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问道课堂·数学教学怎么做

基于素养提升的数学教学

发布时间:2019-04-17 作者:张 红 来源:中国教师报

数学教学问题直接影响学科素养的达成、学业质量的提升以及全面发展的新要求。数学如何走出“刷题”的困局,在教学改革的深化中不断推进学科育人,提升教育质量?本期周刊继续关注数学学科教学,从追问“怎么了”走向探讨“怎么做”。

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长期以来都存在“头重脚轻”的现象,即重知识传授,轻能力提升;重学习结果,轻探究过程;重课本模仿,轻个性创新;重掌握方法,轻思想培养。这样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要改变现状,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突破和改进。

“避轻就重”——以实际问题为导向,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中的周长、面积、体积、统计、图形分割、排列组合等知识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都能在现实中应用。数学课本上的练习题并不能替代学生的生活实践,数学知识只有回归社会才能体现价值所在,只有经过社会实践运用方能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因此,数学教学必须走出“象牙塔”,摒弃“圈养模式”,积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将学生身边的数学问题搬进课堂,促进知识内化为能力。

例如,冬季来临时,学生可以运用公式计算自己家房屋的面积,按照每平方米一定的价格计算应交的取暖费;结合每月的水、电、气费,绘制家庭年度生活费用支出统计图,并分析生活支出状况,提出家庭节约建议。这种从生活实际出发的数学实践活动,不仅能有效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实践应用能力,更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和用处,体验实践应用的乐趣。

“删简就繁”——让学生经历完整的探究过程。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知识,更要让他们知道数学知识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最后怎么用。数学课上,教师应多让学生经历动手操作、实验、猜想、探究、验证、运用等完整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运用旧知识探究新知识,去探寻知识的源头与归宿,加深学生的学习体验与理解。

例如,《探索勾股定理》一课,可以让学生自由猜想直角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然后给出边长分别是3、4、5厘米的直角三角形,组织学生分组探究并验证自己的猜想。最后在学生得出“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结论后,引出勾股定理的概念。几个环节下来,学生对勾股定理的内涵和用法了然于胸。

“求异存同”——激发学生创新学习的火花。数学课本里呈现了许多例题,如果一味让学生模仿例题思路和方法做题,必然导致学生解题思路狭窄,缺少独特、有新意的解题策略,不利于学生个性理解与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多“思前想后”,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鼓励和引导学生“求异存同”,促使学生运用迁移、转化、假设、归纳、分类、集合等数学思想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能够在学习中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解决方法,着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

例如,课堂上有学生抛出“为什么计算法则不先算加减后算乘除,或按先后顺序计算”的问题,这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有独特的见解:“那样会导致算式混乱,结果不正确”“因为乘除算式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在发散思维的引领下,激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真正让学生成为有个性的“小数学家”。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肥城市安驾庄镇初级中学)

《中国教师报》2019年04月17日第4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