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工作坚持就会形成气象,红色思政课也一样。作为一所小学,我们坚持大历史观、大课程观,让党史从遥远的过去鲜活地走出来,走向孩子,让他们愿意亲近,主动接纳。
讲好儿童视角的百年党史,上好小学校的思政大课,我们主要有如下探索。
融入学科,用课堂凝聚人。学校教学部门梳理出小学阶段教科书中所有与党史和革命英雄人物相关的内容,然后借助不同学科灵活多样的课堂形式,对这些内容加以拓展。
如语文的课前3分钟演讲和“演绎红色故事、致敬革命英雄”课本剧展演等,为学生党史学习的成果展示搭建了平台;音乐课中增加了爱党、爱国歌曲的教唱,部分歌曲还可根据歌词、旋律采用对唱、合唱的形式表现;美术、书法课中,学生的作品不同程度展示了党的发展历程,抒发了对党的情感……
把党史讲出来、演出来、唱出来、画出来,这都是党史学习的好方法。能演出来抗日英雄王二小的机敏,就是对少年担当的传承;能唱好《让我们荡起双桨》,就知道珍惜今天美好生活;能画出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就加深了对红军长征艰苦环境的理解。
当我们将红色思政放在心中,则门门都是传承红色基因的阵地,科科都是发扬革命精神的课堂,时时都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契机。
讲好故事,用榜样激励人。党史中有很多好故事。作为一所“办有温度有故事的学校”,我们更应该将党史里的故事讲得生动、温暖,让师生爱听、想听。
我们把2020年2月10日诞生并坚持到现在的“校长60秒”语音播报栏目主题确定为“讲党史里故事”,以事件或英雄人物故事为主线,坚持讲一年,以此来串联回顾党的100年。
每天早上8:37分,时长1分钟的“校长60秒”便开始向同学们讲述一个个共产党人的奋斗故事。从巾帼不让须眉的妇女运动先驱向警予到具备杰出领导才能的著名战将邓萍,从河南济源著名领导人党继新到在华北平原带领“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的马本斋,同学们从一个个前赴后继的先辈那里学到了什么是“我死国生”,什么是“烈火英才”。当同学们知道了新中国的红旗是被这样染红的,当同学们意识到今天宁静而温暖的书桌是革命先辈在战火中热望过无数次的,当同学们意识到在生死面前原来可以如此洒脱,他们的人生根基就被一个个伟大的生命浇灌了。
我们把故事融入党史,从党史中精选故事,让党史成为独具价值的思政课素材。
做好活动,用实践影响人。活动是载体,活动也是阶梯。近几年,每年“六一”儿童节学校都设置主题活动。2019年的主题为“我爱你,中国”,今年的主题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5月28日上午9时,全校47个班级、2000名师生用行进式呈现了中国共产党筚路蓝缕又波澜壮阔的百年征程后,又以方阵的形式围绕红色“100”式样的舞台整齐站立。
每年一度的校园演讲大赛也以讲党史为主题,并借鉴诗词大会的形式举办党史大会。学校小百花剧社拓展课以党史为剧本,在“七一”前夕呈现了一台戏剧。今年1-6年级学生成长“六个一”主题研学活动也是围绕“寻访红色足迹”展开的。今年还开展了“学百年党史,筑少年梦想”教育活动,并举办了“童心向党”入队仪式。
用百年党史上好思政大课,我们努力用握在手心的“三把钥匙”,牢牢抓住育人铸魂的轴心,践行立德树人,为少年儿童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注入长久动力。
(作者单位系河南省郑州市高新区艾瑞德国际学校)
《中国教师报》2021年07月07日第4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