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四川省不断加大中小学教师培训力度并取得显著效果。但与此同时,教师培训缺乏顶层设计,出现了培训体系不健全、机制不完善、经费投入不充足、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差的痛点。2019年,针对四川省183个区、县的教师培训调研数据显示,各区、县培训工作面临的最大困境依次是:经费投入不足、培训者队伍不专业、培训实效性不高、培训机构建设亟待提升。新时期,如何推进教师培训转型,解决教师专业发展难题,这是构筑四川教育“鼎兴之路”必须解决和思考的问题。
重塑培训理念,满足需求与引领发展并重。培训的本质是让受训者通过习得知识、技能、理念等促进工作态度、知识技能与观念的改变,以缩小受训者专业差距,满足自我成长需求,实现自我发展。因此,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是促进培训提质的根本。
调动内驱。培训成效取决于参训者态度,参训态度需要内外因素的驱动。四川省制定了《中小学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办法》,将中小学在职教师5年不低于360学时的培训任务与职称评定、职务晋升、评优选先、绩效考核等结合,将参训者培训态度、成效纳入岗位业绩考核,将培训与教师职业情怀等融合,促进教师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一是基于问题。培训要能够解决教师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让教师通过培训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真正对教师教育教学有所帮助。二是标准导向。对照教育部陆续发布各学科《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分科依据教师教学能力标准,分层制定培训目标,科学开展教师教学能力诊断,有针对性设置培训课程,以标定向,引领教师专业发展。三是实践应用。每个参训者将培训习得的知识、技能、观念等内化成教育教学策略,并将应用成效作为评价培训效果的重要指标,强化学以致用。
重建培训支撑,构建教师培训新体系。结合四川省实际,急需加强各级培训的经费投入、机构建设、专业人员配置,形成人财物“三足鼎立”的培训体系。
一是建五级培训体系。纵向强化国、省、市、县、校五级教师培训机构分层建设,横向重视教育行政部门、师范院校、教科研机构、优质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等“五位”协同,纵横结合,研训一体,准确定位“国培做示范,省培打样板,市培突重点,县培覆全员,校培实研修”的培训职能,强健机构职支撑。二是育“三支”培训团队。专业的事需要专业的人才队伍保障。培养一支懂政策、会管理、能研制方案、会组织实施的培训管理者队伍,确保培训专业化推进;完善各级专家资源库,培育一支省、市、县集“教学力、教研力、培训力”等一体的培训专家团队,以满足不同层次教师成长需求;培育一支专业强、能力高、懂业务、会督导、能监测的培训质量评估团队,发布培训质量报告。“三支”队伍各司其职,确保培训质量。三是增强培训经费保障。各级政府要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投入重点予以优先保障,优先保障各级教师发展机构和教师专业发展建设,市、县级财政要安排专项教师培训经费,中小学(含幼儿园、中职等学校)要按照不低于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教师培训经费,确保培训经费充足。
重构培训模式,强化“四式”促专业成长。培训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其方式必须适应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化。面临教育改革的深化和新技术所带来的社会变革,教师对培训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被动接受”或“照单全收”,而是普遍性呈现出对培训内容和方式变革的强烈要求。
项目设置阶梯式。遵循教师专业成长规律,统整教师职业生涯的各个环节,系统规划各级各类教师从入职、上岗、熟练、骨干、名师名家各个阶段的培训与学习内容,分层分类设置周期阶梯式成长培训项目,搭建教师人才队伍“金字塔”结构。
培训课程超市式。按照分层分类、理实结合、选修必修、专业通识、跨学科跨领域等进行网络优质培训课程资源及平台建设,打造网络培训课程超市,建立教师自主选学机制,为教师创造自主选择培训课程、时间、途径等的机会,满足教师个性化培训需求。
线上线下混合式。各级教科研机构运用“互联网+”组织教师创新网络研修方式,通过在线课堂、在线论坛、在线案例分析等形式常态化开展在线学习,将教师线上学习与线下跟岗研修、返岗实践、送教下乡等研训形式有机结合,为教师培训减负提质。
任务驱动参与式。教师是培训主体,让教师带着任务参训,结合工作实践完成任务,在实践探索与反思中引发新的思考,带着新问题再进入新一层级的培训提升。如加大工作室研修力度,以“带一支队伍、研一个课题、上一批优课、产一批成果”等为任务驱动,传承发扬师带徒的人才培育方式。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最大变量,让培训成为助推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成长的梯子,是培训最大的价值。让我们加强教师培训实践和研究,深入推进教师培训转型“三重奏”,为建设教育强省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单位系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中国教师报》2020年06月10日第15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