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朱小蔓教授的真诚帮助下,学校在情感教育领域渐渐产出一些成果,并孕育了一批“种子”,这些“种子”在教育园地里生根、发芽、开花】
2014年,朱小蔓教授领衔的“全球化时代的‘道德人’培养——教师情感表达与师生关系构建”项目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寻找种子学校,在南通大学教科院的牵线搭桥下,当年12月我才得以在北京与朱小蔓教授相晤。初见她,我是忐忑的,她是著作等身的教育学者,而我只是初窥教育门径的一所普通中学的校长,连见面如何称呼也让我颇为踌躇。她却是热情而真诚的,一直微笑着,两个多小时的会谈让我如沐春风。
也就是在2014年底,江苏省南通田家炳中学成为该项目的种子学校,学校与我本人都感觉到压力巨大。一方面朱小蔓的要求极高,另一方面我校虽为一所“名校”,却只是在教学上有一定优势。现在,我们要开始研究“教育”问题了,我们能做好吗?其时,我校刚组建的研究团队对朱小蔓关于“情感”问题的研究只是略知皮毛,与朱小蔓交流时,偶尔还会犯常识性错误。
2015年初,朱小蔓给我们送来了情感教育方面的专著,见面时更是用尽一切时间为我们释疑解惑。当年4月,学校基于该项目重新设计的“初一年级诚信宣誓仪式”面世,朱小蔓欣然应邀担任火炬手。仪式只有短短45分钟,除去传递火炬的5分钟,朱小蔓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孩子们中间。一个孩子向父母讲述完自己曾做过的不诚信事情后情绪失控,朱小蔓一边安慰孩子,一边帮忙抹眼泪。此后的几年,只要有空,朱小蔓就会出席学校的诚信宣誓仪式,而只要来到学校,她总是喜欢与孩子待在一起,即便是情感项目团队观课的课间,她也要与孩子“做做同桌”。孩子们不愿意喊她“朱奶奶”,他们觉得这么优雅、微笑着的朱老师怎么能是“奶奶”呢?于是,他们与我一样喊“朱老师”。每当朱小蔓与孩子在一起的时候,我常常选择做一个旁观者。兴许,朱小蔓要看看她的研究带给孩子怎样的改变,又兴许这就是朱小蔓一辈子对教育的情怀。
最近几年,我与朱小蔓有过许多次交流。每一次交流,朱小蔓总是一丝不苟,依然充满热情与真诚,依然闪耀智慧的火花。就这样,我们学校在情感教育领域渐渐产出一些成果,并孕育了一批“种子”,这些“种子”在教育园地里生根、发芽、开花。
现在,凝聚了整个项目团队特别是朱小蔓心血的《教师情感表达与师生关系构建——教师操作手册》(初中卷、小学卷、幼儿园卷)新书发布了。为了向朱小蔓、向整个团队、向一直默默支持研究的香港田家炳基金会致以深深的敬意,我校申请承办新书发布会并得到了整个团队与南通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在这次发布会上,全国教育界的专家、后期加入项目研究的学校以及日本学者佐藤学都来了。佐藤学先生评价朱小蔓说:朱小蔓女士是真正的教育家,令人钦佩!
“一蔓一枝总关情”,这就是朱小蔓。她的研究,也许穷我一生也难以窥其全貌。但遇到了朱小蔓,对我、对我所在的学校以及学校的孩子,无疑是一种幸运。
(作者系江苏省南通田家炳中学校长)
《中国教师报》2019年03月06日第12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