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关键人物

生命和谐的乐园

发布时间:2019-05-14 作者:梁 彬 来源:中国教师报

去年我参加了广东省的校长培训班,再次来到深圳市行知小学,见到了久违的满小螺校长。

8年了。2011年我在行知小学跟岗,当时我刚刚当上校长,就在以为可以“指点江山”的时候,满小螺校长用她的谦逊、和美让我意识到应该及时悬崖勒马,也就在那个时候,我对“校长”有了全新的认知。大概是阅历不足的原因,我当时的认知也仅仅停留在“不可造次”的层面,真正得到真相,则是去年那次造访。当我问及“一个校长应该具备什么素养”时,在满小螺校长的口中,我得到了“保持善意”“坚持阅读”的答案。我才终于明白,我与她的差距不仅仅是教育理念,最重要的还是个人素养和人文情怀。基于仰慕,今年4月我再次踏进行知小学。

这里早已形成一个和谐的教育生态系统,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而然,充满生命的力量。在行知小学,你会感受到这个生态系统所呈现的积极向上、温暖怡人的氛围是一种比制度更规范的和谐,而且是生命的和谐。

行知小学的办公用具、功能设施能用木质的绝不用金属,各种装饰能用纸的绝不用塑料,目的是为了让孩子触摸到“自然”“柔软”,而非“人造”“工业”。木头曾经拥有过生命,它自然的文理、质感所保留的生命气息最能给予我们温暖,因此它也是艺术的宠儿。然而,如果艺术将它繁复变更,它就俗气了,失去了生命的本真。于是,在行知小学,我们所看到的都是简单的现代风格木质用具和不假雕饰的艺术语言,它保留了生命的“真”和“美”。

在真和美中育人应该说是教育最基本的要求,如果学习不是为了得到真相和获得美的觉醒,那么它就成了一种笑话。同时,育人也是一种复杂的工作,落后的教育将育人简单为育“脑”,只要将知识填满孩子的脑袋,那么工作则告“完成”,这样便造就了一批也许工作能力很突出却不懂得快乐的人。这样的教育,在行知小学是不被允许的。

行知人除了育“脑”还育“心”,别的不说,看学生文化的布置,每一幅版画、每一个标语都出自孩子的机杼,每一处校园文化都有孩子的参与。在这个生态里,它善于包容一切硬质的冲击,并将其融为自身的一部分。

陶行知先生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你捧着一颗爱心,就拥有了教育最强大的武器。而这件武器并不是游戏里的装备,它必须被实实在在握在手上,像行知小学这群教育追梦人一样,课堂上不允许一个人掉队。在行知小学,我看到一个智力有缺陷的孩子关掉了立式空调,老师微笑重启,孩子再一次关掉,老师再一次微笑,并恳请这个孩子看守空调,确保不被再次关闭。这个细节让我突然意识到,这样的世界才是孩子应该接触到的。我们习惯地认为某类人应该在蜜罐里,某类人应该在冰雪中,慢慢地,这种习惯成为认知、成为合理,慢慢地,我们忘记了生命的平等。这时,我才意识到满小螺校长那句“保持善意”的分量——先对周遭的事物有善意才有尊重,有尊重再来讲平等,有了平等才能产生爱,行知小学便如此贯彻着“善”和“爱”。

离开的时候,我送给满小螺校长一套村上春树的随笔集。满小螺校长是我除了村上先生以外见过的第二个极富生命意识的人,他们身上都具备了同一种博大、温暖、善良的人文情怀。

我曾经在一首诗中表达了一种愿望:“我希望天是蓝色的/笑容结满每一棵赶路的树”,今天,在这个时间就是生命的深圳特区的一所小学,我找到了。

(作者单位系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新亨镇硕榕中心小学)

《中国教师报》2019年05月15日第9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