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大拇指班”里的温暖

发布时间:2019-01-23 作者:叶 丹 来源:中国教师报

2015年9月1日,我走进了安徽省铜陵市瑞龙小学,成为103班的班主任。从此,我有了一个新的家,有了45个孩子,开始了一段不寻常的生活。

记得我刚调到瑞龙小学时,校长就叮嘱我:“小叶呀,教育就是育心,你要像妈妈一样关爱每一个孩子,关注他们的心灵成长。”开学第一天,45位家长用期盼的眼神望着我,有一位奶奶拉着我的手激动地说:“叶老师,我小孙子就交给你啦。他爸妈在上海打工,没人管得了他,调皮的很,你多帮忙教育一下。”

开学第二天,我就给103班的家长们写了第一封信。

信中写道:“面对一所新的学校,你们担心;面对一个陌生老师,你们怀疑;面对自己孩子角色的转变,你们不安……这些情绪,我能理解。当我的手将写有你孩子名字的那张签条拾起的刹那,缘分就已经紧紧地将你、我和孩子连在了一起。所以,赶快收拾起你们的担心、不安和怀疑,牵起孩子的手和我一起迈向追求梦想的第一步!”

我想,“103班”应该有一个温暖的名字。于是师生共同商议,给班级取了响亮的名字——“大拇指班”。我想告诉学生:老师永远都相信,你们每一个人都是最棒的!我想把103班经营成一个家,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这里找到归属感。一张孩子们竖起大拇指、满脸洋溢着笑容的照片就挂在我们教室的门口,我还给班级编了一首班歌——《快乐的大拇指》。

常言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如何经营好小小的班级?我认为,需要规则与爱并行。小学生的规则不宜多,主要偏重于习惯的养成,规则一定要有可操作性,要让孩子明白为什么这样做,引导他们内化这些规则,最后转化为良好的习惯。

比如我们班的课堂规则有:听见上课铃声,立即进教室;因事迟到,要喊“报告”,并说明理由;上课认真听讲,不说与课堂无关的话……

有了规则,孩子们的行为就有了参照的标准。而对于老师,也能有据可依,可以理性地管理孩子。不过光立“家规”还不行,还应该有个“家训”(即班级管理理念)。我们班的“家训”就是8个字——管束自己,尊重他人。从小就要让孩子明白,管好自己,就是对别人最好的尊重。

在“大拇指班”,我们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异质分组。一个月评比一次最佳小组。小组的组建,让学生有了团队意识,也促进了每个孩子的成长。

让每个孩子都有事可做,班级才能发展得更好。为了提高管理效能,我把班级事务分成若干份,每个孩子按照自己的能力承担其中一份。孩子们有了班级责任感,也有了一份个人成就感。

“大拇指班”共45人,本着“人人有事做,人人有职责”的管理原则,为了更好地在班级推行“自主化管理”,根据本班具体情况,我们共设置了45个岗位。班干团队岗位7名,课代表岗位10名,学习组长12名,文明监督员3名,其他岗位若干名。

每个孩子不论习惯好坏、成绩优劣,在班里都有自己的位置。对孩子自己来说,他有存在感;对别人来说,他是一个被需要的人。所以,孩子们在班里都能找到归属感。

实施素质教育,创建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培育学生完整的人格,这是一个班主任责无旁贷的使命。充分调动多方资源,使每个学生既是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体,这样才能达到自主管理的目的。教育是一项漫长的工作,班级管理需要班主任付诸爱心和耐心,真诚地面对每一个孩子,静待花开。

在我们“大拇指班”温暖的大家庭里,我看到了孩子们最美丽的绽放。我想说:孩子们,我深深地爱着你们,因为我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家——铜陵市瑞龙小学“大拇指班”。

(作者单位系安徽省铜陵市瑞龙小学)

《中国教师报》2019年01月23日第11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