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小传
李升勇:山东省乐陵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山东省首批齐鲁名校长、全国第二届教育改革创新优秀校长。
◎年度风采
深厚的教育情怀、新锐的教育思想、持续的教育担当,是李升勇的职业精神形貌。2018年,李升勇借助集团办学之机,建构以协作互助组为核心的教育体系,破解乡村留守儿童教育难题。
2018年,山东省乐陵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旗下的朱集中心小学,创立了协作互助组。
所谓协作互助组,是指家校密切合作,多个家庭成立联合组织,将孩子集合在一起,在相同的时间里一起学习、一起展示、一起游戏、一起成长,通过相互帮助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朱集中心小学的协作互助组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学长型协作互助组,3-5名学生组成小组,嵌入1名高年级优秀学长共同引领活动,1名监护人监督。二是导师型协作互助组,从乡贤中感召爱心人士,为学生提供辅导引领或技能兴趣服务。
协作互助组的背后是校长李升勇对课改的系统思考。
白天读书、思考、听课、座谈,晚上主持课改研究,是李升勇多年来的生命方式。他带领的课改团队激情洋溢,加入这个团队不仅需要教师自己写申请,而且需要家属的支持性签字。在对成长的向往中,团队已由最初的13名教师发展到现在的60多名教师。
除了平时研修,每个寒暑假,乐陵市实验小学领导班子、课改团队成员都要集中进行培训和课改攻坚。通过持续研修,李升勇带领他的团队不仅成就了学校,而且培养出能外出上课、指导、作报告的专家型教师20多名。
与许多学校的改革不同,乐陵实验小学走的是一条归零式改革之路:一切回到教育的原点来思考和设计。
“教与学顺序和关系的改变,只是一种修修补补的局部改革,而不是系统建构的整体改革。”李升勇要做的是大课堂、大课程、大教材、大教育,即改教学目标,改教学依据,改教学流程,改校本课程,改教材文本,改课堂形式,改合作方式,改课堂评价等八项改变。在结构与空间上,不再局限于教室;时间上,不再局限于40分钟;要由知识传递场转变为学习势能场、文化激励场,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学习内驱力问题。
协作互助组的出现是“课改”的延伸,它不仅改变了学习方式,而且破解了乡村教育难题,让留守儿童不再孤独,不再沉迷于游戏,有了学伴和玩伴;不仅优化了教育环境,让教育向家庭延伸,而且整合了教育资源,让家长、乡贤、社会力量参与到教育中来。更为难得的是,协作互助组让乡村邻里关系更加和谐,是对乡村传统文化的一种修复。
乡村留守儿童教育是亟待解决的行业性、社会性难题。李升勇建构的以协作互助组为核心的教育体系,用全新的理念与实践有效破解了这一难题,让乡村留守儿童教育“穿越”了校园的围墙。
《中国教师报》2019年01月02日第8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