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走过20年,步伐更坚定

发布时间:2021-01-05 作者:刘月霞 来源:中国教师报

为迎接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和科技迅猛发展的挑战,世纪之交,我国高举“素质教育”大旗,启动了“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拉开了新中国历史上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序幕。教育部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工作部署,出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研究制定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并于2001年9月在全国38个国家级实验区开展义务教育课程实验。

如今,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走过了20个年头。回首20年的生动实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引领了基础教育战线教育理念的更新,带动了中小学教师教育行为的改变,牵动了基础教育全方位的变革和发展。展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未来,必将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出应有的贡献。回望是为了更好发展,展望是为了让课程改革的步伐更加坚定。

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20年,根据改革任务的重点和基本特征,可以分为前10年和后10年,同时,我们还应展望下一个10年。

前10年,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顶层设计和课程基本建设的10年。这一时期,教育部高度重视基础研究、顶层设计、课程教材基本建设以及课程实验,形成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良好开局。

扎实的基础研究。教育部注重研判我国中小学课程教学实践领域积累的优秀经验和传统优势以及存在的实际问题,组织开展我国中小学课程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同时注重研究和把握国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趋势,组织专业力量对英、美、法、德、日等十几个国家课程改革情况进行比较研究。

充分的顶层设计。课程改革顶层设计过程是一个民主参与、研究论证的过程。在前期基础研究的条件下,全国近千位课程教学和学科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优秀的教育管理者、教研员、教师参与谋划课程改革的总体思路、基本目标和核心任务,形成我国首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研制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套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

继往开来的课程规划。经过充分研究和论证的基础教育课程,既注重继承国内课程改革经验、成果,也注重吸收借鉴国际课程改革经验成果,充分体现了课程的基础性、时代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比如义务教育阶段增设科学、艺术、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普通高中设立通用技术、艺术、综合实践活动以及各类选修课程等,都是第八次课程改革中的亮点。

丰富多样的教材成果。从“一纲一本”发展为“一纲多本”是第八次课程改革中教材建设政策的最大变化,这极大调动了一批出版机构参与中小学教材编写的热情。按照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教材编写审定管理暂行办法》通过审查的教材,义务教育阶段多达22个学科167种,普通高中为16个学科67种,从而形成了百花齐放的教材建设格局。

考试评价改革配套实施。为配合课程改革,教育部加大对各阶段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研究与实验工作,近10年接续出台了近10个与考试相关文件,包括中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高考以及语文、体育等学科考试的意见,有力配合了课程改革的实验与推进。

滚动发展的课改实验。按照“先实验后推广”的总体思路,教育部采取“分类规划、分步实施”的策略推进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实验从2001年始,以5年时间全面铺开,普通高中课程实验从2004年起,以8年时间全面铺开,成为新中国历史上实验时间最长的课程改革。

后10年,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和走向深化的10年。这一时期,教育部高度重视统筹协调、政策配套、课程育人的制度性安排,努力构建上下贯通、协调一致、科学合理的育人新格局。2010年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提出了“深化课程和教学方法改革”“探索多种培养方式”的任务要求。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战略部署,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启动了普通高中课程的全面修订工作,由此开启了全面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征程。

更加注重统筹协调。为确保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教育部一方面更加重视大中小学各学段课程的上下贯通、有机衔接,组织开展大中小学德育等课程的系统研究,防止内容脱节、交叉、错位的现象;另一方面更加注重课标、教材、教学、评价、考试等教育教学主要环节的相互配套、协调一致,特别是在普通高中课程修订之前,先行出台考试评价制度改革的一系列政策文件,为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更加注重劳动教育。为加快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中共中央、国务院以及教育部先后出台《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和《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独立设置劳动教育必修课,强化劳动观念、劳动精神、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教育。

更加注重挖掘课程的育人功能。为了确保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细落小落实,通过组织专家研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并在高中课程修订时凝练“学科核心素养”,以挖掘每一学科课程的育人价值,充分展现并落实每一个学科课程对于学生发展的独特贡献,进而引导每一个教师依托学科课程完成教书育人的使命,以推动实现“三全”育人。

更加注重课程教材决策、管理和研究体制机制建设。明确“教材是国家事权”,成立国家教材委、教育部教材局以进一步加强课程教材的决策和管理。建立国家课程教材专家委员会,强化课程教材的审查和指导。成立课程教材研究所,以加强课程教材的基础研究,提升课程教材的整体质量。

更加注重教学改革。课堂是培育学生的主阵地。深化课程改革必须在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上打好攻坚战,形成突破性成果,才能确保课程改革取得实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都是引导全国各地和中小学校把改革重心进一步下沉至教学领域,引导广大教师在教学改革中大胆探索,积极开展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倡导情境教学和基于学科的综合化教学,鼓励学生开展研究性、项目化、合作式学习。

课程承载党的教育方针,集中反映国家意志,在立德树人中发挥重要作用。“一个国家实施什么课程以及如何实施课程,反映并决定了这个国家想培养什么样的一代人和能培养什么样的一代人”。走进202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又迎来了第三个10年。当前,“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教学改革和育人方式改革等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刚刚起步,尚需10年甚至更长时间,必须以持久的恒心和毅力,步步为营,久久为功,持之以恒地向前推进。第三个10年,必将是基础教育改革持续深化并取得实效的10年。

(作者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副主任)

《中国教师报》2021年01月06日第12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