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教育家影像

李学勤:学向勤中得

发布时间:2019-03-05 作者:方 麟 来源:中国教师报

李学勤(1933-2019),我国当代著名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古文献学家和教育家,被学术界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长期致力于中国古代文明的研究,曾获第四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

李学勤先生的学问横跨古史、甲骨学、青铜铭文、战国文字、简帛学等众多领域,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他的一生也正如其名,“学向勤中得”,老而弥笃。自从裘锡圭先生远走复旦以后,学术界形成了“南裘北李”的格局,两位大师华山论剑的机会相对就少多了。不过听李先生的课,知道他们一直惺惺相惜。

我在北大时,因为没有听到裘先生主讲的《金文研读》,一直引以为憾。没想到这个遗憾来到清华后竟有机会弥补,我有幸听过李学勤先生的课。当时他主讲《出土文献选读》,那个学期正好讲到第三段,时间是2011年春天。北京的春天虽然来得晚、来得慢,但毕竟是春天,心底的喜悦不断潜滋暗长,配合着听李学勤先生的课,真的是让人抓耳挠腮。

我清楚地记得,教室在文北楼四楼,每周三9点50分开始上课。第一次上课,我早早就到了,四周一打量,许多熟面孔都是以前在裘先生《古文字学》课上见过的,大抵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还有专程从外地赶来旁听的教师。

甫一坐定,有同学三三两两将录音笔置于讲台,还有同学架好摄像机对准讲台,仿佛要召开一场隆重的新闻发布会。李学勤先生在学生的簇拥下走到前台坐下,我感觉他就是一位蔼蔼如也的长者:国字脸,挺拔的鼻梁,坚挺的耳朵,若不是眼帘下的眼袋,将会更加完美——李学勤先生年轻时一定是个风度翩翩的美男子。当时能听到78岁老先生讲课,是多么幸福的事情。我现在只要一闭上眼,脑中就定格了一幅画面:先生一副老派学人风范,白色衬衣扎在蓝色长裤中,袖子在手臂处略略挽起,站在写满铜器铭文的黑板前,侃侃而谈。

“我们这个学期讲青铜器,准备从西周晚期金文开始,一直讲到春秋,希望同学们能更多地阅读文献。研究青铜器,我的体会是,每读一次都有所改变。要彻底懂它,是完全不可能的,我们只能逐渐修改观点。我们读一次就有一次改变,在你一生中不会得到一个结论,比如唐兰先生,早年与晚年的文章差别大了;当然,改变不一定就比早期更好。因为每次看的时候,我们采取的角度都不同。”李学勤先生这样言简意赅开场了。

他的课,时刻让我体会到朴学的特色:朴实厚重,多闻阙疑。他曾专门写过《王国维的“阙疑”精神》,肯定王国维提倡“阙疑”是一种有利于研究进步的求是精神。李学勤先生常常提到,有些字我真的不认识,我们必须承认对于西周金文有许多是不知的。这比那些不知以为知的学者不知要高明多少倍,所谓大巧若拙也。

“古文字有时候就像一门科学,你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解决,没有一定的条件怎样也无法解决。科学本身就是这样,我们必须承认这点,爱因斯坦说过:科学就是和成见相对立。有些字,你完全想不出来,可是你如果得到相反的看法,就能逐渐丰富我们的认识,不可能一代人解决所有问题。”这种科学意识的养成,或许与他的个人经历有关。李学勤从青少年开始就热衷于阅读《科学画报》,这点他常在课堂上念叨。在听李学勤先生的课之前,我从来没有意识到人文学科也是“科学”,印象中只有用公式推导或者接触瓶瓶罐罐的才是科学。或许从那个时候开始,我才真正明白人文学科也要注重方法论。

还记得,每堂课他要给学生留下5分钟的时间,看看那些字怎样隶定。为什么不给大家打印呢?就是为了让大家抄写一遍,留下印象。李学勤先生讲课,不拘泥于一字一形,而善于启发学生,关注文字后面活的文化与制度。他注意分析器物文体的行文习惯:“大家一定要注意文气啊,为什么我们觉得甲骨、金文高古,因为它字就那么多,要写得简单,简单就显得高古。”他认为,同样的字形有时应该有不同的解读。有些字写得潦草甚至不合“六书”是常见的,比如上博简,许多字猜不出来,字形过于不合结构,是辨伪的一个依据。

李学勤先生还常说:“我不太主张讲西周金文时死抠礼制,古代礼制不能死看,有时说得很虚。有些学者非死抠不可,其实纸上的东西许多问题讲不清。‘膳夫’这种官就是‘宰’,孙诒让最大的贡献就是注意到了周代官职的相互关联。如果你活用官职的关联制度,那么西周的金文会很有意思。”那个学期,李学勤先生所讲的课都与土地制度有关,在他看来,西周的土地制度特别重要,但是不能把当时的土地制度想象得过于规整与图案化。讲课时,先生特别注意梳理学术背景,介绍最新的考古学成果。认为研究古代文献,不能只注意《清经解》《清续经解》,还要注意宋元时期的研究;研究青铜器,千万不能忽视地方志。他有意将铭文讲得很细,以便大家全方位地认识铭文的学术价值。

在学生心目中,李学勤先生是一个方向性的人物,好比创造元素周期表的门捷列夫,处处指示门径。他最大的贡献是提出了“重写学术史”和“走出疑古时代”两个口号,在这个爱地不爱宝的时代,借助出土文献修订学术史,与古史相互印证阐发,重新估价中国古代文明,意义深远。

听李学勤先生的课,我先后学习了散氏盘、克鐘、鸟形盉、善夫克盨、大克鼎、小克鼎等铭文,让我这个门外汉漫游于古文字之林,应接不暇。后来想继续旁听先生的课程,可是他却因病停课了,此后再也没有开课。

令人惋惜的是,一生追索历史,他把自己也写进了历史——2月24日0点11分,李学勤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他用自己60多年的兴趣、执着和好奇心,穿梭在历史的迷雾中,奋力找寻中华文明隐藏其中的每一点痕迹。他的离去,是中国学术界的重大损失。

(作者单位系北京教育学院)

《中国教师报》2019年03月06日第13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