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评论

让师生有完整意义的存在

发布时间:2019-04-17 作者:成尚荣 来源:中国教师报

2018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结果公布后,不少人都在议论一个问题:许多学校都在做“学科+”,巴蜀小学为什么可以获得特等奖?究竟怎样看待巴蜀小学《基于学科育人功能的课程综合化实施与评价》这个项目?从项目本身,我们可以领悟什么?透过这个成果可以看到什么?

巴蜀小学有自己的概念和总结:以立德树人为导向、国家课程为主干、学科育人为基础,形成以“学科+”为基本综合方式,以评价改革为制度保障,以教师教研工作坊为基本策略,全面推动素质教育发展的课程综合化实施之“巴蜀路径”。成果背后是巴蜀以“做”的哲学为引领的教师创造和研究文化。

我对这段话的体会是“1+3”。“1”是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真正落实。其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每所学校都有不同的做法,但很少有学校能像巴蜀小学这样,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作为学校综合改革的背景和核心价值追求。可以说,巴蜀小学已经探索并初步建构了立德树人在一所学校实现的有效途径和方式。甚至可以说,巴蜀小学已经初步建构起立德树人在一所学校的实施模式和实施范式。

任何教学改革都不能脱离“立德树人”四个字。对巴蜀小学来讲,从建校就开始了这样的追问:教育是在时代的前面还是时代的后面?文化的发展是在时代的前面还是时代的后面?谈及学校改革初衷,他们一直强调的是:从追问开始。

每一所学校进行教学改革时,真的能意识到这是立德树人的一个重要方式的探索吗?能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在哪里吗?在巴蜀小学,这种意识非常鲜明、强烈。这带给我们的最大启发是:改革要有大视野、大格局,才会有大智慧、大成果。强烈、鲜明、坚定的立德树人意识,这便是我们首先要向巴蜀小学学习的。

所谓“+3”,第一要理解学科育人和“学科+”。第二要研究这个成果是如何生长出来的。第三要关注成果背后巴蜀小学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师文化建设。

大家都知道,立德树人是教育改革的根本任务,这个根本任务要落实在各科教学当中,学科育人就是寻找立德树人在学科教学中实现的方式和途径。学科育人目标实现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也就落实了。学科育人是对学科本质的回归,它直抵学科教学的核心,也标示着教学改革的方向、境界和使命。显然,这是具有方向性、引领性的。

长期以来,学校课程改革中存在一种倾向,就是把重点和兴奋点很大一部分放在校本课程开发上,无形中将学科育人和教学育人搁置一旁。巴蜀小学则坚持学科育人,提出了在学科育人基础上应解决的3个问题:学科至上、学科孤立和去学科化。所谓学科至上,即只有学科;所谓学科孤立,即只顾及自己学科,于是学科就变成了纯粹的分科;去学科化,如全学科、全课程等把个别学科边缘化,存在一定的危险性,这与国家的要求是不相符的。巴蜀小学找到了一个平衡点——学科育人。学科育人就是帮助学生建立一种完整的学科意识,准确把握学科特质。

学科是富有育人因素和功能的,它本身就具有育人价值,因此也有观点认为学科本身就具有综合性。学科本身的综合性就是基于对学科之间特质的认识而提出来的。正因为这样,巴蜀小学找到了“学科之眼”。如果学科运用是学科之魂,那学科之眼就是找到学科本身可以综合拓展、全面关联、全面育人的点。

学科内融合、“学科+学科”、“学科+生活”、“学科+技术”、评价协同、管理护航……说到底,这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变革。课程实施方式就是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就是理念的变化,只有思维方式变了,“学科+”才浮出水面并成为巴蜀小学改革的重点和核心理念。如此,才成就了巴蜀小学这一有深度、综合的改革。

巴蜀小学的“学科+”告诉我们,课程综合是课程改革的一个方向,但综合是一个结构,它不只是课程形态,也是理念、过程、方式。“学科+”提出从学科出发进行建构,创造了课程综合化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是具有创造性的。

巴蜀小学的“学科+”,不只聚焦课程改革本身,更是通过“学科+”的课程综合化实施推动学校综合改革。也可以说,“学科+”的课程综合化实施是学校综合改革的一部分。从课程的综合化实践走向学校综合改革,这条思路非常清晰,对我们启发很大。

“学科+”具有开放性与跨界性,让学生在跨界中进行创新性学习。说到底,所有“学科+”要形成合力,完成共同的目标——培育儿童。“学科+”在有的学校停留在表面、停留在口头,但在巴蜀小学,它成为了一种扎扎实实的行动,在这里得到了实现与转化。

巴蜀小学还进行评价改革,而且坚定地进行评价改革实验。他们鲜明地提出,在课程综合化实施中,评价不是为了证明学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而是要引领学生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在考试评价过程中,既有理念,也有具体的方式、策略、技术和工具。考试评价为巴蜀小学素质教育发展,以及学科育人的综合化实施方式提供了重要支撑和制度保障。显然,这是具有突破性的。

一个学校必须要有一种价值追求。马宏校长提出了教育是“做”的哲学。“做”的哲学在学理上是否讲得通呢?我想说,学理上是有支撑的。

哲学在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到了“做”的哲学阶段,哲学是要“做”的。每当一种理论提出来,它本身就有实践意义。哲学界提出“做”哲学,而且哲学界把哲学家当作一个工匠,用工匠概念进行研究,用“做”来解决实际问题。可见,哲学需要做,需要实践。

教育是“做”的哲学,表现出巴蜀小学对哲学的深度认知,是知行合一在巴蜀小学最真实、最生动、最具创造性的体现。一个成果背后是一种价值,是一种教育哲学的基石。巴蜀小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样板。

巴蜀小学将“做”的哲学坚持这么多年,“做”体现了学校历史文化中的两个重要理念:“真”和“动”。“真”和“动”融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巴蜀小学“做”的哲学。在巴蜀小学,所有教师都在研究,所有教师都在“做”,“做”的哲学意识已经渗透在每位教师身上。巴蜀小学教师提出“要以学术研究的方式对待教育教学和课程改革”。所以,巴蜀小学的成果不是刻意用文字加工出来或专家包装出来的,它有一片丰厚的土壤,是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土壤中生长出来的。

巴蜀小学获得2018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启发我们要扎扎实实行动,让“做”的哲学浸入每位教师心间,化为每位教师的行动。只有这种“做”的品质、实践的坚守、知行合一的坚持,才会收获教育的硕果。当然,获奖不是目标,但获奖至少反映了行动的品质、研究的品格。任何一个项目,如果文化和思想没有进步,是不可能走在时代前面的,成果也是生长不出来的。

“1+3”的“3”最终要落实在教师身上。巴蜀小学认为,一切都要依靠教师去创造。在巴蜀小学,教师怎样发展?第一是情怀,第二是价值观,第三是研究方式,第四是方法论。这四条构成了巴蜀小学的教师文化、教育文化。这种教师文化体现在教师进行课程改革、教学改革的研究方式上,他们称作教师研究工作坊。在首场成果奖推广活动上,6个教师工作坊的活动鲜明真实,实践具体生动。这种教师工作坊最终形成的教师文化是一种研究文化,巴蜀小学文化上的进步锻造了教师团队。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特等奖的获得,最根本原因是巴蜀小学这支教师队伍的团体性、成长性、共同的价值追求,以及所形成的“最大公约数”。

巴蜀小学有一支非常可贵的教师队伍,教师队伍有一种可贵的精神。教师团队的不断发展,让巴蜀小学能够不断走向新的境界,让课程改革、教学改革有不断的提升。在巴蜀小学的校园中,我们能看到教师的精神面貌,他们那么快乐、认真,那么投入。这些都是因为巴蜀教师有教育情怀,如果他们没有教育情怀,没有对儿童的热爱,就不会有研究和成长的内驱力。

每个人都是一种价值的存在。“学科+”让学生有完整意义的存在;“做”的哲学让巴蜀教师在创造价值、创造生存意义的过程中,拥有完整意义的存在。这就是巴蜀小学成果背后的价值。

(作者系国家督学、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原所长)

《中国教师报》2019年04月17日第1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