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治校方略

培养教师核心素养的新路径

发布时间:2019-04-23 作者:杨永厚 来源:中国教师报

教师核心素养包含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学识丰富、科学育人、精业勤研、进取创新、自我反思和沟通合作等方面,培养教师核心素养,学校可以从培训计划、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学校管理、自我反思、教育评价等维度去突破。

教师核心素养,是指教师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要求,满足自身专业成长和学生全面发展需要的重要品格与关键能力。在新时代背景下,我认为教师核心素养至少包括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学识丰富、科学育人、精业勤研、进取创新、自我反思和沟通合作等方面。

在提升教师核心素养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导向性、科学性、创新性、发展性、实践性原则,立足我国教师队伍建设发展的现实,着眼于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未来,积极探索、创新教师核心素养提升的路径。

教师培训计划是培养教师核心素养的重要支撑。《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为新时期加强教师教育、教师培训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提出了要求。根据我国教师教育及培训工作的现状,要用“四有好教师”标准、“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和“四个服务”等要求统领教师成长发展,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抓好教师培养的基础性工程即教师教育,以培养教师核心素养为重点,优化教育课程,改革教学模式方法,提高教师教育的实效性,为培养合格、高质量的未来教师奠定基础。突出在岗、在职教师综合素质及核心素养的培育、培训。总结教师培训工作的成功经验,对正在实施的“国培计划”“阳光师训”“通识培训”“教师能力提升培训”的模式方法等进行系统规划,整合实施,优化、精选培训内容,创新“互联网+培训”的形式,在促进教师教学必备的关键能力培养与提升上实现新突破。

深化课程建设是培养教师核心素养的主要渠道。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些学校过分迷信、依赖专家学者,教师的主体性缺失,教师的参与性、积极性不高;一些学校课程建设仅仅停留在口头上、纸面上,根本没有实际动作。学校课程建设的成功实践表明,引导教师参与课程建设,也是培养教师开发课程、建设课程、实施课程、提升多种能力和素养的重要实践途径。在国家大力推进、深化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学校应调整课程建设思路,变革课程建设的学校模式,发动、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学校课程建设,在此过程中提升教师的课程开发与整合能力。

教学改革实践是培养教师核心素养的“真实战场”。在学科教学改革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需要教师首先具有创新思维,改革教育方法,与此同时锤炼进取创新、精业勤研的核心素养。由此,学校在组织开展教学改革过程中,要创设有利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与教师核心素养培育的研究氛围,体现教学相长、师生共生、相得益彰的教学追求,真正彰显教学的本质。

科学的管理是培养教师核心素养的切实保障。要改变现在一般学校管理中存在的“三多三少”弊端,即约束教师的制度多,激励教师的制度少;控制教师的制度多,引导教师的制度少;统管教师的制度多,激活教师的制度少。学校管理制度、机制的建立,应以培养教师的核心素养、释放教师潜能、彰显教师个性、促进教师发展为目标,创新管理思维,营造一种适应教育改革新要求、有利于培养教师核心素养、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核心能力、促进学校教育质量稳步提升的管理文化及氛围,做到成就教师、成长学生、发展学校。

自我反思是培养教师核心素养的有效形式。学校应把培养教师核心素养融入组织开展教师自我反思的教学研究活动之中,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开辟空间、建立激励机制,使教师的自我反思不仅成为一种研究习惯、研究样态,而且作为学校教学改革、教学研究、促进教师能力提升的重要保障性举措。

教育评价是培养教师核心素养的重要导向。教育评价具有较强的激励性、改进性和保障性。教师核心素养的培育与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一样,迫切需要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遵循教师专业成长规律,改革传统的把教学成绩作为评价教师唯一标准的做法,对照教师核心素养的内容,改进评价体系,引导、激励教师对照标准,彰显个性、奋发有为。

(作者系陕西西安市鄠邑区教研室教研员)

《中国教师报》2019年04月24日第13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