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让劳动教育融入日常生活

发布时间:2019-03-12 作者:臧秀霞 来源:中国教师报

学校应如何开展劳动教育呢?在我看来,可以将劳动教育分为入学前和入学后两个阶段。

在新加坡,学校大多早在入学前就已经开始进行劳动教育。比如,孩子在入学前,家长就开始带孩子到该学校做义工,如捡垃圾、在餐厅洗碗,带领孩子做课外活动等。学校鼓励家长用劳动换取孩子接受教育的资格,孩子也在这个过程中体悟到不劳动者不得无偿取得任何东西的意识,同时也培养了孩子的劳动技能。古人云:不劳动者不得食。这样的劳动教育模式值得借鉴。

学生入学后,可以将劳动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

在学校层面,将劳动教育融入学生的学校生活。学校可根据条件专门设置种植、养殖、缝纫、烹饪、木工等选修课程,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学校要鼓励教师适时将劳动教育渗透于学科教学。比如,在学习了数学的《人民币的认识》后,可以让学生到集市体验一下卖蔬菜水果;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服务社区》的探究中,可以采用30天打卡“我是社区小主人”活动,让学生每天到社区捡垃圾,体会环卫工人的辛苦;让学生用自己所学习的美术等学科知识,装扮自己的校园等。学生在这样的学习中既可以培养自信心,又可以体验劳动的乐趣。

学校可倡导设立校园或班级志愿岗,如操场管理员、黑板管理员、卫生管理员等,让学生自主选择,竞争上岗。班级可不定期组织主题班会,探讨“劳动的意义以及如何付诸实践”,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劳动的价值。学校或班级还可以开展“劳动小能手”评选活动,让“劳动小能手”介绍自己的事迹等。

在家庭层面,将劳动教育融入学生的家庭作业中。倡导在家庭作业中融于劳动教育的内容,比如除学科作业外,还可以布置扫地拖地、清理垃圾、制作食物、美化家庭环境等家庭作业,邀请家长参与,并让孩子写下简短的劳动心得,学校还可以组织“我是家庭小助手”的比赛。如此,家校携手可以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劳动意识,提升学生的劳动技能。

在社会层面,将劳动教育与节日结合起来开展活动。让学生借助节日庆典体会收获劳动成果的喜悦、感受劳动的价值,提高学生对劳动者的尊重意识。比如,在“五一”劳动节来临之际,为班级劳动表现突出的学生授予“班级劳动小明星”荣誉称号;母亲节、父亲节的时候,可以倡导学生替妈妈、爸爸做家务;植树节的时候,组织学生去植树等。

(作者单位系深圳市福田区红岭教育集团红岭实验小学)

《中国教师报》2019年03月13日第6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