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治校方略

传承与重构:一所乡村小学的突围之路

发布时间:2021-01-19 作者:殷 琴 来源:中国教师报

江苏省镇江市石桥中心小学地处农村,学生、家长的自身素质普遍较低。2015年8月,我从一所城区小学调入石桥小学担任校长,开始思考应该办一所怎样的农村小学?新时期下,农村孩子应具备什么样的品格素养?一所农村小学又该如何提升孩子的品格素养?于是一个大胆的构想在石桥小学逐渐生成。我们以“田园风,成长乐”的新田园教育为办学理念,挖掘并运用乡土资源对学生进行文化熏陶,以基于农耕文明的阡陌文化引领学生成长,形成以培养健康、有爱、智慧的新农村孩子为目标,在多途径的实施中促进农村孩子核心素养提升。

优化耕读文化环境。学校校园虽然不大,但在设计改造时朝向“田园风”,将校园与自然结合,让学生在可观可感的环境氛围中,了解节气、物候与农耕的关系,感受农耕文化的精髓,懂得遵循规律、尊重自然的道理。一进校园大门迎面可见的“日晷广场”是由浑天式赤道日晷和二十四节气表组合而成的景观,二十四节气表分“季节、节气、物候现象”三个层次呈现,直观而形象,这是被人类运用达几千年之久的计时发明和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二十四节气的完美结合。此外,还有“耕读园”“阡陌园”“小花房”等,小小的布景体现大大的用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农耕文化精神的熏陶。

把课堂搬到室外。一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活动都可以成为好的课程。杜威认为“课程最大流弊是与儿童生活不相沟通,学科科目相互联系的中心点不是科学,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由此可见,课堂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课程传授场所,真正的课程实施空间应无限广阔。

因此,我们把许多课程从教室搬到了室外,由教师主讲变为学生带着任务自主学习。数学课,带着需要的工具,到“阡陌园”去丈量面积;科学课,在教师的帮助下,学一学简易的“日晷”制作,并到阳光下调试,怎样才能相对准确地测出与当地一致的时间?美术课,更有意思了:学生自己从家里带来农家小竹匾,绘上小辣椒、画上大南瓜,一个接一个穿成串,挂在美术室里,师生心里都美美的;每年校园修剪树木,我们都会请修树师傅将那些粗一点的枝干一段一段锯成厚薄适中的树片,晒干后,孩子就在树片上画玉米、画茄子等;废旧纸箱巧手装饰后,随机叠放,就成了小景观……孩子在这一节节课上、一件件作品里留下了自己的足迹。这些学科教学变化的不仅仅是授课地点,更是教学方式的转变。孩子通过全身心地投入参与,成为学校课程的主人。在对这些特色课程的准备与体验中,孩子的素养日益提升。

自主探究发现之乐。探究性学习,是学校阡陌课程实施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我们致力研究的“耕读课堂”的授课模式。这要求师生转变角色,学生成为研究者,教师则以观察者的身份适时关注学生。我们的“耕读课堂”注重课内外结合,遵循“明确探究目标——思考探究问题——寻找解决办法——总结探究结果”的思路,学生在这样的学习中逐步培养静思默想、冷静分析、有逻辑地思考问题的品质。

以学校依托“阡陌园”进行课堂自主探究学习为例。“阡陌园”种植着20多种植物,有花卉、蔬菜、中草药,学校阡陌探究社团的队员除了在园里耕种、观察外,在不同节气来临时还要到园里记录植物的变化,产生问题再去查询网络、阅读校本教材,请教师解决问题,最后形成一份完整的研究记录。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融入自然,与泥土亲密接触,烙印下不应丢失的乡土印痕。

寻访家乡文化印记。学校所处的石桥村,周边良田万顷、阡陌纵横,村里一代代传承着优秀的家风家训。江南古镇儒里,坐落着有400年历史的朱氏宗祠,这里是南宋大儒朱熹的后裔在江苏最大的聚居地之一;江南第一古村华山,有着动人的历史传说,每年一度的“华山集”是东乡文化的集中呈现;久远的饮食文化与农耕历史,为学校教育发展积累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多年来,学校坚持挖掘并运用地方文化资源,拓展课程建设的校外基地,组织学生开展家乡历史名人、名企新貌、家风家训馆、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文化寻访活动,培养学生爱国爱家的情怀。

多元评价学生成长。学校以培养“健康、有爱、智慧”的新农村孩子为目标,建立新型幸福石桥娃评比机制:在常规的卫生、文明、礼仪等规范的基础上设立了运动娃、活力娃、进取娃、礼仪娃、勤劳娃、关爱娃、阅读娃、优学娃、创新娃特色评比项目,将争创活动融入学校的各项德育课程中,并广泛邀请教师、家长、社区成员参与评价。

当下,乡村学校教育面临着共性的问题与困境,管理者如果能寻找到一条适合校情的发展路径,将激起师生和家长的无限热情。学校发展有规划、有课程、有措施,就意味着有希望、有未来。因此,做好学校课程的传承与重构,是小规模乡村学校的特色发展之道,也是困境突围之路。

(作者系江苏省镇江市石桥中心小学校长)

《中国教师报》2021年01月20日第13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