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特别报道·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与学生脉搏一起律动

——学校综合改革的“巴蜀路径”

发布时间:2019-04-17 作者:本报记者 郑骊君 刘亚文 来源:中国教师报

开栏语: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是我国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的最高奖励。2018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共评审出获奖成果452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50项,二等奖400项。这些获奖成果充分展示了中国基础教育领域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本报特开设专栏,对获奖成果进行持续深度报道,以期发挥获奖成果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让更多的地区和学校共享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与成果。

从1382项申报成果中脱颖而出,地处西部内陆重庆的巴蜀小学成为自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以来第一所获得特等奖的小学。

为什么是巴蜀小学?

因为他们持续多年以立德树人为导向、国家课程为主干、学科育人为基础,形成了以“学科+”为基本综合方式,以评价改革为制度保障,以教师教研工作坊为基本策略,全面推动素质教育发展的课程综合化实施之“巴蜀路径”;

因为他们将“教育是做的哲学”作为师生共同的精神底色,让全校师生在共同经历中彼此滋养;

因为他们追求“以学术的方式守候生命的静好”,在思想的不断突破中获得了行动的真实跨越;

因为他们“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找到了一条符合自身特点的渐进、温和推动学校综合改革的道路;

因为他们为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提供了一个立德树人在学科教学中实现的学科育人途径,并从学科出发建构的课程综合化实施方式,是把握课程综合化实质、具有方向性引领,集价值观、方法论、操作系统于一体的,可借鉴推广的学校整体改革方案,越来越多的学校、教师被“卷入”其中;

……

静水流深,闻喧享静。让我们在回顾与梳理中,共同感受一所学校伴随改革生长起的文化的力量。

巴蜀追问:发乎于追问,求索于实践

“教育有成功的一天吗?”这是1932年《巴蜀建校宣言》中开篇的追问。发乎于追问,求索于实践,成为一代代巴蜀人最鲜明的精神标签。

2009年初,马宏成为巴蜀小学第十任“掌门人”。

“如何在继承中固本,在创新中求进?”这是马宏对自己的追问。

作为一位十几岁就在巴蜀小学见习过的“老人”,马宏认为,回答好这个追问,既是责任,更是使命。

“我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是对巴蜀历史进行系统梳理。”马宏说,这是对历史的敬畏和对历届领导班子最真情的尊重。学校大门左右两边的“传承墙”“发扬墙”,让师生进入校园就如同进入一个开放的校史馆;进入学校必经的33级台阶,让师生在拾阶而上的同时,触摸一代代巴蜀人的坚实脚步和深邃思想,从而牢记“创造一所新的学校环境,实验一些新的小学教育”的办学宗旨。

学校使命如何延续?学校如何高位发展再上台阶?教师的创新基因如何进一步激发?在全面梳理学校历史基础上,作为学校发展总设计师的马宏,带领学校师生、家长,在一次又一次追问中明晰方向,在一轮又一轮改革创新中积聚力量。

2009年,学校开启了一场题为“我为巴蜀科学发展献一言”的调研活动。“当时学校人人参与、积极建言、收集意见、查摆分析问题。汇总学校的办学特色和经验,并提出了解决方案,这就是我们十年的顶层规划。”马宏说。

“与学生脉搏一起律动”的办学理念始终指导着这次调研活动。在此理念指导下,学校建构起包括五大维度的律动教育体系,并明确把团队和课程作为两个重要抓手,通过一个又一个“三年行动计划”寻找国家课程校本化落地的巴蜀路径。

2009-2012年,在“怎么样才能体现师生的主阵地在课堂”的追问下,学校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聚焦课堂,在“没有课堂的真正改变就谈不上学校的改变”这一共识的基础上,围绕行为素质、思维素质、情感素质,每年一个要点,开展课堂大练兵行动,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教师对学科价值达成共识,教师的课程领导力快速提升。

2012-2015年,在回到教学、回归课堂的基础上,巴蜀人将目光投向课程,发出了“课程改革为什么改,改什么,怎么改”的追问。针对课改中呈现的学科至上、去学科化和学科孤立的倾向,巴蜀小学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的关照下,进一步明晰了基于学科育人功能的课程综合化实施的课程改革主题。同时,明确了深化研究的三条路径:第一是学科内,回到课程标准、落实学科育人价值;第二是学科间,强化综合意识下的学科教学;第三是深化评价研究,突破改革瓶颈,探索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项目式学习、种子教师计划、小学教育巴蜀峰会……教师们在解决一个又一个关键真实的问题中,从学科人走向教育人,课程领导力有效提升。

在经历了从课堂到课程这样一个螺旋上升的发展阶段之后,2015-2018年,第三个“三年行动计划”成为学校课程改革总结深化的重要阶段。全体巴蜀人在“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做了些什么,我们做得怎么样,下一步我们将走向哪里”的追问中,从文化的视角寻找核心素养落地中“人”的力量,提升学校的文化领导力。

“我们就是这样在读懂国家意志、贴近时代需求、以真问题倒逼真改革中传承与发扬,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坚定选择并实践了以‘学科+’为主要特征的‘基于学科育人功能的课程综合化实施与评价’这样一条课程改革之路。”马宏说道。

巴蜀路径:“学科+”课程综合化实施模式

“那么多让我的心儿怦怦跳的事,我要分享哪一件呢?”

“小朋友想不想也拥有一张属于自己的心跳图?”

“没有小朋友给自己三颗星,谁来说说,我们可以向三颗星的片段学点什么?”

“许多小朋友都给了自己三颗星,自己说了可不算,让同桌一起来评一评好不好?”

“我的脑袋里像住了一个胃,我的心里仿佛有无数的烟花在盛放……她只是写出了自己当时心里的想法,就把感受写得很清楚了。”

……

伴随着教师冯栎钧与学生的交流互动,“我的心儿怦怦跳”在四年级孩子的笔下,不仅是一种心理变化,更是一种视觉、听觉、味觉的细腻感受。

“作为2018年全国语文赛课第一名,冯栎钧的这节作文课集中体现了巴蜀小学学科内融合研究成果‘化、联、跨、展’全链条策略设计。” 学校副校长李永强说。

学科内融合是“学科+”成果的核心。

“没有综合意识的教师学科育人难以实现,没有综合推进的学科改革难以奏效,而抛开学科传统的课程改革难以为继。”课程部管理干部张帝说,这是巴蜀的经验,也是巴蜀的教训。

为了弥补学科思维深度不足,凸显学科本身独有的育人功能,巴蜀教育人选择了学科课程的综合化实施,即“化、联、跨、展”全链条策略。

化,针对目标而言,包含学科目标的转化、年段目标的序列化和课时目标的精准化三个层次;联,针对内容而言,指教学内容的融合、教学资源的整合、现代教育手段的运用;跨,针对实施路径而言,指学习方式、学习时空的跨界思考,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展,针对评价而言,让学生学习成果和思维状态能够得到充分的展现,促进学习目标的达成。

学科内融合又只是巴蜀小学“学科+”成果的一个方面。

为改变分科与综合不平衡,实现跨界学习整体育人,学校展开“学科+学科”研究,基于学科,但不拘泥于单一学科,以主题、项目、问题为载体,以真实问题和任务驱动展开跨学科的教育教学活动,通过找到学科间的共通性来转变学习方式。

“‘学科+学科’中间的‘+’代表了一种链接和融合,在实现基于学科、冲破壁垒、联通知识、综合育人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跨学科学习能力。”副校长吴倩介绍说,通过项目式学习,让师生明确“最好的学习方式是去经历”,在共同经历中彼此滋养。比如,链接融合音乐、美术学科的“都市美育”,以审美兴趣为中心,通过艺术展演,开办市、区、校艺术书画展等形式;探寻老重庆文化艺术资源,开展“三峡纤夫”“巴蜀故事一条街”“黄桷树”等活动,培养具有艺术特质的“巴蜀型学生”。

“学科+学科”的课程综合化实施,提升的是师生跨学科学习能力,而“学科+生活”研究则指向德育课程的综合育人功能发挥。副校长潘南告诉记者,为了避免教育与生活脱节,实现知行合一,巴蜀小学以实践体验为主要学习方式,全方位实践“小中大课堂一体化”的育人策略。“教室小课堂”从学科出发,依托道德与法治、品德与社会等,进行理想信念、礼仪养成教育;“学校中课堂”通过建立学月主题单元,设立开学节、体育节、科技节、艺术节等,各学科协同,让学生走出教室来到校园;“社会大课堂”将道德养成从校内延伸到校外,包括礼仪修养、感恩回报、民主生活、国际视野等。学校重构了班队主题教育活动、巴蜀儿童礼课程等为主要内容的生活实践课程,以课程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归完整真实的生活,促进学生良好品格、习惯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发展。

“没想到枯燥的数学课会因为技术的加入而让孩子着迷。”教师潘东川告诉记者,自从无线同屏技术在他的课堂应用以来,他的课就成为孩子们最盼望的课,他所带班的数学成绩始终都高居全年级第一。

物业部管理干部令狐林感叹:“如今,像潘东川老师这样,通过技术赋能教学,提升学科育人质量的教师在巴蜀正日渐形成‘群像’。”

据副校长李杰介绍,在回应“如何让技术有效地服务教与学,提升学习效能”这一追问的过程中,巴蜀小学“学科+技术”已经从基于互联网的学习空间到支持手机、平板的泛在学习平台,学校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教师探索了实用的技术运用,实现了学生线上线下、课内课外学习相结合,充分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优卡学堂、巴蜀榜样电子徽章、律动课堂观测平台……技术平台的打造和创新,实现了技术保障向技术赋能的功能升级,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思维更加灵活,兴趣更加浓厚,学习效能得到有效提升。”

“学科+”课程综合化改革的顺利推进,必须闯过评价改革这道“坎”。

每学期,巴蜀律动音乐会都会在各班上演,所有节目都是孩子自编自演,从自评互评到音乐学科的“六会”能力评价,过程性评价和期末的能力达标评价相加构成对学生音乐素养的综合评价。“这个过程不在于评定的等级,而是为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提供建设性反馈,在诊断与调整中给予学生持续学习的动力和发展。”音乐教师陈雅丹强调。

学校课程部管理干部丁小彦介绍说,由“筛”到“泵”是巴蜀小学对评价研究关键词的定位,让评价从评定“是什么样的人”走向“成为什么样的人”。学校以实现知识评价走向综合素养评价的评价研究协同课程改革的全过程,比如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探索主题情境表现性评价方式;围绕核心素养在一节节常态课的转化落地,建立学力、活力、潜力的学生 “三力”评价体系,激发学生成长的内驱动力。

为了避免变革性实践难以延续的问题,实现可持续性和常态优质,巴蜀小学持续研究了“以管理研究护航课程改革”这一命题。

“我们努力让管理成为精神的引领、行动的支撑和情感的沟通,从而形成精神与行动并行的管理文化。”校务部管理干部陈怡说。学校建立了“大部制统整,小学校(学科组)落根”的管理架构。设立课程部,统筹规划课程改革的目标、教学计划、人员、教研方式;建立学科管理机制,实现教师选拔、培训、考核一体化;设立物业部、校务部为课程改革提供保障。一批管理机制成果涌现,比如双“132”课题管理模式,校本教研“四个一”行动,小学教育峰会的巴蜀密码……

由学科内融合、“学科+学科”、“学科+生活”、“学科+技术”、评价协同、管理护航六方面组成的“学科+”课程综合化实施模式,共同构成“基于学科育人功能的课程综合化实施与评价”教学成果。这一成果是国家三级课程管理在一所学校落地的系统解决方案,探索的是发展素质教育的可操作、可复制、力求把握综合化实质的行动路径。

在巴蜀人看来,“学科+”成果强调学科始终是基础,“+”不是简单相加,而是为了表述、理解和团队推动的方便,强调的是综合视野下的学科,是学科与不同关键要素的深度链接和融合。他们认为,“学科+”是一种思维方式,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这里的‘+’,加出了学科的育人本质,加出了教育的立德情怀,凝聚起更多人的共识和热情,回归了巴蜀人的初心和梦想,那就是培养头脑科学、身手劳工、自信、豁达、优雅的现代公民。”马宏强调道。

巴蜀精神:教育是“做”的哲学

“教育是时代上继往开来的事业,他要趋合时代、适应潮流、发扬文化、扶植思想……在未来的时日中,他决没有止境。”在巴蜀人看来,《巴蜀建校宣言》中的每句话如今读来,依旧引人深思。

80多年来,一代代巴蜀人带着巴蜀小学特有的时空观、历史观和发展观,在读懂学生、读懂学校、读懂时代、读懂自己中继往开来。通过33级台阶、校史墙、“圣陶”阁等一个个鲜活的教育故事、一系列鲜明的文化符号,深植于学校文化历史土壤,逐步生长起巴蜀小学“教育是做的哲学”,并将“过去时”演绎成为“现在时”,继而又努力将“做”的哲学转化为实践行动,生成实践智慧,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巴蜀人始终在“做”中熔炼团队,在“做”中总结方法,“做”已融入巴蜀文化,成为巴蜀人的行动追求和精神底色。

其中,巴蜀小学的管理文化就是最直接的体现,创造性回答了管理本质问题,并凝练出“律动管理DOING行动范式”,即为何做:Destination(目标引领),培养走得远的巴蜀人;一起做:Organization(团队共行),组织一种让生命增值的生活;做起来:Initiation(选点突破),小行动成就大作为;做出来:Normalization(常态优质),事因人而成,人因事而美;持续做:Gear(创新驱动),共同经历,彼此滋养。

“强调全体巴蜀人一起做、做起来、做出来,更为重要的是,在做的过程中始终贯穿为何做的追问,始终关注持续做的动力激发。”马宏说,这就是巴蜀人内生动力和创造活力的源泉。

通过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引领实践探索,通过自下而上的现场创新推动思想丰厚,持续多年在学科育人领域的坚定研究和艰辛行动,同样折射出巴蜀小学“做”的哲学。

2017年是巴蜀小学确立的“评价年”,也是学校“做”得最艰难的一年。课程部管理干部张超回忆,前几年因为专业知识不足、团队共识不足等,当时大家对拟开展的评价研究陷入困顿,曾决定“搁置”。但只有做起来,才能做出来。学校迎难而上,站在学生的视角,从“与学生脉搏一起律动”的理念出发,研究学科特质,研究如何让评价可教可测,研究如何通过评价实现从“是什么人”到“成为什么人”的转变。最终,巴蜀律动评价在“做”中成型,如今已经在全国推广。

正是在不断“做”的过程中,学校的发展路径越来越清晰,管理经验越来越成熟。

教师是推动教育发展的第一动力。所以,巴蜀小学“做”的哲学,从新教师入职伊始,就融入了他们日常的点滴中。

立足本岗,多岗历练。巴蜀小学每一位教师都会在本岗之外主动选择承担一定的公共服务岗工作。

罗军,学校物业部管理干部,同时也是一名体育教师。他说:“公共服务岗位让我在例会主持、简报撰写、活动策划、会场布置等各个方面得到了历练,开拓了视野,提升了能力。”

给空间就是给发展,给空间就是给舞台。多岗历练的管理机制,强调了教师的跨学科意识和综合素养,改变了巴蜀人的认知方式,树立了“人人都是巴蜀主人,人人都树巴蜀形象”的理念,让每一位教师在学校能干事、善干事、干成事。

学校通过连续20年举办“阳光杯教学竞赛”,搭建起全龄段教师成长互助平台。

“1-5年教龄段教师教学案竞赛,6-10年教龄段教师微格分析录像课竞赛,11-15年教龄段教师课堂教学竞赛,16-20年教龄段教师教学论文竞赛,以及20年以上教龄段教师的思想沉淀。竞赛每年聚焦巴蜀的课改主题,最终回归到参赛教师的专业反思。”课程部管理干部程明敏动情地说,“阳光杯”早已不仅仅是赛课,而是成就人人的专业成长孵化器,从这里走出了李小兰等全国中小学教师园丁奖获得者,走出了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以及全国小语“十大青年名师”。

“种子教师成长计划”则致力于“让老师告诉老师”,发现并鼓励一部分教师先行先试,进而以点带面卷入越来越多的人,形成整体改革之势。“种子教师成长计划通过不断将教师卷入团队、卷入研究,将研究成果有效转化到教育的现场和学生的身上。” 管理干部郭娅娟,作为2014年学校首批种子教师,如今已成长为学校的学术委员。

除此之外,巴蜀人耳熟能详的“以先进的思想立校,以创新的实践强师,以厚重的文化育人”“以学术的方式守候生命的静好”“共同经历,彼此滋养”“情怀需要行动证明”“做了才说”“在实践中系统探索、选点突破”……一步一个脚印让“做”的哲学具化为行动的哲学,也让巴蜀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成化于果。让教育是“做”的哲学在巴蜀小学显得格外生动。

在追问中做,在困境中做,在反思中做,在互助中做……管理干部彭丽君说,巴蜀小学的“做”,做出了教师的温暖、坚定、安静、从容,做出了学校的律动之美、和谐之美,成为了学校看不见的竞争力。

因勤勉而自信。马宏说,勤勉的过程体现在“做”中,而结果往往孕育于“做”到极致的探索中。如今,这句话已经成为巴蜀人共同的行动追求。

巴蜀力量:生长起一所学校文化的力量

文化是最深层、最持久的力量。

有人说,巴蜀小学之所以获得特等奖,因为她不仅是在做教育,更是在做文化。做到极致使教育开花,做到极致令文化结果。

校务部管理干部刘绪禄回忆说,青年教师向芸远第一次参加学校“1+1+N”城乡学校文化互助活动时,原本只想完成一个研究课的任务。但没想到“一发不可收拾”,在那之后,她鼓励班里的孩子和互助学校的孩子长期一对一书信往来,互相送好书,送学习用品,送温暖、送友善……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感染着老师,老师感染着老师,让爱充盈于师生心间,让教育变得更加富有激情、触及心灵。

“1+1+N”城乡学校文化互助活动如今已走过20个年头,成为巴蜀小学品牌活动之一。学校在实践中凝练出“望闻问切、开出良方、备货上架、上门服务、整体打包”的五步工作坊策略,覆盖管理、教学、课程等300多门课程的课程超市,保证学校可以“按需点菜”。学校足迹踏遍重庆30多个县区、200多所学校,14万学生享受到巴蜀小学的优质教育。各牵手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已经初步凸显,“百花齐放春满园”的美好图景正在一点点成为现实。

这是文化带来的行动力量。这种力量,渐进而温和。

3月30日,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019年首场推广活动在巴蜀小学圆满落幕,也标志着学校坚持多年的校内外协同研究平台——小学教育巴蜀峰会又一次顺利举行,吸引了来自全国500余所学校代表参会。

4月9日,巴蜀小学牵手全国10所小学聚焦泛在课堂实践研究,形成研究共同体,深化“学科+技术”成果转化。

4月10日,重庆市渝中区美育实验现场研讨会在巴蜀小学举行,围绕“学科+学科”,进一步探索都市美育主题综合学习。

4月13日,全国名班主任工作室联盟第四届学术年会重庆市巴蜀蓝湖郡专场举行,“学科+生活”成果进一步推广。

时间的车轮滚滚向前,巴蜀人并没有因为获奖而止步,而是选择了回归,回归工作、回归生活、回归初心、回归梦想,回到常识和常态。他们又一如既往地以开放的态度、坚实的步履投入到如何在新征程中以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计划为平台,进一步优化“1+1+N”学校文化互助模式,以互联网技术作为创新学科内融合的课堂新引擎,继续常态优质的推广开放互助、打造文化教育场……的思考和实践当中。

马宏说,相较于获奖的喜悦,巴蜀人更看重的是过程中师生的成长,教育良好生态的营造,以及巴蜀人在历史和人文涵养中思想的蜕变和使命的升华。

如今的巴蜀教师,在深刻感受一所学校就是组织一种让生命增值的生活中,让“做”的哲学滋生于成长的每一天,让“做”的效应一点一滴生生不息。大家共同经历、彼此滋养,尽情享受着静心做教育的欢腾,共同生长起一所学校文化的力量。

这是文化带来的思想的力量。这种力量,持久而坚定。

《中国教师报》2019年04月17日第1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