支持与帮助的倾向下降0.137个单位,可以推论出,只看重文凭而不注重文化素养的来华留学生,对情感培养、行为倾向的改变会略有难度。

此外,调查还发现,来华留学生毕业以后,仍愿与中国师生保持联系。这说明,教育作为一个互动过程,其中人的因素扮演着重要且关键的角色,因而师生互动显得尤为重要。[4]如果来华留学生毕业回国后仍能保持与母校的联系,并关注中国发展,将会在各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但目前校友与母校沟通渠道单一,校友工作还有很大的开拓空间。

四、来华留学生培养和留学生校友工作的启示

调查结果显示,“一带一路”建设和来华留学生教育,已为我们在世界范围内积累了一定的人脉基础。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重视那些影响来华留学生对中国情感认同的因素,不断提升在校留学生对中国的情感认同,筑牢广大来华留学生校友与中国的情感联系,将蕴藏在来华留学生校友中的友华、爱华能量释放出来。如果来华留学生校友工作未能及时跟进,校友对中国和母校的情感就会逐渐淡漠,我们在前期教育培养阶段为留学生付出的辛勤努力很可能会付之东流。

1.以文化育人,提升来华留学生对中国的情感认同。今天的在校生是明日的校友,今天的来华留学青年将引领未来的世界。来华留学生校友工作发端于留学生在中国高校期间方方面面的培养工作。留学生在中国的学习生活体验所形成对中国的情感认同程度,将直接影响他们发挥文化桥梁的作用。在留学生的培养过程中,除改善学校的教学硬件水平、提高教育与管理服务质量外,还应重视以文化育人的培养手段,提高来华留学生培养质量,达到情感培养的目的。在丰富课程中的中国元素、传授中国文化知识的同时,开发留学生第二课堂,提供更有意义的文化活动,使留学生参与更多的中国社会实践体验,从而直接感知中国、深度了解中国。[5]创造更多与中国师生的交流交往机会,给予来华留学生人文关怀,让来华留学生对中国有更多的情感联结,对中国印象形成独特美好的记忆。

2.重视和加强来华留学生校友工作。2018年10月,教育部印发《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其中将校友工作列为来华留学生管理与服务中的一项,专门强化了对来华留学生校友工作的要求,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应当建立来华留学生校友工作制度,有效开展校友工作,推动来华留学生校友和学校共同发展。[6]高校应当重视来华留学生校友工作,不断提高学校来华留学生校友工作水平,为来华留学生校友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加深广大来华留学生对中国的情感。除了关注杰出来华留学生校友之外,普通来华留学生校友也应被视为宝贵资源。建立健全来华留学生校友组织,对来华留学生海外校友会和校友网络进行统筹建设、分层管理。

3.加强校友信息和联络工作建立来华留学生校友信息数据库,是管理和利用来华留学生校友资源、顺利开展校友工作的前提。有计划地收集和维护来华留学生联系信息,积极运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联络来华留学生校友,定期跟踪来华留学毕业生的流向和就业状况,高校还可以利用社交媒介与来华留学生校友长期保持线上交流互动,密织留学生校友网络,方便每个留学生校友联系母校、联络校友、传递友情,共同分享成功与喜悦。同时向来华留学生校友介绍母校和中国的近况,关心他们的事业发展,增强来华留学生校友对母校的感情,增加留学生校友间的凝聚力。

4.积极组织校友活动。高校校友管理部门指导来华留学生校友会积极组织校友活动,以组织来华留学毕业生聚会活动和返校活动、举办来华留学生校友论坛等方式,保持母校与来华留学生校友之间的经常性联系,加深广大来华留学生对中国的情感认同。鼓励来华留学生校友对母校的发展建言献策,了解其对在华留学经历的看法,为改进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提高来华教育质量提供第一手资料。[7]

为来华留学生校友的事业发展服务,根据校友需求提供精准服务。[8]支持来华留学生校友为促进文明交流、增进人民友谊、深化国际合作作出贡献。培植中国与世界的友好使者,使其毕业回国后仍能保持与母校的联系,关注中国发展,并在与中国的民间外交中发挥作用。

来华留学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和外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来华留学生校友对中国的情感认同,有助于我们促进全球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程。我们应主动融入国家对外开放大局,培养更多知华、友华、爱华的来华留学生,密织校友网络,凝聚校友力量,为我国实施大国外交战略提供基础保障。(作者羊隽芳系天津工业大学教师,康清瑛、刘建超系天津工业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王亚军.民心相通为“一带一路”固本强基[J].行政管理改革,2019,(03):12-17.

[2]王玉樑.价值哲学新探[M].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289-292.

[3]韩家欢. 来华留学生中国情怀现状与提升对策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20.

[4]韩瑞霞.外国留学生中国认同研究——基于对中国十所高校留学生的调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05):103-107.

[5]袁媛,袁张帆.中华文化认同目标下的来华留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探析——以福建5所高校在华留学生调查为例[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9,11(06):11-15.

[6]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印发《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的通知. [EB/OL]. http://www.moe.gov.cn/srcsite/A20/moe_850/201810/t20181012_351302.html.2018-10-12/2021-03-11.

[7]邓文静.国际比较视角下的外国留学生校友管理工作探究[J].世界教育信息,2018,31(17):48-53+61.

[8]刘梦瑜.做好来华留学服务 促进教育对外开放[J].神州学人,2021(02):36-37.

来源:神州学人(2021年第10期)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