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走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新路

发布时间:2022-08-19 作者:《中国民族教育》编辑部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民族教育》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培育了一大批高素质专门人才,为民族振兴、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高等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

十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等教育事业,党的十八大提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印发《关于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的意见》《关于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意见》《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等重要文件,教育部先后召开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人才培养接续全面展开。

十年来,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成效显著,主要体现在:

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普遍加强。中共中央修订印发《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为加强高校党的工作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思政体系建设全面推进,牢牢把握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这一主线,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重要指示,推出课程思政示范课程699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699个、教学研究示范中心30个,研制普通本科专业类课程思政教学指南,培训文理工农医不同学科专业教师67万人。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

高校已经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各高校根据我国独特的历史、文化、国情,按照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价值要求”,走出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

中国高等教育建成世界最大规模高等教育体系。中国高等教育在学总人数超过443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012年的30%提高至2021年的57.8%,进入世界公认的普及化阶段。中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达到2.4亿,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3.8年,劳动力素质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全民族素质得到稳步提高。高等教育在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等方面不断创新,为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了有力支撑。

中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进入世界第一方阵。主动引领世界高等教育未来发展,通过举办中国慕课大会、世界慕课大会等,中国高等教育形成了一整套包括理念、技术、标准、方法、评价等在内的慕课与在线教育发展的中国范式。建成“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发起成立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联盟,引领世界高等教育未来发展。

创新创业教育领跑世界。全国高校开设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3万余门、在线开放课程1.1万余门,聘请17.4万名行业优秀人才担任创新创业专兼职教师,超过1000所高校的139万名大学生参加“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成功举办7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大赛累计直接创造就业岗位数75万个,间接提供就业岗位516万个,推动形成了新的人才培养观和质量观。

高等教育服务国家能力显著提升。高校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能力持续增强,获得了60%以上的国家科技三大奖励,全国60%以上的基础研究、80%以上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由高校承担,高校为高铁、核电、生物育种、疫苗研发、国防军工等重点领域提供了关键技术,参与研制超级计算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神舟系列等国家利器,支撑引领文化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美丽中国、平安中国建设。

高等教育培养质量不断提升。以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为牵引,共认定8031个国家级、8632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遴选认定首批3559门国家级一流课程;连续三年评选教学大师奖、杰出教学奖、创新创业英才奖,评选一大批在高校一线作出杰出贡献的“大先生”,有效激励、引导广大教师提升教学能力、潜心教书育人。

推进“四新”建设,从教育思想、发展理念、质量标准、技术方法、质量评价等人才培养范式进行全方位改革。深化新工科建设,全面推进组织模式创新、理论研究创新、内容方式创新和实践体系创新,累计实施1457项新工科项目,探索构建产学研用多要素融合、多主体协同的育人机制。深化新医科建设,强化医学生培养的道术、仁术、学术、技术和艺术,统领医学教育创新发展。深化新农科建设,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构建起新农科建设完整体系,持续加强种业领域专门人才培养,有力支撑引领新农业、新农村、新农民和新生态建设。深化新文科建设,明确构建世界水平、中国特色文科人才培养体系总体目标。

全面启动基础学科拔尖计划2.0,在77所高校布局建设288个学生培养基地,探索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中国范式”,累计吸引1万余名优秀学生投身基础学科,形成了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梯队网络”,为走好自主人才培养之路,为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筑牢基础。

高等教育结构持续优化。中国特色的高校学位授予体系、专业目录体系和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党的十八大以来,共有265种新专业纳入本科专业目录,目前目录内专业771种;新增本科专业布点1.7万个,撤销或停招1万个,人才培养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适应度明显增强。

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发展深入推进。围绕“四点一线一面”战略布局,教育部会同相关部委,启动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夯实办学基础,实施“一省一校”和“一校一案”;深化对口支援工作,119所部属和东部高水平大学参加支援103所中西部高校,实现西部12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覆盖。

高校共建工作成效显著。与相关部委、大型企业、地方政府新增共建高校151所,有效提升共建高校整体办学水平、服务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能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高等教育战线以高质量为统领,注重由要素发展观转向整体发展观,不断探索建立与国情相适应、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念与模式,在世界高等教育范围内发出了中国声音,提供了中国经验,贡献了中国智慧。面向新征程,中国高等教育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高水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和共同富裕方向,坚持落实“四个服务”,强化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能力,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继续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

(根据教育部“教育这十年”“1+1”系列发布会第二场的相关内容整理)(《中国民族教育》杂志2022年第7-8期)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